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020-08-02沈殳爻陈梦甜王雪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

沈殳爻?陈梦甜?王雪

【摘 要】 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并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分析了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环保价值观与垃圾分类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加强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监督、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 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创新扩散理论;结构方程模型

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垃圾不断增多,不仅对城市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增加了政府处理垃圾的成本。然而不管是对垃圾的简单填埋还是焚烧都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只有通过在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并对垃圾回收利用才能解决城市的垃圾困境。我国自2000年开始就于多个城市展开垃圾分类试点实施,但直至今日大部分地区的垃圾分类行为仍然很难扩散,试行效果均不理想,因此对于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将垃圾分类行为视为创新的一种,首先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借鉴TPB模型做出了关于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据此设计量表和问卷,通过线上调研收集数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而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收集的数据进行拟合,从而验证研究假设,得出研究结论,以期为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提供借鉴。

一、研究综述

垃圾分类作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有效手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框架对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目前大部分研究是在计划行为理论(TPB)框架上进行了扩展,并据此展开研究的。其中尹昕、王玉等将政策宣传和情境因素纳入TPB框架;[1]徐林、凌卯亮等将政策有效性感知和非正式回收系统有效性感知加入了TPB模型中;[2]陈凯、胡静等基于TPB分析了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因素,没有进行扩展;[3]王晓楠基于TPB分析了阶层认同和环境价值观影响垃圾分类行为的机制;[4]Ma J,Hipel等利用扩展的TPB模型来分析住户的态度、情境因素等如何影响他们的整体行为;[5]Hua Zhang,Jiong Liu等将性别、知识和现存系统感知纳入了TPB模型;[6]Wan C,Shen G Q等考虑了TPB中态度和主观规范的相互作用;[7]Abayomi O在TPB模型中加入社会人口变量、社会补助金、教育等变量;[8]Xiaoyan Meng, Xianchun Tan等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态度行为条件理论,验证了居民行为选择与四个内在主观因素、七个外部客观因素的显著关系。[9]

也有部分学者采用了其他的理论框架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陈绍军、李如春等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10]发现垃圾分类行为取决于情境因素、便利性、认知和态度,分类意愿则受认知和态度、个体特征、推动措施的影响;贾文龙提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支付影响因素为教育程度、固定工资收入比重、政府治理能力满意度、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评价等;[11]Ekere W,Mugisha J等利用Logit模型验证了性别、家庭规模、环境关注、收入、时间、土地所有权和产生的垃圾总量对家庭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12]

综上,多数学者以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切入,或扩展该理论的框架,研究角度的局限性较大。因此,本文将垃圾分类行为纳入创新扩散理论的框架,并借鉴了TPB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理论基础、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一)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是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其中,创新被定义为“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时间或事物”。而扩散是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该理论指出,创新事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扩散符合创新扩散S曲线这一基本规律。其中,创新推广过程包括5个阶段:获知、说服、决策、实施和确认。而对创新扩散产生影响的有6个基本要素:相对优势、兼容性、易用性、可观察性、传播渠道与社会系统。[13]

(二)研究假设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假设相对优势、兼容性、易用性、可观察性、传播渠道、激励政策与主观规范对垃圾分类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借鉴TPB模型,假设垃圾分类意愿在相对优势等七个影响因素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其中,相对优势即垃圾分类相对不分类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改善与垃圾回收利用率的提高;兼容性即价值观是否与垃圾分类冲突,王晓楠与Xiaoyan Meng,Xianchun Tan等均认为环境价值观对于垃圾分类行为有重要影响;[14][15]易用性即進行垃圾分类的便利性,陈绍军、李如春等认为便利性是影响垃圾分类行为的因素;[16]可观察性即对垃圾分类行为及其成效的感知程度,徐林、凌卯亮等提出政策和非正式回收系统有效性感知会影响垃圾分类行为;[17]传播渠道分为大众传播、人际传播,Hua Zhang,Jiong Liu等认为朋友和家人的言行会影响个人的垃圾分类行为;[18]创新扩散理论中的社会系统则被分为激励政策以及TPB模型中的主观规范,徐林、凌卯亮等将政府激励纳入了扩展的TPB模型。[19]

(三)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基于研究假设,参考相关文献中的量表进行问卷设计,[20][21]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即被调查者的社会统计特征、用户采纳行为调查与垃圾分类的创新特征调查。其中,用户采纳行为调查对垃圾分类行为与意愿进行测度,参考Hua Zhang,Jiong Liu等的方法,将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和有害垃圾的投放分别进行测度。[22]

