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2020-08-06李鹏龙

今传媒 2020年7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分析媒介素养

李鹏龙

摘 要:本文探讨的问题为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研究以通过搜寻中国知网和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所获得的关于媒介素养教育论文中的教学案例为对象,探讨案例中的教学对象、实施方式、教材以及学习效果等诸多因素。研究发现当下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一个初步阶段,教学方式偏于传统,教学内容尚处于媒介素养表面的内容。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7-0089-03

1997年,卜卫发表了国内第一篇有关媒介素养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追溯了“媒介素养”概念在西方发展演变的历史[1]。然而直到近些年依然有学者认为当下国内的媒介教育虽然逐渐受到重视,但还是处于一个很轻的位置。

媒介素养概念自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媒介素养教育,也称为传媒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等。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三个问题:1.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的教学对象、实施方式如何?2.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教材主要来源于哪里?3.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学生的表现如何?

一、研究方法

(一)教学案例的选取

本研究从中国知网以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媒体教育”“媒体素养教育”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再从中搜寻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教学案例,经过筛选以及统计之后,共选取出有效论文18篇,其中学位论文16篇,期刊论文2篇,有效案例22个。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2个教学案例进行研究,探讨案例在教学对象、实施方式、教材来源、教学方式和学习表现等方面的表现。

(二)编码与分析

本文的编码系统参考黄惠萍《从1999-2011教学案例-检视台湾儿童媒体素养教育》一文所作的编码系统[2]并调整与修改,以符合本研究所选取的教学案例以及研究目的。

最后编码系统如下:

1.教学对象: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

2.实施方式:分为独立式、融入式和其他方式;

3.教材来源:分为电子媒介、平面媒介和网络资料;

4.教学方式:分为讲述、讨论和模拟实践;

5.评量方式:包括考试、讨论、问卷、展示、观察、访谈、情景模拟、实践、其他;

6.学习表现:指实施媒介素养教学后,学生的表现,分为了解媒体讯息、思辨媒体、反思个人、分析媒体制作和影响媒体使用。

二、资料分析

本文将从三个部分来分析国内的媒介素养教学案例。施行前,包括教学对象、实施方式和教材来源;实施中,包括教学主题与教学方式;实行后,包括评量方式和学习表现。

(一)施行前

本研究的教学案例大多以小学生为教学对象(n=12,54.5%),然后是中学生(n=7),最后是大学生最少(n=3)。笔者认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操作起来更好实施。而相对来说,中学生甚至于大学生,其认知能力、媒体知识以及使用经验更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媒体素养教育的效果以及影响力可能较小。

在实施方面,22个教学案例中,实施独立式进行的居多(n=16),尚有一部分会融入其他课程,这里的其他项是有一个案例采取了qq群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些相关探讨,教师做一些简单的引导。

以独立式进行的课程,有采用单独的主题的活动方式,有采用设立专门的课程的方式,也有采用多场次的主题讲座的方式。整体来看,单独设立相关的课程在当下的教育体系中还是很难的。

采取融入方式进行的教学案例,更多的会融入信息课程,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便利。不过当下也有许多老师尝试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课程,如思想类、科学类课程等。

教材来源指在媒介素养课程当中,教学所使用的素材来源以及所属平台。由表2可以看出,在进行媒介素养教学时,国内采用平面媒介(n=11,50%)居多,而平面媒介中,有许多直接采用了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教科书,还有一部分关于广告类的媒介素养教育有时候会选用很多海报。

相对来说,电子媒介获取素材和网络媒介获取素材的教学案例数量差不多,从电子媒介获取的素材会有电视节目、广告,还有一部分电影片段,而从网络媒介获取的素材则比较杂乱,有网站资料、电子游戏等。相对来说,电子媒介根据影音内容,更加吸引学生注意,而教科书大多生涩、难懂。但是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却更多的会选用平面媒介,这也说明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教育方式多样性不足。

(二)施行中

关于教学主题,笔者发现大部分(n=21)案例没有明确的主题,都是空泛的媒介素养教育,对媒介的使用、思考等,只有一个案例采用了专题方式,包含了商业意涵、性別、政治意识形态,还有其他专题主题无法归类。

关于教学方法,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中,最常用的还是讲述教学(n=18,81.8%),八成以上都采用了此方法,其次是共同讨论(n=10,45.5%),共同讨论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讨论模式。而在所有案例中,共有10个案例采用了多种方式共存的教学模式。以上显示,讲述教学是所有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便于掌控现场,控制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进度。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常用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三)教学后

教学评量方式,从表4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采用的是问卷(n=8,36.4%)的方式,这里有七个案例划归到了其他选项,但是其中六项是案例当中没有找到相关的评量的资料,笔者以为,一方面这部分案例只是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探究,尚没有明确的评量内容,所以仅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观察,进而调整教学方式。剩下的几种评量的方式数量都接近,因此可以说明,当下关于媒体素养教学评量的方式还是多元化的,相比于一般课程的考试模式,有很大的进步。

在媒介素养教学结束之后,自然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这也是评量存在的目的。从表5可以看出,在学习表现测评中,在获得的能力中,占比最多的是影响媒体(n=9,40.9%)使用,而最少的是分析媒体制作(n=2,9.1%)。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的媒体素养教学中,关注最多的是关于媒体使用这一方面,相对来说,这也是关于媒介素养教学中,最好操作的一部分。而了解媒体讯息(n=7,31.8%),思辨媒体(n=5,22.7%),反思個人(n=5,22.7%),则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所以,在学生的学习反馈中,相比于影响媒体使用要少,至于分析媒体制作,即了解媒体在文本生产过程、公共媒体与商业的区别等,也是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难点,所以在笔者选取的案例中,相关内容也比较少。

三、主要发现与建议

(一)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一个初步阶段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与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搜索“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教育”关键词,后经过筛选共选出符合要求的论文18篇,案例22个,相比来说还是非常少的。自1997年卜卫第一次在国内发表媒介素养相关论文,到2020年,过去了二十多年,相关的案例却还是如此稀少,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媒介素养相关研究的不足。再看这22个案例的施行时间,基本都是利用学生的其他活动时间或者单独开课,只有少部分几个融入了其他课程,也可以看出,当下国内相关的课程,甚至于在其他课程中也不会有和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元素存在。

(二)教学方式比较保守,教学内容深度不足  在媒介素养教学案例中,有许多案例在选取教材的时候直接选用了国内一些学者编写的媒介素养的教材,而电子媒介部分的素材也往往仅是一些节目、广告、电影片段等,而至于网络媒介的素材就比较杂乱。教学方式,大多选用教学讲述的方式,并配合着讨论和模拟实践,教师主讲,讨论辅助,模拟实践作为附加,这是国内很多年来惯用的教学模式,但是媒介素养作为这个新的信息时代出现的新名词,教学中依然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而再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关于媒介的使用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了解媒体讯息、思辨媒体、反思个人,相比于媒介使用,难度有一定提升,而相关的案例数也有一定减少。最后是分析媒体组成,即了解媒体组成的守门过程如何影响文本生产,视听每天组成的所有权如何影响文本选择与组合,了解公共媒体与商业媒体的区别,检视资讯私有化的影响,这应该是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的媒介素养所基本的,也是必须的要求,在案例中却很少体现,只有两个样本在最终的学习表现中有所体现,说明在当下我国关于媒介素养的教学内容深度不够,但是在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不足,教学方式保守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 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1):29-33.

[2] 黄惠萍.從1999-2011教學案例檢視台灣兒童媒體素養教育[J].新闻学研究,2016(10):143-193.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分析媒介素养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
新媒体视角下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