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形势2019—2020年回顾与展望
2020-07-27本刊编辑部
摘要:本刊编辑部邀请东南亚研究专家、 学者对东南亚国家2019—2020年的政治、 经济、 外交以及
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关系做简要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东南亚;2019—2020年;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 D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20)01-005-22
Regional Situation of Southeast Asia: Review of 2019 and Prospect of 2020
——Interview with Experts
Editorial Department
Abstract: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invited several experts and scholars on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to briefly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diplomacy, economy and China-ASEAN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in 2019, and to look into their developments in 2020.
Key Words: Southeast Asia; 2019-2020; Review; Prospect
2019年東南亚政治回顾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锡镇
一、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成功举行大选
(一)印度尼西亚大选
全国大选是2019年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政治事件,于4月举行的大选要选出正副总统、全国和各级地方首长和立法机构议员。与五年前一样,总统的角逐仍在现任总统佐科·维多多与前军事首脑普拉博沃·苏比安托之间展开。五年来,佐科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兴建基础设施和吸引外来投资,实施“海洋支点战略”,密切与中国的合作,使印度尼西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尤其在港口、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此次选举,他再次作为印度尼西亚民主斗争党总统候选人竞选连任。为了增加在穆斯林选民中的影响力,他选择保守派穆斯林领袖、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法学者理事会主席马鲁夫为副总统候选人。普拉博沃第二次与佐科竞争总统职位,其本人是印度尼西亚前强人总统苏哈托的女婿,在苏哈托执政期间曾担任印度尼西亚特种部队司令。他主张寻求让印度尼西亚在国际舞台上更受尊重,虽然也表示欢迎外资,但强调外来投资不能损害国家利益。他的军人背景使他在民主化的印度尼西亚社会中有所失分。此次选举,普拉博沃再次代表大印尼运动党及其联盟参选,挑选雅加达特区前副首长桑迪阿加·乌诺为副总统候选人,据说此人“比较能赢得年轻选民和女性选民的支持。”
选举结果是佐科和马鲁夫组合获得55.5%的选票,普拉博沃和桑迪阿加组合得到44.5%的选票,佐科成功连任。然而,普拉博沃拒绝承认落败,指责大选中有作弊行为,结果导致在雅加达持续两天的抗议骚乱,造成8人死亡,737人受伤。最后,针对佐科贿选的起诉,印度尼西亚宪法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裁定普拉博沃败诉,由大选引起的风波才最后落幕。
(二)泰国大选
泰国于2019年3月举行了一再延宕的议会下议院选举。2014年政变后,当局用了近五年的时间进行了所谓的政治改革,新组建了由军方主导的立法机构、宪法起草机构、选举委员会等,颁布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所有这一切旨在清除他信家族影响力和打压亲他信势力;确保以军队为代表的精英阶层在未来政府中的主导地位;尽可能防止一党独大的政治局面出现。这是一次泰国政治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政治洗牌。
根据泰国新宪法和选举法,参众两院共有750个议席。参议院由250名议员组成,全部由军方任命和审定。下议院有500名议员,其中350名从350个选区选出,另外150名按政党名单制分配,分配的方式是通过一个公式计算,计算的结果是,某政党在选区制选举中得到的席位越多,党名制席位则越少;相反,获得选区制议席较少的政党却可以分到一些党名制议席,目的是避免一党独大。宪法还规定,总理候选人不受任何身份限制,也不必是当选的国会议员;同时,参众两院有同等选举总理的权利。这样的制度性安排使呼声较高的为泰党处于不利地位,为军方继续掌权铺平了道路。
大选前,泰国政府当局要求各政党重新登记党员数目,并向选举委员会重新注册,同时,也向新政党开放注册。共有77个政党参选,基本分为两大阵营:反军方阵营,包括亲他信的为泰党、泰卫国党、为公党、为国党、未来前进党、泰自由党、平民党等;亲军方阵营,包括人民国家力量党、人民改革党、泰国行动联盟等。民主党为老牌政党,其宗旨是倡导民主,但在这两大阵营角逐的最后一刻倒向了亲军方阵营。
众议院选举中,赢得席位最多的五个政党是为泰党(136席)、人民国家力量党(116席)、未来前进党(80席)、民主党(54席)和泰自豪党(52席)。在国会选举总理时,两大阵营各自推选了自己的总理候选人。以人民国家力量党为首的亲军方阵营推举现任总理巴育为候选人,而以为泰党为首的反军方阵营推举政治新星——未来前进党党首塔纳通为总理候选人。最终,巴育以500票对塔纳通的244票,赢得选举。
此次选举没有引起暴力冲突,但也出现了某些争端。一是因亲他信的泰卫国党推举乌汶叻公主为总理候选人而违法,遂宪法法院判决解散泰卫国党,其党中央委员10年内不得参政。二是塔纳通面临多项指控,后宪法法院因其涉嫌违法持有媒体企业股份,下令暂停其议员职务。
二、柬埔寨和新加坡两国反对党挑战执政党
(一)柬埔寨反对党挑战执政党
