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微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2020-07-30王艺臻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情感体验初中音乐

王艺臻

摘要:情感是音乐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艺术欣赏品位和音乐素养,最终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   欣赏教学   情感体验

一、巧设音乐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依托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巧妙设计音乐情境,以情寓景,触景生情,加强情境渲染,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临其境,闻其声,见其人,从而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在欣赏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时,在新课导入环节,笔者让学生先讲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历经磨难并修成正果的故事。然后,笔者播放了《西游记》的影视片段和主题曲,引入新课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

又如在欣赏歌曲《神州大地——保卫黄河》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功能设计了课件。首先,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澎湃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有关黄河的信息。然后,笔者播放了视频,再现了华夏儿女前仆后继、英勇抗日、浴血奋战、保卫祖国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精神,拨动了学生的情感心弦。接着,笔者播放了激昂振奋、热血沸腾的音乐歌曲《保卫黄河》,让学生听赏歌曲,感知歌词中体现出的抗战激情,唤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唱兴趣。

二、关注音乐元素,深化情感体验

音乐语言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关注音乐构成元素和表现形式,挖掘音乐旋律之美,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深化情感体验。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构成和表现要素,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曲式、速度、调式和调性等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感受音乐情绪变化,把握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内涵,进而获得情感的共鸣、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启迪,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如管弦乐曲《红旗颂》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深情热烈的主题、富有变化的节奏,表现出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冲锋陷阵、英勇战斗、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表达了各族儿女对党由衷的赞颂。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聆聽了乐曲的引子部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小号、圆号等管弦乐主奏乐器的音色;其次,笔者让学生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乐曲的音高变化,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接着,笔者让学生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感受旋律的强弱变化,体会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最后,笔者让学生完整听赏全曲,认真感受音乐,并说说音乐的情感变化,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还锤炼了学生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力度和情绪变化的能力。

三、开展多样活动,丰富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离不开音乐活动的支撑,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积极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用“身”体验音乐,用“心”感悟音乐,用“情”表现音乐,大胆进行艺术创新,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如歌曲《新疆之春》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人民幸福生活的乐观情绪。在音乐欣赏课结束后,笔者提出问题:“同学们,倘若让你来表现春天,你会采用哪种艺术表现形式?请开动脑筋,放飞想象,自主创编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作为献给春天的礼物。”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有的学生歌唱《春天在哪里》,有的学生表演舞蹈《春天的遐想》,有的学生演奏钢琴曲《渴望春天》,有的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呈现《春天来了》。这样的艺术创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了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

又如在欣赏歌曲《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阿细挑月》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元,搜集有关“月亮”题材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文化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升华情感,体验音乐学习的无限乐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南亨乡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情感体验初中音乐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