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变电工程同塔四回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研究

2020-08-02杜军冯彩文依日娜

环境与发展 2020年12期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

杜军 冯彩文 依日娜

摘要:本文通过某输变电工程同塔四回线路混压并行架设形式为实例,采用类比其他同类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模式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电磁环境影响的预测,并提出合理可行的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预测;环境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2-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2.006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bout  four-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of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Du Jun,Feng Caiwen,Yi Rina

(Lianhe Taiz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Tianjin 30004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mixed-voltage parallel erection form of about four-circuit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of a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and uses the analogy of the monitoring data of other similar projec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odel theory calculation to predict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mpact, and proposes a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safeguard.

Key words: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Prediction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al impa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要在不断增加,主变容量已经不满足负荷增长的需求[1]。为优化高压配电网络结构、提高地区供电可靠性、满足新增用电负荷,输变电项目已逐渐普及[2]。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同时,随之而来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因此,对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3-5]。本文结合某输变电工程同塔四回线路混压并行架设形式为实例,采用类比其他同类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模式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电磁环境影响的预测,并提出合理可行的电磁环境保护措施,为同类工程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提供参考。

1 工程方案

为解决某地区用电问题,提高该地区供电可靠性,满足新增负荷需求,自某变电站新设220kV/110kV同塔四回线路(塔基上层双回路为220kV线路,塔基下层双回路为110kV线路)混压并行约11.2km,新设220kV线路导线采用2×JL/GIA-630/45型钢芯铝绞线,新设110kV线路导线采用JL/GIA-400/35型钢芯铝绞线,此外地线采用1根48芯OPGW光缆,1根72芯OPGW光缆。

2 电磁环境影响类比分析

该工程输电线路为同塔四回线路混压并行架设,选用220kV/220kV纵跃甲乙线,该线路架设方式与该工程相同,220kV/110kV四回架空线路理论上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220kV纵跃甲乙线相比影响较小。因此,选取220kV纵跃甲乙线线作为同塔四回类比线路是可行的。该工程与类比线路输电线参数见表1。

已运行的220kV纵跃甲乙线线周围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759.30V/m,为标准限值4 000V/m的18.9%;线路周围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215μT,仅为准限值的0.1215%。220kV纵跃甲乙线线周围各测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应限值要求(频率50Hz,电场强度4 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参照类比监测数据,可知该工程架空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可达到《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表1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相应限值要求(频率50Hz,电场强度4 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

3 电磁环境影响理论计算

根据该工程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架设模式和高度等参数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的环境影响进行理论计算,计算220kV架空线路下方不同净空高度处,垂直线路方向0~50m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220kV架空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6m,因此,预测高度从6m开始计算,具体计算参数见表2。

当220kV线路位于非居民区,按照设计规范中的非居民区导线最小对地高度6.5m架设时,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控制限值要求。当220kV线路经过居民区时,按照设计规范中的居民区导线最小对地高度7.5m架设时,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并不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公众曝露限值要求,只有导线最小对地高度为11m架设时,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才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公众曝露限值要求。本工程铁塔呼高均大于11m,可确保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4kV/m、工频磁场100μT的限值要求。

4 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输电线路因地制宜选择线路形式,提高导线对地高度,合理选择杆塔塔形、优化导线相间距离以及导线相序布置等,减少电磁环境对周围的影响。当220kV线路经过非居民区时,导线对地距离应不小于6.5m;220kV线路经过居民区时,导线对地距离应不小于11m。线路经过敏感目标应采取避让或增加导线对地高度等措施,必须跨越环境敏感目标时,应保证6m的净空高度,确保环境敏感目标工频电磁场均满足相应限值要求。

5 结语

本文结合某输变电工程同塔四回线路混压并行架设形式为实例,采用类比其他同类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模式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电磁环境影响的预测,在满足一定架线高度的前提下,该工程符合电磁环境保护要求。此外,提出提高导线高度、合理选择杆塔塔形等电磁環境保护措施,为同类工程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唐杜桂.某地区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分析[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8(10):88-90.

[2]刘茵,曾庆龙.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评价[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08):62-64.

[3]李静静,徐向红,唐旻.220kV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J].环境与发展,2018(02):12-13.

[4]段金虎.高压输变电建设项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29-31.

[5]周丽娜.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法人环境影响预测及保护措施[J].污染防治技术,2016,29(2):35-38.

收稿日期:2020-10-23

作者简介:杜军(1985-),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

猜你喜欢

输变电工程
输变电工程典型化设计在电气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影响输变电工程造价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输变电工程设计节能新技术及措施分析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体系建设与探索
项目质量管理在输变电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研究
探析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基于某省输变电工程的电力工程造价成本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