创新特征调查从不同角度测度6个潜变量:①相对优势:减少土地占用、减少污染及改善市容;②兼容性:环境态度、道德;③易用性:耗时长短、步骤多少与占用空间;④可观察性:垃圾分类行为及其有效性的感知;⑤传播渠道: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学校教育与政府宣传;⑥激励政策: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⑦主观规范:人际压力与环境压力。

2.数据收集。本研究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方法,完成问卷后首先进行预调研。但。于预调研数据未通过效度检验,因此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的量表对问卷进行了修改,使用修改后的问卷重新进行调研。共回收问卷319份,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94%。

三、实证分析

(一)信度效度检验

通过SPSS与R进行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量表结构的合理性。首先以Cronbachs α系数法进行信度检验,发现相对优势与兼容性的α系数法小于0.7;经过对这两个潜变量的测项进行删减,所有被测的潜变量均通过信度检验。KMO与Bartlett球形度检验显示适合进行效度检验,而后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旋转后各潜变量的测项因子载荷均大于0.5。[23]

(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R的lavaan包,根据研究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拟合,以检验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假设。拟合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x2/df、GFI、AGFI、CFI、RMS EA与SRMR的值均在理想范围内,证明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比较理想。

路径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传播渠道与激励政策对垃圾分类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713和0.100,t检验值分别在0.01与0.05水平上显著;兼容性、易用性、可观察性与垃圾分类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710、0.118、0.190与0.282,兼容性与垃圾分类意愿t检验值在0.01水平上显著,易用性与可观察性t检验值在0.05水平上显著。

(三)中介效应分析

由于兼容性显著影响垃圾分类行为与垃圾分类意愿,而垃圾分类意愿也显著影响垃圾分类行为,因此应用lavaan包中内置的Bootstrap法验证垃圾分类意愿在兼容性影响垃圾分类行为中的中介效应。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中介效应在0.01水平上显著不为0,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为=0.199。

四、结语

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假设相对优势、兼容性、易用性等七个因素为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借鉴TPB模型假设垃圾分类意愿在这个七个因素影响垃圾分类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而后根据研究假设设计量表和问卷以进行调研,并检验了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最后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并以调研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以下结论:传播渠道与激励政策显著影响了垃圾分类意愿;兼容性、易用性与可观察性显著影响了垃圾分类行为;垃圾分类意愿在兼容性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占总效应的0.199。

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提出促进垃圾分类行为扩散的建议:加强关于保护环境、绿色生活价值观的教育和宣传,从而提高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兼容性;加强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相关宣传和教育,从不同传播渠道使居民了解垃圾分类;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易用性;加强关于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监督,使其能够切实落实,让居民感受到垃圾分类的效用;实施有效的正向与反向激励政策,促进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参考文献】

[1] 尹昕,王玉,车越,杨凯.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环境卫生工程,2017.25(02)10-14.

[2][17][19] 徐林,凌卯亮,卢昱杰.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7.14(01)142-153+160.

[3] 陈凯,胡静.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观察,2018(04)114-122.

[4][14] 王晓楠.阶层认同、环境价值观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3)57-66.

[5] Ma J , Hipel K W , Hanson M L , et al. A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municipal solid waste source-separated collection behavior in Guilin, China by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Sustainable Cities & Society, 2018.37.336-343.

[6][18][20][22] Zhang, Hua, Liu, Jiong, Wen, Zong-guo, et al.College students municipal solid waste source separation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 case study in Beijing,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64.444-454.

[7] Wan C , Shen G Q , Choi S . Experiential and instrumental attitudes: Interaction effect of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 on recycling inten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7.50.69-79.

[8] Abayomi O . Factors Explaining Households Cash Payment for Solid Waste Disposal and Recycling Behaviors in South Africa[J]. Sustainability, 2015.7(12)15882-15899.

[9][15] Xiaoyan Meng, Xianchun Tan, Yi Wang, et al. Investigation on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of residents household solid waste classi?cation and recycling behaviors[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2019, 140.224–234.

[10][16] 陈绍军,李如春,马永斌.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09).168-176.

[11] 贾文龙.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居民支付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04)8-14.

[12][21] Ekere W , Mugisha J , Drake L . Factors influencing waste separation and utilization among households in the Lake Victoria crescent, Uganda[J]. Waste Management, 2009.29(12)3047-3051.

[13] E.M.Rogers.创新的扩散[M].辛欣,北京:中央編译出版社,2002.

[23] 陈晓萍,沈伟.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沈殳爻(1998—)男,安徽马鞍山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

陈梦甜(1998—)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

王 雪(1996—)女,陕西咸阳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

猜你喜欢

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
中国西部区域基础设施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改进ARMA模型参数估计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