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和夏至曾“混为一谈”
2020-07-28周岩壁
周岩壁
晚唐人李匡乂在《资暇集》中说:“周处《风土记》:‘仲夏端五,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他意思是说,中唐以前,五月五日,叫做端五,到晚唐时候,大家都叫它端午了;认为不对。其实,五月按照十二支的系统来排序,正是午月。所以,五月五日叫端午,也自有理。问题是当时它和夏至混在一起。如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忆在苏州日,常诣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吃粽子和烤鹅,是中唐端午的必备节目;而它实际是在夏至举行的。当然,这并非唐人的错处。唐代以前就如此。如宗懔《荆楚岁时记》云:“夏至节日,食粽。”也就是说,夏至和端午,当时和以前是混为一谈。
为什么?因为夏至属于二十四节气,是就气象学、天文学意义而言的。二十四節气确立是在唐代。端午节,则是民俗上,社会学意义上的节点。唐代正是夏至和端午意义明确和分化的时期,所以才有白居易夏至吃粽子的含混说法。这种混乱在宋代已经没有了。此后,夏至来临,对于一般民众,只表明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到了。但在时间上它和端午紧赶紧凑。比如,今年的夏至,是阴历五月一日。
明代在时间上已是今古,和今天的风习很接近。我们看明代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人家包黍秫以为粽,束以五色彩丝。或以菖蒲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盘中,围以五色蒲丝,剪皮金为百虫之象,铺其上。却以葵榴艾叶,攒簇华丽。或以彩绒杂金线缠结经筒符袋,互相馈遗。僧道以经筒轮子、辟恶灵符,分送檀越。而医家亦以香囊、雄黄、乌发油、香,送于常所往来者。家家买葵榴蒲艾,植之堂中,标以五色花纸,贴画虎蝎或天师之象。或朱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揭之楹间。或采百草以制药品,觅蝦蟆以取蟾酥,书“仪方”二字,倒贴于楹,以避蛇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
明人在端午表演的重点是避虫蛇之害,因为五月天气渐热,蛇蝎等毒虫活动频繁起来。
清代风俗于此类似。又有扔灾、画王二项是前代所无:
人家妇女,以花红绫线结成虎形、葫芦、樱桃、桑葚及蒲艾瓜豆葱蒜之属,以彩绒贯之成串,以细小者为最,缀于小儿辫背间。或剪纸,或镂纸,折纸,作葫芦、蝙蝠、卍字各式,总谓之福儿,杂五彩纸以衬之,总谓之葫芦儿。妇女买通草小虎,彩绒福儿,带钗簪头上。至初五日,惟神符福儿留之,其葫芦等物,尽抛街巷,谓之“扔灾”。是日,小儿额上,以雄黄画王字,又以雄黄涂小儿鼻耳之孔,谓如此,夏月能辟诸虫。(李家瑞《北平岁时征》引《京都风俗志》)
明清再往前,是唐宋,历史上称为中古。关于端午,我们引《草堂诗余》中宋词。吴子和《喜莺迁》:
正绛色海榴,争开佳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见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翻作湖间雪。画鼓轰雷,红旗掣电,夺罢锦标方彻!
无名氏《齐天乐》:
佳节又逢重五,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韵鼓。
由以上文献征引,我们可以得出自中古以来端午节的必备节目是吃粽子、饮蒲酒、插艾、系五色线、龙舟赛。
苏轼在组诗《端午帖子》中多次说到粽子,如“五彩萦筒秫稻香”,“香黍筒为粽”,说的都是用竹筒装糯米制成的粽子;“翠筒传角黍”,“香菰黏米著佳名”,“太官角黍初晨启”,“太官角黍迎嘉节”,说的则是用菰叶等把糯米裹起来,成三角形,外面用丝线捆扎成的粽子;因为是三角形,所以叫角粽。今天的粽子,多是所谓的角粽。筒粽,已很少见,因为制作比较费事。
今天,不光菰叶可以包粽,而且竹子、苇子、蒲叶也可,在蒸煮的过程中,这些叶子所有的清新都渗透到糯米里去,吃起来满口清香,一下把我们带入最纯粹的大自然中。
苏轼在《端午帖子》中说:“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自然是宫廷的派头。民间也是这样。方一夔《重午》云:“一樽凝碧怯香蒲”,汪梦斗《端午》:“辜负昌阳酒一杯”,昌阳,是菖蒲的别名。张玉娘《端午》:“晓糁蒲玉泛琼浆。”这三位南宋诗人,说的都是菖蒲酒。那么菖蒲是什么呢?菖蒲是植物,一种多年生草木,长在水边,沼泽中。植株有芳香,根茎可药用,芳香健胃。菖蒲酒就是用菖蒲的根茎泡制的酒,或简单地把菖蒲根茎挫末混入酒中而成。苏轼所说的琥珀色菖蒲酒,方一夔所说的凝碧深绿菖蒲酒,显然都是泡制的;而张玉娘所谓的“晓糁蒲玉泛琼浆”,就是菖蒲挫末撒在酒里。
另外,端午节还有一种雄黄酒,因为美女白娘子的缘故,也是妇孺皆知。雄黄,又称鸡冠石,矿物。经烧灼后会发出蒜臭;曝久或磨碎后成橙黄色粉末。中医学上用为解毒,杀虫药,性温味苦,有毒;外用治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内服微量治惊风癫痫疮毒等症。所以雄黄酒虽然风雅,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端午插艾,并不是艾的起点。艾的来头更久远。《离骚》中有“户服艾以盈要”的句子,《孟子》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宗懔《荆楚岁时记》云:
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据我们看,艾最现实直接的功效是点燃之后可以熏蚊。每当夏天黄昏时候,在乡下,蚊子好像赶集一样,都在屋子里飞来飞去,一片嗡嗡声,巍巍壮观,古人称为“蚊雷”。这时候,光是赶着扑打是不行的。可以把门窗关起来,把一束艾蒿点起来,让氤氲起来的烟气逐走蚊子。因为艾是这样有效,所以端午节人们总忘不了扎一束放在门户边上。
端午龙舟竞渡,历来都是民间必备节目,尤其是在江南,有水有船的地方。我们单引清代阳湖人赵翼坐在端午竞渡的龙舟上的观感,以概其余:
龙舟容与无定处,消息传来总难据。戢篙暂候松阴边,把盏临流正延伫。忽然箫鼓上游来,绣葆云旗蹴浪开。无数游船露姿首,逐队也如戏珠走。(《瓯北集》卷二十七)
习俗在时间的河流里,不断地翻滚动荡,激起新的浪花,甚至开拓出新的支流。通观整个端午节文化,为它注入新异成分的是满洲。满族有重视和喜爱女孩子的传统,和汉族一贯只准女子弄瓦的陋习不同,在这方面显得刚健清新。他们把端午节又称为女儿节。李家瑞《北平岁时征》云:
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饰小闺女,簪以榴花,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各归宁。
余有丁《帝都午日歌》云:
都人重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
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
踏归百草毒可禳,系出五丝命可续。
结缕仍将艾叶悬,祓祥却把兰汤浴。
人生行乐须及时,汨罗之人非所为。
正是这些新元素,标识着端午节流动的生命和活力。
(作者系郑州师范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