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学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7-29吴磊李巧勤汪小平惠孛

大学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软件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

吴磊 李巧勤 汪小平 惠孛

[摘 要]课题组针对当前软件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主动适应多方协同育人新模式,将传统工科向‘新工科转变”的理念,研究软件工程类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基于产学合作、校企多方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校企深度融合的软件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对协同培养的内涵、实现途径、保障与评价反馈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结合实际情况,说明该模式的运行效果。

[关键词]新工科;产学协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8-0019-04

软件工程作为当今世界创业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同时也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领域。作为基础和支撑的软件人才则是决定我国软件工程未来走向的重要砝码。如何使高校培养出具有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软件人才,如何根据“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加强软件人才的培养[1-2],如何引导学生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这将是当前我国高校软件工程教育甚至是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

与之相应的是,针对“新工科”建设,教育部于2017年专门制订了行动路线,明确提出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在“新工科”的路线引导下,面对产业转型的升级与地方经济的发展,高校应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地与地方的产业链和创新链进行对接,从而有效适应在新业态、新技术发展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新趋势[3]。针对“新工科”提出的新要求,目前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为让高等工程教育适应新发展时期的科技变革与产业升级,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创新,着力培养该方面的人才。当前,国内各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在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制订上,已逐渐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功底的专业型人才向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转变[4]。软件工程专业应坚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面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这种交互融合跨界的运行体系的出现,我们需要研究在该体系框架下,高校、企业、政府、市场各方的协同联动机制,并将其联动机制在教学、实践、生产及创新开发等过程中贯穿始终,从而改变传统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工科”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在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已有大量的改革和探索,如林健等人提出的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相关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5],陈志刚等人提出的对软件工程人才“一点两翼”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以及“双创”视域下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6-7]。然而,在面对企业对软件人才要求的提高和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脱节

現有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学内容过多注重理论知识体系,实践环节的课时相对占比较低,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前沿知识在课堂环节更新不及时,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衔接不够,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滞后,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不够深入。这造成社会需求和毕业生能力培养脱节的现象。

(二)师资队伍工程实践经验缺乏

目前,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师资大多是以高学历为主的学术型人才,未深入企业锻炼,缺乏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因而专业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相对不足,不能适应“新工科”专业教育中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环节薄弱

当前,国内各高校在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普遍结合了校企合作的方式,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不足,学校与企业在合作教育的目标上又存在差异,导致产学合作不够深入,且学校的相关管理配套机制不完善,并未在机制上达到持续性的合作,这样便使得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效果不够理想。

(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待更新

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服务于面向课程的教育,其重点在于监控教师讲课情况,偏重课堂教学、学生成绩的考核,没有建立符合软件人才需求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不能全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产出为导向的教育需求。

二、面向“新工科”,软件工程专业产学协同育人的思路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按照“新工科”专业教育的要求,为了应对新技术、新产业的不断更新,高等工程教育应该加快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软件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种新形势、新背景下,作为培养软件类专门人才的软件工程专业,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对人才模式进行改革。

大量的国外高校教育实践证明[8-9],实施校企协同合作培养能够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合作教育”、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等。其中,德国的“双元制”协同育人模式采用国家立法支持的形式进行,政府通过“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进行监控和管理。 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则是以学校为本位,合作企业出资建设实际项目所需的生产基地,将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氛围引入教学环境中,学校二级学院根据不同专业建立不同的科创中心,完成来自企业的实际项目。

我国校企合作教育起步较晚,尽管在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0-12],但是目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还未形成稳定有效、可大面积推广实施的范式,而完全照搬国外成熟范式,又不适合国内实际情况。目前,学校和企业双方都感到合作层次不够深入、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并且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13]。针对此种情况,在2015年与2017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分别颁布了《关于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上述文件中均明确指出高校本科教育在“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方面的原则和目标。如何通过高校、企业、政府、市场等各方协同联动,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这种交互融合跨界的运行体系在教学、实践、生产和创新开发等过程中贯穿应用,以适应“新工科”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认真总结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特点,并结合“新工科”改革背景下“主动适应多方协同育人新模式,将传统工科向‘新工科转变”的理念[14],把握住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首先确定其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建设其需要的培养条件,然后基于建设的条件进行培养过程的实施,最后根据对培养质量的评价反馈,不断改进。产学协同作为上述框架体系的驱动力,通过产学对接,将产业需求与培养目标相结合;通过产学互动,将新技术、新方法与培养过程相结合;通过产学互补,将环境与平台与培养条件相结合;通过产学互通,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三、实施路径与办法

(一)产学对接,制订培养目标

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其融入培养目标中,通过建立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的桥梁对接,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进行跟踪。高校与企业专家联合,按照“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结合岗位要求、课程内容结合职业标准”的原则,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进一步落实“课程对接职业、专业对接产业”的要求。

具体来讲,第一,组织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用人企业代表、毕业生代表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现行培养目标进行评价;第二,通过现场走访、会议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用人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以及毕业生进行调查和意见收集,从软件工程的上下游产业链,全面分析与梳理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第三,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新工科”的具体要求,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第四,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对应的培养要求,拟定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征求意见稿,并再一次征询行业企业代表和校外同行专家的意见,然后根据征询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最后进行会议评审,组织校、院两级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参加讨论,从而最终确定培养目标。

(二)产学互动,改革培养过程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并按照“新工科”背景下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其人才培养的过程。具体来说,主要涉及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

