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导师制在经济学类创新班学生培养中的作用探讨

2020-07-29雷玉桃

大学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作用

雷玉桃

[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各高校注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相继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研究结合华南理工大学经济学类创新班的开创,介绍了科研导师制的内涵,并探讨了科研导师制在本科生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研导师制;创新班;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8-0126-03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至19世纪,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牛津大学导师制建立起来,这种以学院为依托,以本科教学为主旨的师生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完善,并成为现代教学的典范[1]。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的大学纷纷效仿这一制度并从中受益。与此同时,我国各高校也在本科生中尝试推行科研导师制,创新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国内众多高校之一,也十分注重本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经济管理类专业是规模相对较大的一个专业群体,在此类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经济人才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是推行精英教育的有益尝试。华南理工大学从2013级开始,第一次招收经济学类创新班专业(本硕连读)学生。该班级采取小班教学,每位学生配本科生导师,对课程、专业方向选择等提供指导,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

一、科研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方法

(一)科研导师制的内涵

自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世界一流大学诸如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也逐渐引进和发展了本科生导师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如今我国高等教育也着力培养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趋势,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以2002年北京大学率先实行导师制改革为起点,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高校相继开展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改革[2]。

长期以来,我国对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和辅导员制,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道德进行指导。然而这种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制度,往往是一对多且缺乏针对性,难以发挥更大的成效[3]。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学者对新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导师制也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个热点关注问题。

多层次本科生导师制即德育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摘牌导师制,是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实施的具有针对性的导师制,旨在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实施个性化指导,有助于个体科研能力的提高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4]。科研导师制是多层次本科生导师制中的实施手段之一。所谓科研导师制,是指导师一对一或一位导师指导少数学生,以科研为纽带,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让学生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在科研实践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给予指导,从而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一项制度。

科研导师制以学生为本,师生在指导过程中进行积极互动。该制度的实施不仅要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中的科研活动形式多样,导师可以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参与其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给本科生提供良好的培养科研兴趣的机会[5]。科研导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合理下达科研任务,发挥导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

(二)科研导師制的实施方法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学类创新班采取小班教学,秉承精英教育、国际化办学理念,实行导师制的培养责任制度创新。第1~3年,每位学生配本科生导师,对课程、专业方向选择等提供指导,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第4年,双向选择确定硕士生导师,进入硕士阶段。该经济类创新班的学生,实行导师和学生一对一,师生比例合理,有利于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及导师的针对性指导。每位学生配备专门的科研导师,指导时间较长,有组织、系统性对本科生实施科研教育,更易在较长的指导时间中发现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科研能力及促进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经济学类创新班案例介绍

(一)培养目标

以华南理工大学的经济学类创新班为例,该创新班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国际化视野、较深厚的经济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经济、金融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能够从事经济金融实践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经济拔尖人才。通过小班教学及独特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能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经济系统认知能力、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全球意识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专业基本原理、动态优化方法、一般均衡分析工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强化经济学数学训练,为走学术发展道路的学生提供系统的、扎实的数学和现代经济学知识训练;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掌握金融、证券、财务、税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社会调查、计量分析等方面的先进方法,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实战型人才,为将所学基础知识应用到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去做好准备。

(二)教学管理特色

华南理工大学的经济学类创新班依托学校工科优势,突出数理基础特色。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为学生未来进行经济学研究提供数学基础。开设计量软件汇编等课程,强化与经济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训练。此外,突出经济学素养及其科研能力培养。鉴于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素养是经济类拔尖人才素质的关键,因此本创新班将更多强化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思想和经济学实践的训练,以突出经济学素养的培养特色,强化经济学理论基础训练和强化经济学数理分析能力的培养。坚持国际化教学的办学方向。组织创新班学生参加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并组织学生参加境外的学术交流。

该创新班进行动态管理,实行退出机制。经济类创新班招生名额为25名;根据学生的学业、健康等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分流;第1~3学年完成本科阶段课程学习,符合条件的学生,第4~6学年双向选择推荐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毕业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该专业同时实施滚动淘汰制度,第3学年结束后,总评排在后20%的学生不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但可继续留在创新班并完成本科培养计划,获得学士学位。

该创新班实行导师制的培养责任制度创新。第1~3年,每位学生配本科生导师。第4年,双向选择确定硕士生导师,进入硕士学习阶段。

除主干课程的学习外,创新班还有自身的特色课程,如双语教学课程、全英教学课程、研究型课程、讨论型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等。其教学计划总体安排和各类课程安排也独具特色,教学管理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

