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16-11-30刘克猛陈志强李大喜梁妙艺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7期
关键词:全身麻醉

刘克猛+陈志强+李大喜+梁妙艺

【摘要】 目的 研究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采取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97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 按照抽签法分为椎管麻醉组(49例)和全身麻醉组(48例)。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椎管麻醉患者术中失血量为(260.53±10.26)ml, 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失血量为(280.24±11.29)ml,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麻醉组术后2例患深静脉血栓, 占4.08%, 全身麻醉组术后8例患深静脉血栓, 占16.67%, 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麻醉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 占2.04%, 全身麻醉组术的后7例患者发生肺栓塞, 占14.58%。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椎管麻醉能够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 将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降到最低, 同时降低手术风险, 对患者进行更有效治疗, 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椎管麻醉;全身麻醉;髋关节置换手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143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97例患者, 分别使用两种麻醉方式, 对其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97例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 按照抽签法分为椎管麻醉组(49例)和全身麻醉组(48例)。椎管麻醉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52~89岁, 平均年龄(74.27±4.91)岁;全身麻醉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59~87岁, 平均年龄(73.97±4.3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椎管麻醉组 椎管麻醉为腰麻(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1], 方法是患者侧卧位, 取L3~4脊间隙为穿刺点,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针见脑脊液后注入局部麻醉(局麻)药, 再留置硬膜外导管。常用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

1. 2. 2 全身麻醉组 全身麻醉是将麻醉药物经呼吸道、静脉或肌肉注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抑制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让患者失去意识、丧失疼痛感的一种麻醉方式[2]。主要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使用的麻醉药物是七氟烷、芬太尼、咪唑安定、顺苯阿曲库铵等。常规诱导插管, 维持丙泊酚、顺苯阿曲库铵的注入同时再应用七氟烷吸入维持。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患者在手术中的失血情况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术中失血量 椎管麻醉患者术中失血量为(260.53±10.26)ml, 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失血量为(280.24±11.29)ml,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术后深静脉血栓 椎管麻醉组术后2例患深静脉血栓, 占4.08%, 全身麻醉组术后8例患深静脉血栓, 占16.67%, 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术后肺栓塞 椎管麻醉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 占2.04%, 全身麻醉组术的后7例患者发生肺栓塞, 占14.58%。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手术就是通过手术将人体已经失去原本功能的关节置换为人工制造的可以代替原来关节完成人体动作行为的骨科手术, 这项手术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医学史上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划时代意义。关节置换手术可以让患髋关节等人体关节疾病的患者通过手术置换关节的方式重新获得一个人工的、健康的关节, 在减轻病痛的基础上重新获得行动自由、不受限制;可以让原本只能躺在床上、坐在轮椅上的人重新站起来, 但是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与患者的年龄及个人体质差异也存在一定关系, 通常中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具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 存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 其行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 比较典型的即为肺部感染、肺不张等情况, 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并发症的发生容易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 使患者承担较大经济负担。

麻醉剂在医学上的使用更是为手术患者减轻了病痛, 提高了治疗效果。麻醉主要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情况[3]。关节置换手术采用的麻醉方式有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

椎管麻醉分为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其中腰麻使麻醉药物直接接触脊神经根, 部分药物经过脑脊液的稀释作用可以向外传输、扩散, 达到脊神经和脊髓表面从而达到麻醉效果。而硬膜外麻醉麻醉药物通过硬膜外腔向外扩散, 从而产生麻醉作用。临床实践表明椎管麻醉副作用小, 对人体各机能影响小, 能直接有效的作用于手术部位。

通过对运用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术中出血量情况、术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情况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到, 使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高, 患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可能性大, 而采用椎管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的患者术中失血量低, 患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可能性低。由此可以看出在关节置换手术中采取椎管麻醉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有研究表明[4], 运用椎管麻醉的患者所需的苏醒时间明显比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的患者要短, 这样更有利于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后护理及治疗, 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椎管麻醉患者术中失血量为(260.53±

10.26)ml, 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失血量为(280.24±11.29)ml,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麻醉组术后2例患深静脉血栓, 占4.08%, 全身麻醉组术后8例患深静脉血栓, 占16.67%,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麻醉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 占2.04%, 全身麻醉组术的后7例患者发生肺栓塞, 占14.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相比全身麻醉方式, 采取椎管麻醉方式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更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失血量, 降低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和非栓塞的可能性, 更有效, 更安全, 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卫峰. 探讨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在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0):89.

[2] 孙景雄. 椎管麻醉对比全身麻醉行关节置换手术的系统评价.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106.

[3] 王裕民. 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 23(24):2242-2247.

[4] 辛小平, 郭清源, 陈小万. 黄海荣全身麻醉和椎管麻醉用于关节置换手术临床对比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1(9):

1548-1548.

[收稿日期:2016-07-12]

猜你喜欢

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全麻下腹腔手术时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谵妄的临床及护理研究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麻醉方式对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鼻导管吸氧去氮法对全麻患者诱导时血气分析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