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护理模式对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

2020-07-28朱红芬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躁动阑尾全麻

朱红芬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213131)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临床常用术式,手术麻醉主要采用全麻,而麻醉药物残留是全麻手术常见问题,该问题出现后往往会影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苏醒期躁动。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表现以肢体挣扎、心动过速等为主,肢体挣扎容易引起切口裂开,导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系统性护理模式具有全面、系统的特点,近年来逐渐应用广泛,有学者发现该护理方法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有一定预防效果,不过尚缺乏在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报道[2]。本研究在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系统性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50例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并随机均分为2 组。对照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19~71 岁,平均年龄(41.89±6.73)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 级15 例,II 级10 例。观察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20~71 岁,平均年龄(42.17±6.41)岁;ASA 分级:I 级16 例,II 级9 例。两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相关手术指征,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2)符合全身麻醉适应证,接受全麻。(3)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系统性疾病。(2)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等无法配合者。(3)不耐受全身麻醉或腹腔镜手术者。(4)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手术、麻醉等相关知识宣教,告知其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予以患者饮食、手术切口及生活护理等措施干预。

观察组加以系统性护理(1)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术前访视,加强患者沟通交流,针对其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进行疏导,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2)为患者介绍手术的操作流程,强调各项手术操作的重要性,介绍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担忧等心理。(2)入室后为患者介绍麻醉苏醒期可出现的一些不良情况,提前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强调出现躁动是正常现象,良好的配合能够有效避免躁动带来的不良影响。(4)麻醉苏醒期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加强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症状变化,并指导家属陪守,对于躁动发生的高危患者,需采取适当应对措施,例如采用阅读、播放音乐、药物止痛、热敷及按摩等方法预防躁动,期间对患者实施精神支持护理,采用安慰、鼓励等语言缓解患者情绪。

1.3 观察指标(1)对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进行统计,并评估躁动分级。(2)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分100 分,根据得分情况分为非常满意(>80 分)、一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 分)。

1.4 评价标准 苏醒期躁动分级标准:患者躁动反应强烈,需要多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制动,分为3 级;患者在无刺激性操作情况下也存在躁动反应,分为2级;刺激性操作下出现肢体躁动,可通过护理干预来改善,分为1 级;患者无躁动反应,表现安静,分为0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躁动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行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躁动发生情况 观察组为28.00%的躁动发生率,比对照组72.00%的躁动发生率更低,躁动分级也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躁动发生情况对比[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96.00%的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76.00%的护理满意率显著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目前认为导致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较多,首先术前心理内稳态失衡与麻醉苏醒期烦躁存在密切联系,术前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对疾病痊愈的渴望会引起严重心理冲突,加之手术的生理干扰,从而共同导致一系列生理紊乱,引发苏醒期躁动;其次切口疼痛刺激等刺激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切口疼痛是引起苏醒期躁动的常见原因,疼痛较为剧烈的手术在术后往往需要予以镇痛处理,手术切口患者带来的不适感、不便等均容易使其出现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而苏醒期患者意识尚未完全清醒,往往难以用意志控制自己行为,进而出现躁动现象;麻醉药物作用也可导致患者苏醒期躁动,例如东莨菪碱可导致术后躁动不安及定向障碍、佳苏仑可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和中枢神经[3]。由此可见,要有效预防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需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采取系统的护理模式针对躁动诱发因素进行全面处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躁动预防效果,减轻躁动程度,也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系统性护理模式近年来在临床逐渐推广,其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护理程序为核心,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其将护理的各环节系统化,体现出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完全性及全面性[4]。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在系统性护理模式干预下,通过知识宣教、心理护理能够矫正患者错误认知,缓解负面情绪,建立心理防御机制、正确的期望值,使其以更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也更利于临床配合[5];苏醒期护理人员加强患者的监测有助于预防患者因躁动发生意外事件,通过阅读、播放音乐、按摩、热敷、使用止疼药物等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因刺激导致的苏醒期躁动事件,也增加了患者苏醒期舒适程度[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躁动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也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充分证明系统性护理模式对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有显著预防效果。

综合上述,临床预防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可采用系统性护理模式,引起苏醒期躁动的因素较多,而通过系统性护理模式能够更为全面、系统地针对引起躁动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使躁动的发生显著减少,还能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躁动阑尾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阑尾真的无用吗?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