自从柬埔寨政府解散了最大的反对党救国党、赢得上次国会大选的全部議席以来,首相洪森的一党政府处于绝对稳固状态。然而,2019年,柬埔寨政坛并不平静。为逃避政府指控,前救国党主要领导人早已流亡国外。8月,该党前领袖桑兰西决定于11月9日柬埔寨独立日这天重返柬埔寨,去发动一场“人民力量革命”,推翻洪森“残酷的独裁政权”。他也曾呼吁军队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政府。为防止里应外合,柬埔寨首相洪森加大对前反对党骨干成员的逮捕和拘押。与此同时, 政府采取外交措施,防止桑兰西等反对党头目回国。洪森于9月17日宣布,东盟10国均已收到柬埔寨对桑兰西发出的逮捕令。
为筹备桑兰西回国,反对党头目莫淑华先期取道泰国曼谷回国,但于10月20日在泰国曼谷海关遭拒绝入境。柬埔寨政府已公开声明,桑兰西等反对党头目一旦入境便实行逮捕。目前,尽管有西方的人权谴责和制裁,洪森仍牢牢控制着权力,尤其是军队,洪森的长子洪马内(Hun Manet)被任命为军方的第二号人物,而他的另一个儿子则负责军方的情报部门。
(二)新加坡反对党挑战执政党
新加坡这个一贯在政治上稳定而有秩序的小国在2019年依然基本平静,但有两大新现象值得关注。一是执政党人民行动党接班人问题基本敲定。2019年4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对内阁进行小幅度调整,财政部部长王瑞杰出任副总理并兼任财政部部长。总理不在时,他将代理总理职务。现任两位副总理张志贤和尚达曼卸任副总理职务,改任国务资政。王瑞杰成为唯一的副总理。王瑞杰曾任李光耀私人秘书,被称作“最好的首席私人秘书”。李显龙希望他建立起更年轻的团队,以做好准备尽早接班。
二是反对党的动向。新加坡反对党一直保持在20个左右,但多数影响不大,只有工人党在2015年大选中赢得过最多的6个议会席位,人民行动党一直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是,2019年8月,反对党阵营出现了新动向,79岁的政治家陈清木(退休医生)成立了新加坡前进党(PSP)。他说,“政府风格已经改变,政府的进程已走入歧途,良好治理的三大支柱——透明度、独立性和问责制受到侵蚀”。前进党受到总理李显龙胞弟李显扬的支持。李光耀于2015年去世后,李氏家族陷入分裂。李显扬表示,全心全意支持新加坡前进党的原则与价值观。他说,如今的人民行动党已迷失方向,不再是他父亲当初创立的人民行动党。陈清木曾邀请各反对党会商应对未来大选事宜。未来大选中,有可能出现一个反对党联盟挑战人民行动党。不过,在现有的“一党独大”的框架下,人民行动党的统治地位难以撼动。
三、马来西亚朝野两大阵营的整合与重组
马来西亚经历了2018年颠覆性大选之后,整个政坛出现了大动荡、大改组。执政61年的国民阵线(以下简称“国阵”)分崩离析,党首纳吉布正面临贪腐调查和审判;一些加盟的小党脱离了国阵;国阵的核心成员党巫统国会议员也跳槽至新上台的希望联盟(以下简称“希盟”);两个主要成员马华公会和印度人国大党一败涂地。为了稳住地位,巫统试图同原先的反对党、较极端的伊斯兰教党结盟。2019年9月14日,两党正式签署结盟的共同宪章——《全国共识合作宪章》。这有可能使巫统更加伊斯兰化。
在希盟方面,虽然赢得了政权, 但内部平衡也比较脆弱。人民公正党和民主行动党这两个多元种族的政党虽然赢得了大多数国会议席,但在内阁职位的分配上却不及另外三个马来人色彩浓厚的盟友(土著团结党、国家诚信党和民兴党)。总理马哈蒂尔的土著团结党吸收了更多来自巫统的议员,也让人民公正党和民主行动党感到不安。为了顾全大局,这两党也不得不服从马哈蒂尔的马来人优先的原则。
希盟内部的隐忧还在于安瓦尔能否接班的问题。1998年,时任副总理的安瓦尔因与总理马哈蒂尔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相左而被革职,后又因鸡奸罪而被投入监狱。随后,其妻旺阿兹莎登上政坛成立政党,后发展成国会最大的反对党——人民公正党。安瓦尔出狱后重返政坛,接管了人民公正党的领导权。在2018年大选中,希盟击败国阵就是马哈蒂尔同安瓦尔捐弃前嫌、携手合作的结果。马哈蒂尔的政治威望和安瓦尔的众多支持者使希盟获胜。为了希盟的团结,马哈蒂尔当选总理后曾放言两年后将从总理的位置退下,“交棒”给安瓦尔,然而,已经过去一年半,“交棒”问题悬而未决。各种传言四起,一说马哈蒂尔更倾向于“交棒”给他更加属意的人民公正党第二把手阿兹敏;一说土著团结党议员和阿兹敏正在游说让马哈蒂尔任满一个任期。未来情势如何,有待观察。
四、菲律宾、缅甸和越南政局相对稳定
(一)菲律宾政坛相对平稳
2019年的菲律宾政坛相对平稳。杜特尔特当选总统以来行事风格坚决果断、大刀阔斧,对内推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改善民生,铁腕扫毒,强化秩序;对外与中国修好,加强合作,欢迎中资,改善基础设施。2017—2019年,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分别达6.7%、6.1%和5.9%。杜特尔特三年来的政绩赢得了菲律宾社会的广泛支持,2019年5月的中期选举结果就是对他政绩的认可。根据菲律宾宪法,中期选举改选24名参议院议员中的半数参议员(12名),选举全部302名众议员以及全国地方政府首长和议员。杜特尔特领导的执政联盟赢得了12个参议院议席中的9席,加上原有的9席,执政联盟控制了参议院24席的18席,这使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在权力较大的参议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众议员选举中,执政联盟也获得了五分之四以上的议席。这意味着杜特尔特完全掌控了参众两院,可望在今后三年得以顺利推行其政策。在4月、6月、9月和12月的四次民意调查中,他分别获得了80%、79%、82%和85%的满意度。杜特尔特的稳定地位将有助于他力推的修宪,将总统制改为联邦制以及恢复死刑、降低儿童罪犯的犯罪责任年龄的法律改革。
当然,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也遭到国际人权组织和反对党的指控,甚至他被告到海牙国际法庭。国际法庭指控他非法处决了7000名毒贩,犯有反人类罪。他认为此审判受到美国的指使,于是无视法庭的审判,宣称如果要他接受审判,菲律宾将拒绝与外国的一切合作,他本人也不会因审判而向西方屈服。代表反对党的副总统罗布雷多也屡屡在禁毒问题上杯葛杜特尔特,于是杜特尔特索性委任她为禁毒委员会联合主席。不料,她与美国官员私下接触,宣布取消禁毒任务,这使杜特尔特怒不可遏,立即免除了她的联合主席职务。由于较高的民望和三军武装部队的力挺,杜特尔特的地位不大可能动摇。
(二)缅甸政局相对稳定,但民盟政府政绩乏善可陈
