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侧正中微创入路锁定钢板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及主动活动度的影响

2020-07-28强晓军

微创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腕关节桡骨入路

徐 鹏 强晓军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骨一科,河南省濮阳市 457001)

桡骨远端位于松质骨和皮质骨交界处,该部位解剖结构薄弱,易遭受外力作用而产生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是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但常规入路易对软组织和骨折周围血供造成损伤,从而延长骨折愈合时间[1-2]。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术式凭借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在骨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本研究选择5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掌侧正中微创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及主动活动度改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4];单侧新鲜骨折;符合AO分型;血常规等检查正常。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血液系统障碍者;开放性或陈旧性骨折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共纳入患者5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微创入路组和常规入路组,各29例。其中常规入路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45~72(60.43±2.1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0例,高空坠落8例,压伤6例,其他5例;AO分型:A2型13例,B1型10例,C1型6例。微创入路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43~70(59.78±3.2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2例,高空坠落7例,压伤5例,其他5例;AO分型:A2型15例,B1型8例,C1型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微创入路组 患者取仰卧位,实施臂丛麻醉后,向外展开患肩,前臂旋后置于搁手台,进行常规消毒。采用C型臂X线机辅助下手法复位。切开皮肤,在靠近桡侧腕屈肌腱尺侧,钝性分离深浅筋膜,以充分暴露屈肌腱。将掌长肌腱沿尺侧延伸方向牵扯,桡侧腕屈肌腱则沿桡侧方向牵扯,以显露旋前方肌。在旋前方肌中上1/3部位沿肌纤维方向进行钝性分离。为充分显露骨折部位,将合适的剥离器插入肌腹间隙,以剥离附着于桡骨和旋前方肌下方的筋膜,同时为后续钢板置入建立通道。C型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复位满意后,将1~2枚克氏针作为桡骨关节面定位标志植入桡腕间隙,便于确定钢板的合适位置。在“T”形锁定钢板中间锁钉孔置入锁钉套筒,沿旋前方肌肌腹间隙方向先插入钢板近端,后插入远端,并调整最佳位置。

1.2.2 常规入路组 患者取仰卧位,实施臂丛麻醉后,向外展开患肩,前臂旋后置于搁手台,进行常规消毒。在前臂做长度约为8 cm的切口,并于桡动脉和桡侧腕屈肌间隙进入,完全剥离旋前方肌后,进行骨折复位,置入“T”形锁定钢板和锁定螺钉后,依次对旋前方肌、浅筋膜和皮肤进行常规缝合。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2)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掌屈、背伸、旋前、旋后、尺偏、桡偏。(3)腕关节功能评价:采用Mayo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包括疼痛、功能状态、活动范围和握力4项内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功能越好。按照最终分值分为优(90~100分)、良(80~89分)、可(60~79分)和差(<60分)。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4)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指标比较 微创入路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常规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x±s)

2.2 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 微创入路组患者腕关节掌屈、背伸、旋前、旋后、尺偏和桡偏度均明显大于常规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 (x±s,°)

2.3 腕关节功能比较 微创入路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优于常规入路组,优良率高于常规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比较 [n(%)]

2.4 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比较 术后两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和掌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比较 (x±s)

3 讨 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临床常见骨科疾病,主要是指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类型[5]。大部分患者伴有邻近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功能长期受到限制,加之运动不足,易产生疼痛、活动受限等多种并发症,反过来加重腕关节功能障碍[6]。临床上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是主要的治疗术式,但常规入路需将旋前方肌切开,剥离骨折周围软组织,会损害周围血供,不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导致骨折愈合延迟[7]。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深入及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因并发症少、软组织剥离范围小、切口小而受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和医师的青睐。掌侧正中微创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是在充分暴露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解剖结构的前提下,将深浅筋膜切开,对肌间隙实施钝性分离,保护正中神经,避免其受牵拉而影响后期神经功能造成的感觉障碍[8-9]。

本研究中,微创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常规入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缩短,即手术指标得到一定改善。微创入路治疗是在置入远端锁钉后进行手腕掌屈,对骨折远端向掌背侧方向施压后置入近端锁钉,有利于恢复掌倾角。研究[10]显示,切开旋前方肌和保留其完整性有助于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功能的恢复。虽然本文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桡骨高度、尺偏角和掌倾角等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微创入路组患者的腕关节掌屈、背伸、旋前、旋后、尺偏和桡偏度均明显大于常规入路组,且患者腕关节功能优于常规入路组。这提示微创入路对旋前方肌的保护有利于患者早期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微创入路掌侧正中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快,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改善良好,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猜你喜欢

腕关节桡骨入路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桡骨头骨折治疗要点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