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宋庆龄与让孩子“看到未来”
2020-07-28刘平
刘平
《马兰花》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剧作品,创作于1955年,由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在上海首演,1956年初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至今已经六十多年,其间曾多次重排演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2016年在《马兰花》首演六十周年之际第五次重排此剧,已成为该剧院的保留剧目。中国儿童剧被外国(如日本、前苏联等)搬演,也以《马兰花》为嚆矢。它的影响之大,不仅在儿童剧创作中史无前例,即使在整个中国戏剧中也是少见的。《马兰花》的多次“开花”,使广大的儿童观众受到高尚情操的感染,在每个孩子的心里绽放了艺术之花。
壹
《马兰花》,三幕童话剧,剧本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描写大兰小兰两姐妹与马郎的爱情故事。“马兰花”是一种有灵性的花,“是大自然赤诚的儿子,是力量和智慧、勇敢与真诚、善良友爱的化身”(陈顒导演语),是勤劳、善良人的朋友,是马郎的“命根子”。而马郎则是大山森林之子,是一种生命力量的象征。在大山脚下,住着王老爹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女儿——大兰和小兰。小兰聪明、贤惠、善良、勤劳;大兰却生性懒惰,好逸恶劳。一天,王老爹去山上砍柴,险些从悬崖跌下,是勤劳、勇敢的小伙子马郎搭救他脱险。马郎把他的宝物“马兰花”交给王老爹,请他送给喜欢它的女儿作为定情之物。大兰听父亲说马郎聪明能干,长得英俊,就想嫁给他。但一听说马郎没有房子、土地,也没有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就反悔了,把“马兰花”扔在地上。小兰很珍爱地捡起“马兰花”,爱不释手,表示愿意嫁给马郎。王老爹问小兰靠什么生活?小兰说:“我会纺线织布,还能耕地种田,只要有手,什么都会有的。”在美丽的大森林中,小兰与马郎举行了婚礼,与鹿娃子、小猴、喇叭花、狗尾巴草等朋友和睦相处,男耕女织,生活非常幸福。一年后,小兰带着马郎送给她的“马兰花”回家看望父母。大兰非常嫉妒小兰的幸福,在老猫的唆使下,在送小兰回家的途中把她推下河里。老猫乘机抢走了“马兰花”。大兰装扮成小兰回到马郎身边,马郎和小伙伴们都发现了她与小兰的不同。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马郎打败了阴险狡猾的老猫,夺回了“马兰花”。马郎想念小兰,手举“马兰花”嘴里念着口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马兰花”开了,小兰随着流淌的河水回到了马郎身边,被害的小鸟也飞回来了。朋友们奔走相告一片欢呼,山林里重又显现出快乐、美丽、祥和的情景。该剧借助拟人化的手法,编织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神奇故事,赞扬勤劳、善良与质朴,批评懒惰与自私,在起伏跌宕、悲欢离合的故事中,表达善良与正义的情感,歌颂勇敢与奋进的精神,寓教于乐,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该剧的演出受到周恩来、宋庆龄等领导的肯定与赞扬。
有人说,《马兰花》是“爱的艺术,美的艺术”。它根据民间童话故事改编,其组织手法(善恶、报应、重重磨难之后获得幸福)和反复使用的法宝(宝物、奇遇、仙人助法惩罚坏蛋)基本没有脱开中国民间童话的传统构架。但是,在作者的重新编排下,它已成为一部有着自身独特风格和崭新面貌的现代童话剧。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马兰花》的思想意识是新颖的。这部话剧摆脱了传统童话作品中人物类型化的倾向,致力于对艺术形象作个性化的刻画,塑造了可亲可信的、具有复杂情感的艺术形象,避免了说好就一味地好,说坏就一味地坏的倾向。如对小兰的描写,既写出她勤劳、纯真、善良、美好的一面,也写了她软弱、轻信的一面;对大兰的描写,既写出了她懒惰、贪婪,又写出她干坏事时的犹豫和受别人诱惑的被动行为,以及事后的悔恨。作者一方面借助民间传说的童话故事让幻想的翅膀在作品中自由飞翔,一方面又巧妙地把他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注入到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中去,通过人物表达出来,拉近民间传说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作品显示出一种强烈的现实意义,打通舞台演出与孩子们欣赏的情感通道,让孩子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着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灵触碰,启示他们逐渐懂得什么是幸福?应当怎样对到劳动,如何认识人生的道理等等。
二是《馬兰花》的表现形式是新的。如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在儿童文艺领域,对爱情的描写是被视为禁区的。但任德耀在这部作品里却大胆地触及了这方面的内容。剧中不仅描写了马郎与小兰的爱情,也描写了喇叭花与狗尾巴草的恋情,还描写了他们结婚的场面。但作者写得很智慧,在描写爱情时代之以一种纯真的情愫和美好的向往。这样描写非但不会导致孩子们想入非非,反而能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让纯洁的心灵在爱与美的浸染下变得格外崇高。
