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效果差异性评价

2020-07-28顾晓玲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化空腹检出率

顾晓玲

(启东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 启东226200)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量大、血糖高,且消瘦。近年来,随着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尤其老年人群,发病率极高[1]。糖尿病是一种全身的代谢病,引发该病的因素很多,例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患者患病后,胰岛素的分泌与抵抗功能严重失调,如果治疗不当还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肾脏以及神经、眼部等其他身体器官出现并发症[2]。所以,对于糖尿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缓解境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我院自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0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效果,并对其差异性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0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检验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患者均明确本研究的方法与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192 例,女性患者158 例,年龄34~71 最,平均年龄(51.46±4.93)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01 例,女性患者149 例,年龄33~74 岁,平均年龄(52.09±4.1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数据经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其方式为:取患者尿液5mL,使用尿液分析仪对采集的尿液样本进行检验,并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方式对其血糖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呈现阳性时,则表示其患有糖尿病。

观察组患者行生化检验,其方式为:在患者空腹状态下(空腹时间>8 小时),取其静脉无抗凝血与EDTA 抗凝血,利用PUZS-3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采集的样本进行检验,观察患者空腹血清葡萄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其中血糖水平的检验使用无抗凝血,并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使用EDTA 抗凝血进行检验,并利用色谱法予以检测。当检测结果中患者空腹血清葡萄糖(FBG)≥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6.3%,则代表检验结果呈阳性,患有糖尿病。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的检出率,其中,糖尿病的判定标准按照《糖尿病诊断标准》予以确诊:患者具有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且随机检测患者血糖浓度,其水平均≥11.1mmol/L;患者空腹时间>8h,检测其血糖浓度>7.0mmol/L;患者口服葡萄糖进行耐量试验,其检测结果中血糖浓度>11.1mmol/L,当患者符合上述其中一条标准即认定其患有糖尿病。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并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当统计结果P<0.05 时,表示此研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检验方式的干预下,可知观察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为95.1%,对照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为77.7%,观察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的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内分泌疾病,其早期症状具有隐匿性,仅通过一些表面症状无法准确判断病情,所以一种可靠、有效的糖尿病检验诊断方式对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3]。以往使用的常规方式是尿检,临床试验证明,人体肾脏对于葡萄糖有吸收作用,血糖提高会使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同样增高,所以通过对患者的尿液检查能够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不过研究发现,常规的尿检与临床诊断一致性仅为75%左右,诊断准确率与可行性不够高,极易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4]。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其他新型检测方式被逐渐应用,例如目前临床较为推崇的生化测试技术,该方式的精准度较高,与临床诊断一致性达94%。生化检验采取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常用的检验仪器,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能够进行葡萄糖耐受试验、空腹血糖、果糖胺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多种项目,用最短的时间检测出试验结果,迅速确定病情发展情况[5]。其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高低是血糖控制结果的最重要指标,空腹血糖的变化则可以检测血糖是否在健康指标内,果糖胺是判断患者恢复情况的指标。除以上所述功能外,生化检查还可判断患者属于高血糖还是低血糖,高血糖患者以口渴为主要病情表现,体内胰岛素含量也相应减少,身体素质和吸收状况降低,进而导致体重下降;而低血糖患者主要以饥饿为主要病情表现,长期的低血糖会导致不可逆的脑可能损伤。林婉媚[6]在研究中表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更具优势,通过FBG、HbAlc 以及葡萄糖阳性率方面的数据,可以为临床检验提供重要的诊断指标。总的来说,常规尿检对于诊断糖尿病虽也有一定价值,但仍有误诊或漏诊的可能,而生化检验的判断指标较多,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出患者血糖情况,检验准确率更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70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验,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后,可知观察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为95.1%,对照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为77.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生化检验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相对于常规检验方式,生化检验能够为其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使患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研究。

猜你喜欢

生化空腹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