2019年,缅甸虽无大的动荡,但执政的全国民主同盟(以下简称“民盟”)政府政绩乏善可陈,而且仍被老问题困扰。首先是修宪问题。缅甸2008年宪法明显有利于军方控制权力,同时有排斥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参选总统的门槛限制。2020年是大选年,民盟试图启动修宪程序,清除对昂山素季竞选总统的限制,但立即遭到军方议员的反对。2019年9月17日,军方议员以联名方式提交了一份宪法修改草案。这份草案针对昂山素季参选有了更进一步的限制,除了限制外籍和有外籍直系亲属人士不能参选总统,还不能担任联邦部长和省长职务。目前,昂山素季已放弃大选前的修宪努力。
其次是少数民族武装(以下简称“民地武”)问题,政府军同民族地方武装时有冲突。从2019年8月起,战事又起。缅甸军方声称,三支民地武组织对国防技术学院及警察检查站、哨所等设施发动袭击,造成伤亡。据称,中国积极斡旋, 与果敢同盟军、德昂民族武装、若开民族武装三支民地武代表在中国云南昆明会谈。在中国的斡旋下,缅甸政府民族和解与和平中心与缅北四方联盟在景栋会谈并先后发表停火声明。
再次是罗兴亚人问题,这是历史遗留的种族冲突问题。2017年8月,缅甸军方在以佛教徒为主体的若开邦对信仰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社区进行镇压以报复罗兴亚人武装对警察和安全哨所的致命袭击。事件导致数以千计罗兴亚人死亡,70多万罗兴亚人逃往邻国孟加拉国成为难民。这一事件引起了由冈比亚代表57个伊斯兰国家在海牙国际法庭起诉缅甸犯有反种族罪。2019年12月,昂山素季代表缅甸政府出庭作证。她在海牙国际法庭承认,这是最令人发指的罪行,但她认为,缅甸并非“全球耻辱国家”中的一员,不承认这是“种族灭绝行动”。她向外界承诺可以将犯罪者绳之以法。然而,鉴于军方在缅甸的政治地位,不管国际法庭做出何种判决,最后都不可能实施。有评论说,鉴于政府与军方微妙而脆弱的合作基础,昂山素季只能淡化军方在此问题上的罪责。
(三)越南重视反腐败工作,加强法制建设
2019年年末,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在总结过去一年越南的发展形势时形容说“乌云笼罩全球,但越南仍阳光明媚”。阮富仲指出,2019年,尽管有许多困难和挑战,但由于全体越南人的努力,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绩,发展趋势总体好于2018年。越共特别重视反腐工作,2019年1月21日,由阮富仲任主任的越共中央反腐败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评价2018年工作成果并提出2019年任务。5月,阮富仲再次主持召开党政领导骨干会议,对各级领导干部再次强调需进一步加强反腐反贪工作。9月,越共中央政治局签发关于“严格检查干部工作和防止跑官要官现象”的第205号规定。在重视反腐败工作的同时,越南也加强法制建设。在6月举行的越南国会的一次会议上,国会代表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各政府部门实施减负政策,把一些部门的任务移交给社会和企业界,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改革目标。根据越南国会的要求,2021年将把公职人员的编制总数减少10%,越南的公务员编制在2019年已经精简了6.75%,事业单位编制也精简了3.87%。改革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
展望2020年东盟国家经济
厦门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王勤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深度调整的形势下,2019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缓,但东南亚依然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东盟国家积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并完成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展望2020年,尽管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减小,中国经济依然稳健增长,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趋缓,但东盟国家经济增长前景仍不容过于乐观。
一、2019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速减缓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和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东盟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减缓,但多数国家经济仍然保持了弹性,国内经济稳步增长。据统计,2012—2018年,东盟国家经济年增长率分别为6.2%、5.2%、4.7%、4.8%、4.8%、5.3%和5.2%。2019年,东盟主要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缓,但各国情形不尽相同。据各国官方统计,印度尼西亚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07%、5.05%和5.02%;马来西亚前二季度分别为4.5%和4.9%,全年预计为4.7%;菲律宾前三季度分别为5.6%、5.5%和6.2%,全年预计为6%~6.5%;新加坡四季度分别为1.1%、0.2%、0.5%%和0.1%,全年为0.7%;泰国前三季度分别为2.8%、2.3%和2.4%;越南前三季度分别为6.79%、6.71%和6.98%,全年预计为7.02%。