有人说:“童话剧《马兰花》在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和儿童化方面,是一次创造性的成功的尝试。”(周来:《鲍·库里涅夫与〈马兰花〉》)1956年3月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话剧汇演”时,《马兰花》作为开幕式的首演剧目和广大观众见面,并荣获了各种奖励,受到了国内外话剧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有人说,《马兰花》是“我们创造出的一件既有深刻思想内涵又有精美艺术表现力的儿童戏剧佳品”,“它呼唤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一切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的人们都热爱它”。(陈顒:《〈马兰花〉第四度排演艺术总结》)
有人说,《马兰花》“既保持了民间传说的淳朴意境,更增添了浓郁的童话趣味。剧本突出了对人生向上、和谐奋进的精神……对生活在急骤变化、相竞奋进的社会中的新一代的孩子们更具有导向、熏陶、美育的作用,可使他们从中认识生活价值,分辨美丑,学会互爱,团结奋进”。(范景宇:《一株小草的悲欢离合》)
贰
中国儿童剧的萌芽时期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黎锦晖先生的儿童歌舞剧如《葡萄仙子》《小小画家》为代表,只流行于小学课余文艺活动中。真正进入戏剧领域,建立剧场艺术,则是从抗日战争初期的孩子剧团成立开始的。之后有专门演出儿童剧的团体新安旅行剧团、重庆育才学校戏剧组等,昆明、成都、上海等地也都有儿童戏剧的演出活动,一时蔚成风气。当时的儿童剧实际只是儿童演的剧,即由少年儿童担任演员演的戏,内容方面并不全是描写少年儿童的生活,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少年儿童演戏给大人看,用以宣传抗战、反映社会生活。这是抗战时期特殊环境的产物。在这方面,任德耀创作的《马兰花》起到了很大的扭转作用和路标作用,即儿童剧不但由儿童演员演出,所描写的内容也应该是少年儿童的生活,从思想到艺术都应从儿童的童心、童趣出发,表达儿童的乐趣,让孩子们看了高兴和感动,这才是真正的儿童剧。《马兰花》的现实意义也在于此。
《马兰花》的出现,与宋庆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抗战胜利后,一直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宋庆龄想筹建一个儿童剧团,让更多的孩子有戏看。当时她选定由董林肯根据鲁迅先生翻译的苏联小说《表》改编成同名儿童剧。她委托戏剧导演黄佐临物色适当的人选来从事《表》的排练。黄佐临推荐了张石流和任德耀。1947年2月,任德耀和张石流同宋庆龄见面。宋庆龄在同他们的谈话中谈到了儿童剧,谈到小朋友对戏剧的浓厚兴趣。她说:
我们现在的国家,并不是中山先生理想中的国家。无数孩子在受冻挨饿,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帮助他们,而且要给他们精神食粮,要让他们看到未来,看到光明。
1947年4月10日,在上海成立了儿童剧团,名为“中国福利会儿童剧团”,任德耀担任负责人。他牢记宋庆龄的话,于1955年3月创作《马兰花》,受到宋庆龄的赞扬与鼓励。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从1956年演出《马兰花》至今,曾五次重排,每次都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不断地探索、突破,开掘新的意蕴,不断地丰富剧本的内容。尤其是1990年由陈顒和尚鸿佑导演的第四次演出,“整个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刘厚生为《〈马兰花〉的舞台艺术》写的“序”)。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体裁样式上,导演把《马兰花》由童话剧改为童话音乐剧,开掘主题深意,把“对正直、善良、友爱、勤劳的淳朴民风、美德的呼唤与讴歌”作为重点,延伸马郎与小兰婚姻的社会意义——即大自然之子与人间美好情操的结合,而不再是“民间故事中的男女之情的爱情故事”,“这种爱更宽泛、深厚,是天上人间善良美好品质与精神的结合,将产生无穷的欢乐与幸福,创造出人世间更纯洁的美”(陈顒《〈马兰花〉第四度排演艺术总结》)。为此,导演对原剧作了一些改动,一是改变了马郎形象古板、书卷气,缺乏蓬勃的生气,突出了马郎的豪迈、粗犷、活波、勇敢的“山野氣”;二是改变了小兰形象过于空洞、娇柔的倾向,突出了小兰的纯真、质朴、勤劳、宽厚的乡土气。马郎与小兰的结合是从“对相互美的吸引”到“两颗纯净心灵的呼应”,是“大自然与人间美好的一对生命结合”。因此,他们的结婚场面“决不是温文尔雅,而是质朴着透着情趣,幸福着横溢着豪情、洒脱、奔放”(陈顒:《〈马兰花〉第四度排演艺术总结》)。在内容开掘的基础上,在艺术形式上增加了优美的唱段,如《砍柴歌》《马郎与小兰对歌》《迎亲船歌》《欢快的动物之歌》等,赋予该剧舞台演出新的艺术趣味。其次是在人物创造上,导演大胆想象,把剧中主要反面角色老猫一化为四,增强了舞台上的诡异色彩。把小鸟变的苹果树,一化为六,让笔墨更为浓郁,突出了时代的气氛。
在中国戏剧史上,《马兰花》的影响是深远的,长久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每次演出,孩子们看戏时特别投入,随着剧情的进展,小观众们时而爆发出阵阵欢乐的笑声,时而为小兰遇到暗害而发出焦急的惊呼。当骗人害人的老猫被马郎追得四处奔逃,无路可走逃到观众席躲藏起来时。马郎对着观众席大声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老猫了吗?”剧场里无数个稚嫩甜脆的声音一起喊着:“在那儿——”这时剧场里立刻沸腾起来,孩子们为追捕坏蛋老猫而激愤地离开了座位,“抓住它!抓住它!”有的人扯老猫的衣服,有人拽老猫的尾巴。演出结束后,上台给演员献花的孩子就是不给老猫和大兰献花。还有的孩子看到小猴敢于向树公公承认撒谎的错误,也向爸爸妈妈承认了自己曾经撒过谎的错误。剧作家沈虹光说,她后来走上戏剧创作之路,与她少年时代看《马兰花》有很大关系。当她看到孩子们帮着马郎捉老猫的场景时,那一刻彻底震动了她。小时候看过《马兰花》的孩子长大了,结婚了,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后来成了爷爷奶奶,又领着孙子孙女来看。《马兰花》的种子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
在中国儿童剧发展史上,《马兰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