APP下载

从巴洛克文学看《哈姆莱特》

2020-08-06郑宇

艺术评鉴 2020年13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天主教

郑宇

摘要:《哈姆莱特》虽已被多角度讨论解构,但少有读者从巴洛克文学这个角度来看《哈姆莱特》。以巴洛克文学的特征为视点,对《哈姆莱特》的创作简释,希冀对莎翁经典剧作的解读能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哈姆莱特   巴洛克文学   天主教   忧郁   延宕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3-0177-03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作成熟期的作品,其内容上的真善美与功能上的意象摄取将人物引入一个本真的世界,取得了在苦难命运中使灵魂得以慰藉的绿洲①。它通过诗一般的语言牢牢抓住了全世界读者的心。它不单是学者研究的素材,也因其语言深刻隽永、处处闪烁着智慧的锋芒,给人以充沛的美感与艺术享受。巴洛克文学有几个主要的特征:对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面前无能为力和顶礼膜拜,采用极端混亂、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夸张的忧郁,多用雕饰的词藻、谜语似的比喻等。

一、从天主教看《哈姆莱特》

巴洛克文学中“对宗教的狂热”,在《哈姆莱特》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哈姆莱特“延宕”说在我国流行了四五十年,种种“延宕”阐释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哈姆莱特并未延宕,他对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尚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才造成了延宕的假象。黑格尔在谈到哈姆莱特性格的时候说到,“哈姆莱特固然没有决断,但是他所犹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该怎么做。”②仔细分析文本脉络就会知道,哈姆莱特之所以忧郁恰恰出于他未能决定应该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他因面对的鬼魂身份无法确定而生疑惑。这一段论证需要时间、需要思考,因而造成“延宕”印象。实际上,他是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第一,对鬼魂身份的认证。首先,哈姆莱特要解决鬼魂的身份问题,因鬼魂身份存在多种可能性。对于西方天主教来说,世间存在五种精灵:天使;从炼狱中回来的死去之人的灵魂;地狱来的魔鬼;疯子脑中的幻想;罪犯假冒的鬼魂。在新教中,上帝无须天使传递信息,真正的信仰者可与上帝直接对话。新教将天主教这一系列减少到后三种。新教中不存在炼狱,也就不存在炼狱鬼魂。据此,《哈姆莱特》一剧是基于天主教教义,而非新教。鬼魂的身份,哈姆莱特不清楚,他对此深感怀疑,因剧中鬼魂不可能是天使,哈姆莱特的母亲认为这是他头脑中的幻想:

王后  这是你脑中虚构的意象;一个人在心神恍惚的状态中,最容易发生这种幻妄的错觉。

哈姆莱特 心神恍惚!我的脉搏跟您的一样,在按着正常的节奏跳动哩。我所说的并不是疯话;要是你不信,我可以把我刚才说过的话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一个疯人是不会记忆那样清楚的。③

但这也不可能是疯子头脑中的幻想——它是其他几个士兵与霍拉旭都见证过的。最后一种也不可能。王子要做的就是分辨鬼魂是他父亲的亡魂还是魔鬼所扮的。恶魔会引诱那些因重大损失或名誉受损而忧郁的人,引诱他们陷于痛苦失落的深潭,将他们吞噬……哈姆莱特“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这句独白是在第三幕第一场之前,即第二幕第二场的最后几句话:

我要叫这班伶人在我的叔父面前表演一本跟我父亲的惨死情节相仿的戏剧,我就在一旁窥察他的神色;我要探视到他灵魂的深处,要是他稍露惊骇不安的之态,我就知道我应该怎么办,魔鬼是有一种本领的,对于柔弱忧郁的灵魂,他最容易发挥他的力量,也许他看准了我的柔弱和忧郁,才来向我作祟,要把我引诱到沉沦的路上。④

哈姆莱特经过“鬼魂”一场之后,认为也许自己所见是魔鬼化身的幽灵——因魔鬼有本领去影响柔弱者,诱人沉沦。第三幕第二场哈姆莱特利用戏中戏试探国王,见国王神色慌张方确定鬼魂所说属实,由此鬼魂身份得以确证,方才决定复仇。这些情节证实了种种所谓哈姆莱特的“延宕”其实是天主教背景下思索取证的过程。辨明鬼魂身份,证实罪恶后,戏剧后半部分才剑拔弩张,步调加快,没有了“延宕”,只有战士的勇敢、机警。