在东盟主要国家中,越南经济增速最快,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经济保持中速增长,新加坡和泰国经济增长率创下近年来新低。2019年,越南经济增长最为耀眼,年经济增长率达7.02%,连续两年经济增速超过7%,物价指数(CPI)为2.79%,创3年来新低。越南全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到517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34.5亿美元,顺差为99.4亿美元,连续四年实现贸易顺差,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为203.8亿美元,创历史纪录。菲律宾经济增长率已连续七年超过6%,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外国直接投资、消费支出、海外劳工汇款和业务流程外包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尽管菲律宾经济增长已显露出放缓趋向,但2019年经济增速预計仍将达到6%。作为东盟国家国土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近十年平均经济增速为5.7%,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19年,印度尼西亚经济增速仍将超过5%,但并未达到政府预算案订立的增长目标。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主要由稳定的内需支撑,私营部门支出是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共部门支出下降,出口低增长。上半年,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为4.7%,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4.3%~4.8%。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前三季度泰国经济增长率为2.4%,预计全年为2.5%。新加坡是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国际市场需求的紧缩对新加坡经济造成直接的影响,2019年第二季度,新加坡经济增长环比出现负数,第三季度重回正数,尽管避开了技术性经济衰退,但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7%,创下近10年来的新低。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的逐步升级导致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美两国分别为东盟国家第一和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纠纷对东盟国家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美国向世界各国太阳能电池、洗衣机、钢和铝等产品征收的关税削弱了东盟国家电子制造业和一般制造业的竞争力。2018年3月,美国宣布对各国钢铁和铝制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这对东盟国家该行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由于泰国对美国的钢铁、铝制品出口额为10亿美元,占泰国此类产品出口额的14.7%,泰国将失去对美国的钢铁出口市场,其国内的热轧钢和冷轧钢铁产品生产也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同时,泰国是全球第五大钢铁进口国,美国征收钢、铝制品关税将导致国外同类产品转向泰国市场,使得泰国本国企业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美国对中国钢和铝制品征收高关税还使得中国出口东盟国家的钢铁产品和出口到越南、马来西亚的铝制品出现明显增长。2019年3月,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开始对中国钢铁制品征收反倾销税,越南则在6月宣布对中国铝制品征收暂时性反倾销税,9月,越南启动对中国低碳冷轧板和冷轧卷的反倾销调查。另一方面,中美两国间互征高关税对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造成冲击,直接影响到东盟国家的价值链贸易。虽然中美之间互征高关税对东盟国家的出口没有直接影响,但不少东盟国家制造商向中国供应中间产品,加工为成品从中国再出口到美国,因中国对美国出口受阻,这些中间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减少。
二、东盟国家加快经济政策与结构调整
由于世界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国际贸易呈负增长、国际直接投资低迷,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产业升级停滞,出口贸易受阻。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东盟国家积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加大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并完成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
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东盟国家开始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方向,扩大财政支出,加快税制改革,调节货币政策工具以应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印度尼西亚政府表示,将继续推进总统佐科首个任期内推出的3500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计划分两个阶段调降企业所得税,到2023年,企业所得税税率将从现有的25%降低至20%。2018年1月,菲律宾通过《税改加速包容法案》,通过了2018年的3.767万亿比索国家预算,计划将增加的绝大部分财政收入用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税改法案,菲律宾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降低部分个人所得税税率,政府将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还计划将企业所得税由30%降低至25%。2019年8月,泰国政府批准了3700亿泰铢(约119.79亿美元)的刺激方案以提振国内经济。