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2020-08-02王艳坤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全身麻醉高血压脑出血

王艳坤

【摘 要】 目的:讨论不同麻醉方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为32例,研究对象为在本院实施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对本期间选择的研究对象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将使用全麻方式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进行局部麻醉的患者编排为研究组,每组样本数均为1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后,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比例相对于对照组明显较低,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显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就医时,通过局部麻醉方式进行干预,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可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小骨窗;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高血压并发症之一,好发于50岁以上的患者,此中男性居多,其致残率较高,致死率亦不低。主要表现有恶心、昏迷、嗜睡及头痛等症,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提升,小骨窗开颅术逐渐替代骨瓣开颅血肿吸除术以及血肿清除术,且其效果比较显著[1]。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旨在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实施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3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样本数均为16例,对研究组资料统计后显示,男女患者数量相等,均为8例;年龄为49~69岁,平均年龄为(58.5±3.1)岁;对照组资料统计后显示,女性患者为7例,男性患者为9例;年龄为50~70岁,平均年龄为(59.4±3.2)岁,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显示(P>0.05),及符合正态分布,符合本次研究前提。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本次调查中使用局部麻醉方式,体位选取仰卧为,根据术前CT检查情况,对其血肿部位的影像进行定位处理,于投影处选取切口(5cm),将消毒铺巾铺上,使用利多卡因(2%)对其头部进行局部麻醉,之后将其头皮逐层切开,对其头皮进行牵拉,显露其颅骨,对其颅骨进行钻孔,使用铣刀将骨瓣开启,将骨孔扩大(使用咬骨钳),出现方形骨窗(3cm×3cm),以十字形将硬脑膜切开,将其悬吊在患者的头皮之下。使用脑穿刺针将血肿穿刺,对血肿位置进行定位,在显微镜下将血肿进行清除。同时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对其血肿腔进行冲洗,以免损害血肿周围组织,确保视野内没有出现明显的活动出血,之后使用电凝止血方式止血。术后在患者的血肿腔内将引流管离职,将颅腔关闭。术后第2d,对患者进行CT检查,如果有血肿残留,则使用尿激酶处理。并实行常规抗感染治疗,患者的引流管可在术后2~7d进行拔除处理。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方式,麻醉选取气管插管全麻,其他方式和研究组相同[2-3]。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效果评定准则[3]:不同麻醉方式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分率为91%~100%为痊愈;不同麻醉方式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分率为71%~90%为显效;不同麻醉方式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分率为21%~70%为有效;不同麻醉方式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分率在20%以内为无效。减分率为1减去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之后除以术前神经功能评分再乘以百分之百。总有效率=1-无效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 25.0)处理研究数据,资料描述形式:计数字资料为%,差异检验为χ2,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研究组有效率较高,而对照组较低,统计学计算显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照组较高,统计学计算显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能够致使脑动脉出现病变,进而致使脑组织呈现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对颅内血肿能够有效清除,使其颅内压得以降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但是麻醉方式的选取,对患者的预后恢复至关重要,既往临床多使用全身麻醉方式,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且患者的清醒时间明显延长,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恢复,以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斷。局部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时间不长,患者的血肿压迫时间明显缩短,使其自主呼吸得以维持,进而降低其误吸的发生指数,其手术时间较短,创伤性不大,止血较快,能够有效防治二次出血,同时术后不受麻醉的阻抑,对患者的真实状况能够予以观察,有效地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疗效[4-5]。本次研究中也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优,而对照组较差,结果再次证实了此方式的有效性。综上,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局部麻醉方式,能够明显提升其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良.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采取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8):18-19.

[2] 孙德举.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和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191例疗效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0):87,92.

[3] 赵景祥.两种麻醉方式对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03):132.

[4] 何永海,李学良,王力伟.不同麻醉方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07):118-119.

[5] 秦德广,黄文勇,李娟,等.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03):43-45.

猜你喜欢

全身麻醉高血压脑出血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小骨窗开颅和穿刺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比较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