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历各种学习过程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020-08-03李金兰

新教师 2020年6期
关键词:米饭淀粉笔者

李金兰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就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品质、科学探究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等科学探究能力出发。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在科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

一、激发欲望,赋予动力

学生在刚接触科学这门课程时,对这门课程会感到很新鲜,对这门课程会抱有很高的学习热情,甚至超过了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热情。科学教师应该保护好学生的这团学习之火,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笔者特别重视年段的第一节科学课。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笔者做了充分的准备,先精心设计了一组幻灯片演示给学生看,内容有:世界各地著名的四季风景图,各种天气变化图(包括龙卷风、冰雹等异常天气),学生喜爱的各种动物图、植物图,以及火箭、人造卫星等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然后笔者问:“你们最想了解什么?”学生踊跃发言,有说想知道人造卫星是怎么飞行,有说袋鼠胸前怎么有个袋子,有说龙卷风为什么像个漏斗……学生七嘴八舌,气氛非常活跃。在接下来的后半节课里,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有什么问题要问。笔者在一个圆形饼干盒中事先用胶布粘上一块小石头,再盖上盖子(不让学生看见里面的石头),然后把圆盒放在一个木制的斜板上,让学生猜测笔者放开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圆盒会滚下来。”第一次,笔者松开手后,圆盒停在半空中不动了;第二次,笔者把盒子悄悄转动一个位置再放在斜板上,松开手后,盒子朝上滚了;第三次,笔者再悄悄移动盒子的位置,松开手后,盒子滚了下来。三次分别出现不同的现象,学生大为惊异,纷纷提出心中的疑问。其实,这是重心位置不同造成的。一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都盼着下一节科学课的到来。

二、悉心指导,授之以渔

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的欲望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宽泛而盲目,有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往往会破坏大自然的和谐,从而导致不良的后果。因此,教师既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懂得爱护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探究能力,应从指导学生观察入手。比如,在三年级的“观察活动”中,要让学生观察许多植物和动物。在让他们观察树叶时,如果事先没有强调不能破坏树木,很多学生会摘来一片又一片的树叶进行观察。而在让他们观察小动物,如观察蜗牛、蚂蚁、菜青虫、蝴蝶等时,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要对它们进行观察,就要先把它们抓回来,然后再进行科学观察。但实际上,这样的观察方式既不全面,又会对树木和动物们造成伤害,破坏自然环境。为此,笔者要求学生静静地站在树下观察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在不影响小蚂蚁正常活动的情况下,悄悄地观察小蚂蚁是怎么生活的,如它们是怎样寻找食物,又是怎样将食物运回家的;悄悄地观察蜗牛的外壳是什么样的,它们是怎样爬行、怎样进食的……

科学课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某些道理。就好比观察活动,要使学生懂得大自然中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的存在与我们人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就会破坏大自然的平衡。

三、享受过程,体验成功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米饭是学生熟悉的食物,学生熟悉米饭的颜色、形状、大小、味道。如果米饭咀嚼的时间再长点,口腔内的米饭还会出现甜味。学生通过回家咀嚼米饭初步感受甜味后,又通过阅读书本的资料,了解了米饭产生甜味的原因,知道是因为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于是,笔者开始引导学生探究米饭、淀粉间的化学关系。活动前,笔者先让学生观察淀粉,摸一摸淀粉,感受一下淀粉,再一起合作探究当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什么样。碘酒滴下去,可以观察到淀粉的颜色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在这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享受着探究带给他们的奇妙之感。也许一次的探究过程就可能激发他们探究的乐趣,将他们探究世界的热情就此点燃。

四、引建基地,快乐探究

科学实验课上的量杯、燃烧匙、滴管等实验儀器让学生非常好奇,他们常常喜欢把玩,往往下课铃声响了,他们还舍不得离开实验室。因此,笔者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带着学生参观仪器室,给他们讲解各种实验仪器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听笔者讲解时,想象力丰富。如:讲到搅拌棒,他们想到筷子;讲到量筒,他们想到带有刻度的水杯;讲到滴管,他们想到针管、注射器;等等。学生会把生活中的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可以当作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带到学校来,于是笔者腾出实验室的一个角落给学生摆放这些材料,并给他们一个小空间,让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这里做实验,探究科学奥秘。久而久之,这个角落俨然就成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创建“××实验角”的念头就这样产生了。

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发现、搜集可用的材料来丰富实验角,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引导学生寻找、辨认、搜集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多数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微型实验室”。学生纷纷讲述他们的实验成果:“老师,我用我做的‘量杯、筷子、一次性塑料汤匙做100毫升水可以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我在家里用小石头搭了一个石头拱桥。”“老师,我用注射器吸碘酒,滴在很多食物上,知道了哪些事物含有淀粉。”一张张眉飞色舞的脸让笔者看到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对科学探究的高涨欲望。在他们的一次次“惊喜发现”里,笔者一次次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建议他们加入“××实验角”的创建队伍中来,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奥秘。

日新月异的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而一切创新皆源于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小学科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传授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十八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米饭淀粉笔者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脸上种米饭
脸上种米饭
MMT/淀粉-g-PAA的制备及其对铬(Ⅵ)的吸附
称称米饭再吃饭
蕉藕淀粉与薯类淀粉特性对比研究
脂肪酶催化月桂酸淀粉酯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