另一方面,东盟国家各中央银行开始调整货币政策,降低基准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2019年5月,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决定将基准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这是自2016年7月以来马来西亚央行的首次降息,马来西亚成为2019年以来首个降息的东盟国家。菲律宾中央银行5月和8月分别降低关键政策利率25个基点,并分三个阶段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6月降低存款储备金率50个基点,7月、8月和9月三次分别降息25个基点;泰国中央银行8月和11月两次分别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使得泰国的政策利率达到历史新低;2019年10月,以汇率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决定下调政策区间内新加坡元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这也是自2016年4月以来新加坡首次调降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政策区间。
近年来,东盟国家纷纷制定“工业4.0”战略与政策,借助“工业4.0”的路径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扭转和缓解“去工业化”过程。2016年3月,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产业转型计划,为23个工商领域制定转型蓝图,确定的制造业重点行业为能源和化工、精密工程、海事工程、航空业、电子业等;服务业为贸易、交通运输、房地产、医疗保健、金融、教育、食品制造与服务等。2016年,泰国提出“泰国4.0”战略,旨在通过创新和应用新技术来推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政府确定了十大目标产业部门,即新一代汽车制造、智能电子、农业和生物技术、数字经济、工业机器人、未来食品加工、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航空物流、高端旅游、医疗卫生产业等,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推出了东部经济走廊(EEC)、南部经济走廊(SEC)战略性项目。2018年4月,印度尼西亚发布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路线图,政府制定了五大重点产业的数字建设和10项优先步骤,确定了优先发展电子、汽车、食品和饮料、纺织服装和石化工业等五大产业数字建设,使之成为制造业发展牵引者。2018年10月,马来西亚政府正式推出了“工业4.0蓝图”(Industry 4WRD),将选择第十一个马来西亚五年计划所确定的电子电气、机械设备、化工、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等高增长的潜力行业作为重点领域。2019年9月,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颁布了关于主动参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决议,确立了越南参与“工业4.0”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
东盟国家纷纷制定了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以此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和改善营商环境。2018年,印度尼西亚确定了223项国家战略建设项目和3项战略纲领,涉及高速公路、国家公路、铁路、机场、港口、输气管道、饮水、防洪水坝、水库、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了政府和企业合作资助方案(KPBU)、公私合伙方式(PPP)、非国家预算案融资发展基础设施方式(PINA)等。截至2019年年底,印度尼西亚已完成92个国家战略建设项目。到2020年,预计将完成国家战略建设项目141个或是完成全部工程的95%。在2024年佐科政府執政结束前,印度尼西亚要完成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雅加达、茂物(Bogor)、德博(Depok)和勿加西(Bekasi)的6条轻轨铁路、雅加达—万隆(Bandung)高铁项目、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第四航站楼以及各地的51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菲律宾政府推出了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计划,2017—2022年,政府将投资8.4万亿比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开工或正在筹备的基础设施项目超过30个,涵盖道路、铁路、港口、桥梁、机场和防洪设施等。泰国政府推出东部经济走廊(EEC)、南部经济走廊(SEC)建设项目,东部经济走廊横跨北柳、春武里和罗勇三府,定位为高科技产业集群区,五年内规划15个重大项目,投资额为1.5万亿泰铢,南部经济走廊涵盖春蓬府、拉廊府、素叻他尼府和洛坤府,建成通往南亚的门户,四年内规划116个项目,投资额为1067.9亿泰铢。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引发国际贸易环境的急剧变化,东盟各成员国达成共识,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的谈判进程,并力争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谈判。2019年3月,柬埔寨首相洪森在RCEP部长会议上希望谈判各方努力协商在2019年内完成RCEP协定。2019年6月,在第34次东盟峰会上,东盟轮值主席国泰国总理巴育指出,全球保护主义正在损害多边贸易体系,东盟必须在2019年内完成由东盟主导、涵盖16国的RCEP谈判,这将有助于东盟应对区域未来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特别是东盟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所带来的冲击。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将影响区域发展与稳定,必须解决RCEP的有关问题。