首先,建设适应软件行业的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将工程教育与创新实践的理念贯穿其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建立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应用方向课程、实践课程及专业实习课程构成的“多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并且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渗透工程能力训练建设的要求,采用“任务驱动”“项目驱动”“问题引领”以及“理论实践结合”等方式,围绕真实工程项目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在工程项目驱动下运用各自技术手段完成项目规定任务。通过改革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实现大学本科全过程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工程技术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在对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中,采用2+1+1的校企融合培养机制。在第一阶段,要求大一、大二学生在学校花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对通识类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基础通识类课程和专业核心通识类课程的学习,使其具备基础的学科知识和人文素养。在第二阶段,针对大三学生,主要依托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软件工程实践创新基地,完成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其中包括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的基础训练。在第三阶段,针对大四学生,主要依托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协同育人平台,由双方师资在课程设计、实习、创新进阶实训等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实训,其中企业合作方导师主要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职业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习企业文化,强化团队精神。

(三)产学互补,改善培养条件

针对教学条件与资源建设的薄弱环节,重点就师资队伍、技术资源与教学资源等方面,有效利用企业优势资源提升其薄弱环节,改善人才培养环境。

首先,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有力保证。当前由于教师受学校科研与教学环境的制约,其项目工程实践经验往往有限,且与企业的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在知识结构上进行改善,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实际项目中的研发能力,培养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可以依托产学互补的优势,按照“内培外引”的形式进行,建立产学合作的教学团队。一方面鼓励各科研教学团队带技术、带成果与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合作及成果转化工作,允许部分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服务,并制订绩效考核、工作量认定方面的文件和办法,对其在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期间的工作业绩进行认定,以此来增强教师在企业工程方面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外聘合作方的技术专家和高级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对教学模式的改革采用校企双方合作授课的方式进行,由企业方技术专家与校内专业课教师共同完成专业课程不同环节的教学工作,企业方教师重点面向实践课程环节的教学,双方共同制订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通过上述方式,争取逐步培养出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其次,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等更新较慢,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软硬件保障环境还不够理想,制约了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产学优势互补,企业投入经费、技术设备,同时引入软件行业的新技术、新标准、工程案例、产品解决方案以及其他相关的生产与服务环境等资源,在校内建立校企联合的工程实践基地。基地注重对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参照企业工程化项目环境,运用企业管理流程,实现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对接、项目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对接,极大地丰富了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

(四)產学互通,持续改进评价体系

持续改进教学理念,坚持成果产出为导向,以学生培养为中心,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过程中将上述理念贯穿始终,全面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评价是实施的基础,机制是实施的保障,而改进则是最终的目标。通过建立外部评价跟踪反馈与内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相结合的机制,有效形成“评价—反馈—改进”循环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在监督评价环节,内部教学质量监督主要采用过程式评价形式,分为教学过程监督和应届学生反馈两部分。教学过程监督主要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各阶段课程,采用听课监督、试卷考核、实验报告、毕业设计监督等形式;而应届学生反馈则采用学生网评、教师自评、教学督导组评价等方式进行。其次,外部评价跟踪反馈采用结果式评价的形式,分为企业方评价反馈和毕业生评价反馈两方面。企业方评价反馈具体可采用企业走访、专家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毕业生评价反馈可采用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

通过对上述过程式评价反馈和结果式评价反馈的数据汇总,主要针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整理出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充分借鉴上述意见与建议,对培养目标进行优化,完善毕业要求,改进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和其他支持条件,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运行模式。同时,校院两级通过制订系列规章制度,实现对教学培养全过程的组织、监督和评价,从制度上确认闭环保障体系的落实与协调运行。

四、成效分析

经过三年多产学多方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从近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与实施前相比,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在知名IT企业(以国内行业500强企业为标准)的就业比例从60%左右提高到80%以上,并且其毕业生平均月薪从5000元区间提高到7000元区间(如表1所示)。

通过对近三届毕业生的反馈调查,毕业生对实施后的协同育人模式的支持度均在95%以上(注:2016年毕业生为方案实施前毕业,故缺该项数据),就业满意度与未实施该方案前的2016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相比,从2016年的70%提高到2018年的88%以上。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满意度也从2016年实施前的75%提高到实施后的90%以上(如图2所示)。

新模式的实施也使学生软件工程综合素养获得提升。软件分析设计过程中学生持续进行总结、报告、讨论,制作视频和汇报PPT,凝练创新点,因而学生的总结、分析、表达、汇报、交流等方面的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新模式的实施也使应届学生实践环节的软件成果创新性得到认可。对新模式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发现,2017年和2018年两年,应届学生共计申请获批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30余项,参与人数占总人数的60%以上,软件作品参与微软全球嵌入式竞赛、“中国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IT、软件类竞赛并获奖10余项,参与人数占总人数的25%以上,无论是在立项数量、获奖数量还是在参加人数占比上,均比实施前的2016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如表2所示)。

五、结语

本文面对“新工科”的要求,围绕软件工程专业“应该培养满足什么样要求的人才”以及“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应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构建了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确立了以“高层次、应用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以社会和需求为导向,实行了大学四年循序渐进的校企深度协作的专业培养模式。近几年的实践效果表明,该体系已成为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软件工程人才的关键,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软件分析能力、设计和开发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大良.因时而动 返本开新 建设发展新工科:在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学,2017(4):1-3.

[2]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26-35.

[3] 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5-19.

[4] 蒋宗礼.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8):34-39.

[5]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49-61.

[6] 陈志刚,刘莉,沈海澜.软件工程人才“一点两翼”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73-176.

[7] 陈志刚,夏旭,师雷宏,等.“双创”视域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18-22.

[8] 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9] 汤丽萍.新工科视阈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9(1):100-104.

[10] 羅文广,胡波,曾文波,等.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15-18.

[11] 徐科军,黄云志.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7):52-55.

[12] 施晓秋,徐嬴颖.工程教育认证与产教融合共同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33-39.

[13] 陈新民.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3(7):18-20.

[14] 徐晓飞,丁效华.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6):6-10.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软件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