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的历史整体教学

2020-08-02陈新红

江西教育B 2020年7期
关键词:近代史整体笔者

陈新红

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大多不愿意学习历史,觉得历史难学,历史知识点繁杂难记,而且费心学习记忆了,还容易混淆,总会张冠李戴,很难拿到高分,所以丧失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好历史的信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和学生交流、谈心,我发现存在上述问题的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识是片面的、简单的,甚至是碎片化的,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历史学习思维和知识理解体系。

那么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使学生爱上历史学科呢?基于主题的整体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并随着对主题学习的不断深入、延伸和拓展,培养历史知识理解能力和历史思维品质,建构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一、“先入为主”,开篇整体鸟瞰

梁启超先生在谈到读史的方式时,说读史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一种是解剖式,二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我们在接触一个新鲜事物时,第一眼看到的往往是这个事物的整体,之后才会有对新事物更为详细的了解。我平时看书就有这样一个习惯,拿到新书,总是先阅读书的概述部分,对书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才会深入阅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也应该是这样的认识过程。

所以教学中,笔者改变过去开学伊始就按部就班、一课一课学习新课程的方法。具体学习新教材之前,笔者总是先上一节综述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目录,对一册新教材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教材时,第一节课笔者就上了一节综述课,首先向学生点明这册教材学习的是“中国近代史”这一大主题,然后让学生畅谈对近代史的了解。学生会说出“林则徐虎门销烟”“甲午海战”“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等具体历史知识点,但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识是通过影片、图书等媒介了解的具象的、碎片化的近代史。所以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看着教材目录,使他们对中国近代史有整体性、结构性的认识,并结合给出的近代历史4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发展史”,尝试着把各课划分到4条线索中,看看谁划分得又快又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为下一步以4条线索为主题的历史教学奠定基础。

二、“顺藤摸瓜”,培养历史思维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向逻辑抽象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形象、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学生更感兴趣,记忆也更深刻。但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像一盘散沙一样存储于脑海。其实,看似庞杂的历史,是知识内在的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

如何帮助学生在掌握形象具体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点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历史知识网络呢?

沿着历史的时序、因果发展轨迹探寻历史,无异于顺藤摸瓜,“瓜”好比繁杂的历史事件、人物等知识点,而“藤”则是将“瓜”串联在一起的历史线索、历史发展脉络。“顺藤摸瓜”的过程,既是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抓住“藤”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国近代史时,正如上面所说,首先让学生整体把握中国近代史的4条历史线索,也即4条历史知识“藤”或4个历史主题。在后续的课时教学中,每学到一课,笔者都会先引导学生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思考所学内容属于哪条历史线索或主题。这样不断建构、强化,学生对每条历史知识“藤”及其上的“瓜”就会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除了具有时序性外,还有因果性。学生往往对历史事件的经过和结果有较为具体的了解,而对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则缺乏深刻认识和理解。这就需要追问、质疑,即执果寻因。这样每个历史事件,我们又都可将其作为一个小的历史学习主题,探寻其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

三、“聚沙成塔”,实现知识大融汇

通过前面“先入为主”的整体把握和“顺藤摸瓜”的线索梳理,学生会对中国近代史有较为清晰、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但历史的发展和演绎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中进行的。追忆历史的往事,除了追寻历史的前世今生,还要探究历史的因缘沿革和动态渐变。一条时间轴,仅仅是将历史知识点按照时序纵向串联起来,而一幅阶段图则是将原本发生于同一时空的事物横向还原、聚合在一块儿。

所以,在学生完成教材基础知识学习、梳理知识线索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近代史的4条基本线索不是完全孤立、割裂的,它们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融汇在一起的历史整体。如“屈辱史”中每次西方列强的侵略,都伴随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及其后中国人民积极的探索、发展。为了让学生理解更深刻,教师引导学生画出近代历史的时间轴,分别梳理主要历史线索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具体历史事件在整个近代史的时间长河中所处位置的认识,也可使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聚沙成塔”,实现知识大融汇,使建构的历史知识体系具有立体感,进而达到“通”和“深”的境界。

从大主題的整体把握,到4条历史线索(中主题)统领下每个历史事件(小主题)的学习与解读,再到“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的建构,学生所获得的不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拼凑,而是知识的融合与思维、方法的培养。钱穆先生曾言:“治史要能总揽全局,又要能深入机微,初看好像说故事,到家却需大见解。”这样将历史知识的具体讲述与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结合起来,学生所学到的历史,就会成为“大见解”。

(作者单位: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

猜你喜欢

近代史整体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品读《中国近代史》背后的“近代史”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三)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二)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