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RCEP谈判必须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前结束。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部长陈振声表示,在印度、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协定成员国大选后,RCEP前景将会显得更为明朗,RCEP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协定,成员国将获得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的利益。2019年11月,RCEP的15个成员国(除印度外)完成谈判,拟在2020年签署协定,RCEP15建成之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三、2020年东盟经济發展前景
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10年的复苏期后,2017年,世界各国经济迎来了普遍增速的势头,但此后两年,全球经济复苏呈现疲弱的态势。2020年,世界经济前景依旧堪忧,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动力不足,占全球GDP比重60%的美国、中国、日本和欧洲经济增长将同步减弱,全球贸易增长可能放缓至10年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大选、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加大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2020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世界市场需求将趋于萎缩,国际贸易仍将低迷,国际直接投资将继续下滑,金融市场动荡将会加剧,但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将减小,中国经济依然稳健增长,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出现了缓和的迹象,这对东盟国家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20年,文莱的经济增长率为4.7%,柬埔寨为6.8%,印度尼西亚为5.1%,老挝为6.5%,马来西亚为4.4%,缅甸为6.3%,菲律宾为6.2%,新加坡为1.0%,泰国为3.0%,越南为6.5%;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20年,柬埔寨的经济增长率为6.8%,印度尼西亚为5.1%,老挝为6.7%,马来西亚为4.6%,缅甸为6.7%,菲律宾为6.1%,泰国为2.9%,越南为6.5%;据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2020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4.7%,其中,文莱为1.5%,柬埔寨为6.8%,印度尼西亚为5.2%,老挝为6.2%,马来西亚为4.7%,缅甸为6.8%,菲律宾为6.2%,新加坡为1.2%,泰国为3.0%,越南为6.8%;据东盟主要国家公布的官方预测数据,2020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为5.1%~5.5%,马来西亚为4.8%,菲律宾为6.5%~7.5%,新加坡为0.5%~2.5%,泰国为2.8%,越南为7.2%。
尽管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依旧堪忧,但2020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弹性,多数国家经济仍将实现中速增长,少数国家经济可能持续低迷,各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将增大。在新的工业革命浪潮下,尤其是大国贸易争端加快了全球价值链和区域生产网络的重构,它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东盟各国均面临着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困境,工业化尚未完成而出现的“去工业化”现象仍是悬而未决的难题,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将对高度外向型的东盟国家经济带来负面效应,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也将加剧各国金融发展的不稳定性,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可能加重财政负担。此外,一些国家还面临着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地方武装冲突等非经济因素的困扰。
2019年东南亚外交:运筹“印太”,维系“中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学刚
2019年,东盟外交的突出特点是:积极应对大国压力,强化战略顶层设计,主动出台东盟版“印太构想”,力保东盟中心地位;与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加强互动,继续推动“大国平衡”外交,极力维护地区力量均衡;针对成员国间领土主权和海上权益摩擦增多的情况,加强外交与安全磋商,努力维护地区稳定。
一、推出《东盟的印度洋—太平洋展望》,力保东盟“中心地位”