三、科研导师制对经济学类创新班学生培养的作用

(一)创新教育理念,实践精英教育、国际化办学的目标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目前我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群体,但是暂时还未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无法满足高素质创新型经济类人才的发展需求。经济学类创新班的每位本科生均配有本科生导师,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创新教育理念的一个重大实践举措。学校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十分重视科研导师制的推行与运作。每个高校的创新班都应该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经济学类创新班着力于实践精英教育,力求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创新型经济类人才。科研导师制无疑推动了经济学类创新班的迅速发展,建立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导师与学生一对一配比,比例合理,有利于资源分配,并且到了第4年时学生和导师可以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保证了导师制的科学合理。经济学类创新班学生从入学后的第1学期,便开始接受导师的指导,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时间持续3年,第4年后进入硕士学习阶段。持续时长3年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具有连续性和全程性,有助于充分发挥导师在指导过程中的积极作用。2013年第1届创新班招生20名,结果选拔后,有17人在第4学年直接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其中又有7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和入学时相比,该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比例高达35%。这一届学生中,有两名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经济学顶级期刊《经济研究》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二)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在经济学类创新班中的实施,强调了教学与科研二者并重,有助于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学生除了接收课堂上教授的各门课程知识外,课下可以通过与自己导师的沟通交流,弥补和解决课上的重难点问题,优化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激发自身探索问题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接受导师指导的过程中,受到导师的科研熏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科研项目或科研课题,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6]。科研意识的培养,是本科生中推行科研导师制的目的所在。然而科研意识的形成与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导师通过长期对学生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对科研有一个初步直至深刻的认识。导师通过推荐学生阅读有学术权威的期刊专著,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学术会议、讲座等,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科研的乐趣,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其对科研的热情。

(三)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导师制满足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需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感兴趣的科研课题当中,并根据情况下达适当的科研任务。学生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当中,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期刊与老师探讨问题。此外,科研课题的研究离不开成员的明确分工和默契配合,学生在研究当中,与导师和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合作,有助于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导师在指导经济学类的学生时,重点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利用现代经济分析工具去理解和解决经济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导师在思路上给予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养成。

(四)个性化培养方案,突出经济学素养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及群体内个体差异化,使得实施个性化教学成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仅靠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无法让一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此高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教育创新改革中的一个着重点。华南理工大学经济学类创新班响应了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一对一的科研导师制使得对学生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导师针对特色鲜明的个体学生的差异,在其课程学习、日常生活、思想品德、思维模式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实行个性化培养。其次,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以突出对其经济学素养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其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对经济运行初步判断的能力和经济分析写作能力。科研导师制可以促使学生将其所学的经济学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运用到科研实践当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促进师生感情交流,形成良好学习风貌

目前我国大学高等院校的师生交流大多局限于课堂,教师课堂上授课,而课后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机会比较有限。科研导师制是导师关注本科生学习成长的一个载体,与此同时也真正地为学生提供了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机会。通过实施科研导师制,导师和学生共建良好的师生氛围,导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科研作风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学生以导师为榜样从言传身教中汲取经验不断成长。导师制促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交流,让教师有机会更好地做到教书育人,与学生的关系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此外,学生自身科研素养的培养,也可以带动身边的同学,从而逐渐形成优良的学习气氛和学习风貌。

四、结语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学类创新班作为教育创新改革的一个重要实践,正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经济学类创新班学生的培养,促进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养成。科研导师制符合创新教育的理念,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遵循个性化培养方案,有利于学生经济学素养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然而科研导师制在经济学类创新班中的实施尚处初步发展阶段,如何规范完善导师制,真正有效地发挥导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仍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思园,王兆慧,常燕,等.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对《微生物学》教学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2):20268-20269.

[2] 田明华,田琪,陈建成.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与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梁希实验班”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3(6):1-8.

[3] 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56-157.

[4] 余武斌,林静姗,卢美贞,等.多层次导师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J].高教与经济,2008(1):19-23.

[5] 钟春玲.拔尖创新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2):104-107.

[6] 王尚英,李晖,林宏辉,等.依托科研开展生物科学本科创新性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42-44.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作用
新型智能手机保护壳设计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作用分析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