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观察

2020-07-28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住院

苏 莹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 蚌埠,23300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人体骨膜及中耳粘膜出现化脓性炎症反应,是临床耳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是由人体中耳腔室与鼓室内存在的少量积液感染化脓造成的,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耳痛、发热、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1]。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虽能有效控制病情,但因患者缺乏疾病知识,极易出现预后发展不良的情况。调查显示,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减少患者医疗负担。此次研究笔者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9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分组护理,旨在研究常规模式和临床路径模式在疾病康复中的临床价值,现有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间9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6 例,男21 例,女25 例;年龄22~65 岁,平均年龄(43.35±6.28)岁;病程0.5~15 年,平均病程(7.75±2.11)年。观察组患者47 例,男23 例,女24 例;年龄20~70 岁,平均年龄(45.61±3.58)岁;病程1~18 年,平均病程(8.67±2.85)年。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仔细阅读并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诊断和手术治疗标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准确有效且组间数据监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干预,具体措施为(1)成立路径护理小组。护士长任路径小组组长,带领责任护士、管床护理以及普通护士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内容,所有小组成员定期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由相关部分对其进行考核,所有护理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2)患者入院护理。患者入院时对周边环境会产生陌生感,护理人员须及时准确的为患者介绍医院周边环境和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住院期间作息制度、告知患者家属日常探视时间和陪床制度;根据主治医生医嘱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如药物知识讲解、服用方法、饮食禁忌等,并告知患者食用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非刺激性食物。(3)术前护理。陪同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包括声导抗、CT 等,准确了解患者的听力情况和鼓室情况,做好心电图检测、血常规及肝功能抽血检查等,制订手术计划和麻醉方案;为患者做好备皮护理,将手术部位周边5 厘米左右的毛发剃除;通知患者禁食、禁水时间,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术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可通过讲解成功案例为患者建立手术治疗信心[2]。(4)手术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其讲解手术内容,全麻患者手术后送回病房注意生命体征检测,做好体位护理和疼痛护理。(5)术后第二天至出院前护理。为患者制订营养饮食计划,饮食采用流质或半流质为主,7d 后可进食普通食物,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便秘、胃胀等情况;术后7d 给予拆线护理,根据主治医师建议确定清洗耳道时间,拆线后需密切关注患者耳部皮肤颜色和血运情况,防止出现耳廓软骨膜炎。(6)院外指导护理。患者出院后为其分发健康教育知识手册,告知患者保持耳部干燥,切勿自行挖耳或用力咳嗽,定期回院复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劳累过度[3]。

1.3 观察指标(1)患者并发症观察。由医护人员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做出组间对比分析。(2)患者住院情况比较。记录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前占床时间并作出比较。(3)分析患者护理质量。通过对基础护理、消毒护理、专科护理及护理技能四项做出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采用SSPS 22.0 专业统计软件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 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t、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临床路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经检测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 分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消费金额以及术前占床日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住院时间(d) 住院消费(元) 术前占床日(d)观察组(n=47) 10.60±2.88① 10054.36±575.54①2.1±1.3①对照组(n=46) 15.67±4.8313486.74±667.263.7±1.8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对比(x±s,分)

3 讨论

目前,我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正逐年增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手段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保障。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能够针对某种疾病制订合理计划的现代化整体护理模式,将其应用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将患者入院、用药、手术、饮食、活动以及出院等护理措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将这个护理内容制作出合理的时间表,不仅能够有效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还能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现象,进一步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4]。

宋翠玲等[5]学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本次笔者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情况和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次研究发现与宋翠玲在研究中的发现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临床护理质量具有提高作用。

猜你喜欢

化脓性中耳炎住院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的价值体会
耳内镜、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应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对其听力改善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比较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耳痒耳鸣小心得了中耳炎
老年男性单膝关节炎误诊为痛风1例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警惕不疼的中耳炎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