2019年6月22—23日,第34届东盟峰会通过概念性文件《东盟的印度洋—太平洋展望》(以下简称“《东盟印太展望》”),首次对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近年来极力鼓吹的“自由开放的印太”做出政策性回应和宣示,表达了以多边合作为基础、以“东盟方式”为依托、以合作发展为主要思路的东盟版印太合作构想:其一,认可印太地区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舞台,强调东南亚作为该地区的中心、重要门户和通道,宣称东盟将持续参与和推动印太合作;其二,强调印太合作应坚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坚持以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国防部部长扩大会议、东盟海洋论坛扩大会议及多个“东盟+1”等合作机制为平台,不另起炉灶;其三,主张印太合作应在遵循《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东盟宪章》等国际规范的基础上坚持开放、透明、包容、基于规则、善治、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与现有机制互补、平等、相互尊重、互信互利和尊重国际法等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根本准则,提升战略互信和互利共赢;其四,提议印太合作应聚焦海上、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及经济四大领域,其中,海上合作包括为和平解决争端开展合作,促进海上安全和安保以及航行和飞越自由,打击跨国犯罪,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促进海洋连通, 保护沿海社区生计并支持小型渔业社区发展,发展蓝色经济和促进海洋商业,应对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保护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促进绿色航运、海洋科技合作等①。
从东盟的表述看,其“印太构想”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主张的“自由开放的印太”存在本质差异,但也有相互契合之处:一方面,东盟版“印太构想”以多边对话、互利合作、不干涉内政和非军事对抗为核心理念,强调东盟的主导作用,实为“东盟方式”和东盟理念在印太地区的延伸。与此相反,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鼓吹的“自由开放的印太”则暗含“拉帮结派”拼凑军事集团、逼迫东盟和印度疏远中国、变相强化美国地区霸权等深层战略图谋。数年前,美国大搞“亚太再平衡”、挑动南海争议,一度使东盟四分五裂、影响力下降,东盟对此心有余悸;近年来,特朗普政府又大肆鼓吹“美国优先”、大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更令东盟对美国难以放心。《东盟印太展望》即在委婉地表达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操弄战略棋子的不满。另一方面,东盟对印太合作亦颇有所求。地缘战略上,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提出合作倡议,令东盟颇显被动,须有所作为;经济上,以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东盟成员国地处两洋之间,坐守巨大资源却长期未能发掘,急欲赶搭“印太顺风车”以获取实惠;安全上,南海周边各国及环印度洋、环马六甲海峡诸国仍面临领土主权及海洋权益之争,安全短板明显,应对经验不足,客观上也需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提供一定的资金、技术、装备和人员培训支持。然而,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自身经济捉襟见肘,能提供给东盟的经济、技术援助十分有限,安全支持对东盟来说又是一柄“双刃剑”。未来,东盟与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围绕印太或各说各话,既合作又有所保留。在维护地区稳定、保持东盟团结、保护核心利益和促进对华关系大局稳定方面,东盟断不会听命于人。
二、保持对华关系总体稳定,持续深化“一带一路”互利合作
2019年,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肆虐、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及美国等外部势力持续干扰冲击南海稳定,中国和东盟坚持“守正、创新、求实、担当”,继续倡导多边合作,积极维护地区稳定,携手推动地区发展,确保了中国与东盟关系大局稳定、持续提升。
(一)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2019年4月,东盟十国悉数派遣政府高级代表团来华出席第2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除了印度尼西亚因大选临近、 总统不便出访, 其余9国主要领导人均亲身与会。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共谋发展大计、 共叙兄弟情谊”,向世界展示了团结、 和谐、 奋进的地区新风貌, 与欧美“剑拔弩张、 寒风凛冽”的政治生态及经贸“战场”形成了鲜明反差,成为峰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4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来访的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敏昂莱表示,缅方欢迎、支持并愿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将采取切实措施维护缅中边境地区稳定①。敏昂莱办公厅发布声明称,中国是缅甸的永久朋友和战略伙伴,感谢中国帮助缅甸抵御罗兴亚问题引发的国际压力,将与中国加强安全信息共享②。5月31日,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中国的发展不可阻挡,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及合理诉求应得到尊重③。2019年是中国与老挝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4月25日至5月1日,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老命运共同体成为本扬此次访华的“关键词”。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决定着眼未来5年,推进战略沟通与互信、 务实合作与联通、政治安全与稳定、人文交流与旅游、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五项行动”,为中老关系长远发展规划时间表和路线图④。