第二,莎士比亚所处时代社会信仰状况论证。用宗教视角审视哈姆莱特的“延宕”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还原文本承载的文化信息将得出不同结论。1534年到1603年是英国从罗马天主教剥离,确立新教地位的过渡时期。1534年亨利八世通过至尊法案,国王成为英国国教的最高领袖。起初,人们出于惯性仍奉行天主教教义,伊丽莎白时代教堂建立艰辛,史称“伊丽莎白的妥协”,允准人们不信仰国教。

二、从“忧郁”来看《哈姆莱特》

采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夸张的忧郁,这是巴洛克文学中较为典型的一个特征。有学者认为哈姆莱特是个“忧郁的王子”,我是赞同这个说法的。既然是从巴洛克文学这个角度来看《哈姆莱特》,就不得不来谈一下哈姆莱特这个“忧郁王子”。在文本第一幕第二场,哈姆莱特对母亲说:

我的墨黑外套、礼俗上规定的丧服、难以吐出来的叹气、像滚滚江流一样的眼泪、悲苦沮丧的脸色,以及一切仪式、外表和忧伤的流露,都不能表示出我的真实的情绪。这些才是真实给人瞧的,因为谁也可以做作成这种样子。它们不过是悲哀的装饰和衣服;可是我的郁结的心事却是无法表现出来的。⑤

深重持久的忧郁和苦痛蓄积在哈姆莱特心头,啃噬着他的心灵。似乎他对一切悲观失望痛不欲生。在他的世界里坍塌之后,若不是永生的真神禁止自杀的禁忌,他真想用一把刀结束生命。那么哈姆莱特是不是忧郁症患者呢?他象征悲哀的黑衣形象与抑郁症患者有着怎么样的关联呢?第一,危机的突发性。一切来得如此突然,天瞬间塌了下来,父亲身死、母亲再嫁、恋人成了刺探自己的间谍,这一切没有给哈姆莱特时间去接受、去慢慢舔舐心灵的伤口。若非他足够坚强,恐怕要真的变作癫狂。第二,亲朋的背叛。母亲再嫁给新王,奥菲利娅沦为国王的“间谍”。哈姆莱特不仅失去王位,失去前途,甚至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至亲与恋人。他的世界坍塌了,连其支撑也一同倾覆,从拥有一切变成一无所有。意外的变故摧毁了哈姆莱特的世界,这个世界的骄子与宠儿瞬间成为了无家可归的“弃儿”,在巨大的命运落差下,哈姆莱特身着黑夜的衣裳,怀着一颗悲哀沉重的心,成为忧郁王子,放浪形骸,语出癫狂,对母亲用言语的匕首施与打击。第三,减压目的。父王的鬼魂告诉哈姆莱特他自己是被害的,凶手正是现在头顶王冠之人,这个秘密无人可与他分享,他无法倾诉,甚至不能向至爱的人讲,因这秘密的极端危险性与特殊性,他甚至被迫放弃爱情,他面对的对手太过强大,而他自己羽翼未丰,手上没有权力,处于弱势,对这一切只能郁结于心。假如他没有一定发泄悲痛的手段,他就极有可能被悲痛击垮。哈姆莱特的“癫狂”实际上是过度蓄积的生命能量的释放。人心是一个承载痛苦悲伤的容积有限的空间,当这个空间里负面情绪增大,密度与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却无法找到释放的出口时,必然会冲垮人这个“容器”。《哈姆莱特》塑造的这个“忧郁王子”的形象,印证了巴洛克文学中的特征。

三、从对命运的无奈看《哈姆莱特》

人类在上帝面前无能为力和顶礼膜拜,这是巴洛克文学其中的一个特征。《哈姆莱特》的人物都在人生抉择中挣扎。鬼魂出现使他的人生轨迹转向,复仇成为习俗施予他的义务,他被迫处于别人的话语结构中,失去了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所有时代戏剧中最著名的形象哈姆莱特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⑥哈姆莱特遭遇非凡,因复仇使命在身失去了正常生活的机会。他甚至不得不忍痛放弃爱情,面临的重大危险使他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愿望,在命运重压下痛苦思考、呻吟,最后奋起,终于报了仇了,而他自己也在这场殊死战斗中死去。他的遭遇是一个人成长的掠影,最初天真、继而在理想破碎之际痛苦挣扎,直至接受残酷的现实。哈姆莱特不断鞭策、剖析自己,表现出深刻的自省、自律精神。他看到了存在的虚无、生命的困境和来世的劫难,他拼尽全力在命运漩涡中挣扎。在《哈姆莱特》中存在四组的误杀:英国国王误杀丹麦国王派去的信使;哈姆萊特误杀波洛涅斯;哈姆莱特误杀雷欧提斯;克劳狄斯误杀王后。这四个情节的安排也表现出了人对命运的无力感,人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轨迹,死命抓着命运的大转盘,生怕一个不小心被甩出去。这些都是通过巴洛克文学其中的人对命运无力这个特征来看《哈姆莱特》的。

四、从语言来看《哈姆莱特》

一提到巴洛克文学,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词藻华丽”。就语言这个方面,来谈一谈《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是词汇量最大的英语作家之一,其词汇新颖,他接受新词神速,还对日常语言进行大胆的灵活运用,其双关语、玩弄辞藻的游戏极大拓展了单个语词的语义表述效果,产生了无法局限于词句之内的暗示效果。这体现在《哈姆莱特》一剧中的许多句子中,例如国王问“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哈姆莱特回答“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很久了。”原文是:“I am too much in the sun.”使用谐音双关,“sun”与“son”同音,“太阳”和“儿子”两个词英语发音相同,哈姆莱特的实际意思是“我当你儿子太久了”,他实在讨厌这个带着邪气的突然成为国王的所谓的“父亲”,一句话巧妙地将哈姆莱特的内心情感蕴含其中。莎士比亚戏剧“有直抵人心共识的意味”⑦,这种效果与其语言关系密切。莎士比亚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戏剧语言,是以诗歌轻重相间音节组成基本单位的韵文,虽无韵脚,读起来不完全像诗,却有强烈的诗歌节奏。莎士比亚采用刚从说话人口中采集来的各种新鲜词汇和形象,同时也大胆创造新的表现方式。文中开场部分霍拉旭有一句话颇为传神。别人问,那是霍拉旭吗?霍拉旭回答“A piece of him”,“piece”意思是“部分”,“a piece of”意思是“一块,一片,一部分”,暗示他并非全身心前来,大概是被人强拉过来,心思不属!《哈姆莱特》中的一些句子上读上去音律强、节奏紧,叙文述人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⑧

我知道在热情燃烧的时候,一个人无论什么盟誓都会说出口;这些火焰,女儿,是光多于热的,刚刚说出口就会光消烟灭,你不能把它们当作真火看待。⑨

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易雕,馥郁而不能持久。⑩这些意味隽永句子似熠熠生辉的珍珠,点缀字里行间,使文字折射出哲理睿智的锋芒。《哈姆莱特》中语言关联着现实因素。当时许多人就是那样讲话的——莎士比亚的人要比现代人更“戏剧化”。作品中语言强悍的伟力肆意奔流、滔滔不息,产生了震人心魄的美感。

你的行为可以使贞节蒙污,使美德得到伪善的名称;从纯洁的恋情的额上取下娇艳的蔷薇,替它盖上一个烙印;使婚姻的盟约变成赌徒的誓言一样虚伪;啊!这样一种行为,简直使盟约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神圣的婚礼变成一串谵妄的行为,也罩上满面的愁容,好像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一般。

这层叠叠的排比、夸张、拟人、隐喻……不顾一切奔涌而出的狂热之情造成雄辩的气势,似狂人呐喊,用语言的闪电照亮思维的灼热,让情感如火山熔岩般喷薄而出。莎士比亚的语言是诗,是形象,是情感。处于语法尚未定型的时代,他的语言有歧义性、隐喻性,拥有多重意蕴的含混之美。这种似乎原初状态的语言将人们带回产生其最初印象的活的泉源,有效传达内心冲动与情绪,引领出回归自然,摆脱现代生活尘烟,重新感受辽阔自然世界的魅力。

读《哈姆莱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我们虽已无处追寻莎翁眼中的哈姆莱特,却可以领会自己的哈姆莱特。孰优孰劣,争论不休,是非对错,但与人评。

注释:

①周春生著:《文艺复兴研究入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2页。

②黑格尔著:《美学》,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10页。

③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全集9》,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91页。

④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全集9》,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60页。

⑤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全集9》,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3页。

⑥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全集9》,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66页。

⑦布鲁姆著:《莎士比亚笔下的爱与友谊》,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年,第2页。

⑧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全集9》,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66页。

⑨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全集9》,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3页。

⑩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全集9》,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0页。

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全集9》,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88页。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天主教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也说哈姆莱特的“困境”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论述《哈姆莱特》及其艺术特色
沧州教会学校创建历史及其影响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冲突
创造与创生
略谈伊丽莎白的宗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