8月28日至9月1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中国,这是中菲元首3年来第8次见面。习近平称赞杜特尔特执政3年来,中菲关系实现转圜、巩固、提升,表示中方愿同菲方一道,继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好“时”和“势”,引领好中菲关系发展。杜特尔特强调,中国对菲律宾很重要,菲中关系是百年大计,菲方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共同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持续强劲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两国元首共同出席2019年篮球世界杯开幕式,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杜特尔特, 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赴广東省陪同杜特尔特观看了2019年篮球世界杯赛事⑤。此外,柬埔寨、
老挝、 缅甸、 菲律宾、 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东盟国家均表达了支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止暴制乱、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的立场⑥。
(二)经贸合作创历史新高
中国与东盟是互利共赢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在美国不断挑动对华贸易摩擦、国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相互支持、互利合作,共推2019年经贸合作取得突破性发展。一方面,东盟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19年7月3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东盟已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1—6月,中国—东盟进出口总额为2918.5亿美元, 同比增长4.2%,双向投资存量15年间增长22倍,中国已连续10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为促进区域内各国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发挥积极作用①。据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介绍,2019年1—8月,中国—东盟贸易额为401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同一时期,中国与欧盟贸易额为4619.2亿美元,中美贸易额为3556.1亿美元,东盟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对华贸易额比欧盟少602.5亿美元,比美国多460.6亿美元。在与中国贸易额中排名前三位的是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②。2019年,中国—东盟贸易额有望突破6000亿美元,再创新高③。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取得新成效。2019年1月,缅甸中央银行宣布人民币为官方结算货币,缅中边境贸易支付和结算将更加便利④。2月18日,缅甸实施“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举行年内首次会议,委员会主席、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表示,“一带一路”涵盖领域广泛,对缅甸和整个地区来说,参与“一带一路”都是有益机遇⑤。4月25日, 中国、 泰国和老挝签署老挝廊开至万象铁路线合作备忘录,为泛亚铁路网建设注入新能量⑥。2019年3月18日,中国驻泰国大使吕健与泰国外交部次长布萨雅在泰国曼谷签署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澜湄合作国家协调员能力建设”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⑦。2019年,中国与马来西亚经多轮协商,决定继续推进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及天然气管道建设等合作项目,中国承诺将增购马来西亚棕榈油。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建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泰中罗勇工业园、越南龙江工业园等经贸园区已落成或运营。特别是在数字经济、电信和电子商务合作领域,中国与东盟互信与合作持续深化。与美国不同,东盟国家纷纷表达与中国电信公司合作建设5G通讯网络的意愿。在2019年年底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东盟国家领导人一致肯定对华关系是东盟伙伴关系中“最具活力的一组关系”,充分肯定双方合作取得的进展,感谢中国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表示愿积极拓展各领域合作,争取使双方贸易额早日突破1万亿美元⑧。
(三)南海合作“亮点”频现
在中国和东盟的共同维护下,南海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持续取得进展。2019年7月3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出席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中国—东盟外交部部长会议时表示,双方已提前完成“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一读,对案文做出精简优化,使“南海行为准则”总体架构和案文要素更加清晰、结构更加合理,这标志着“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朝向3年完成磋商的目标又迈出关键一步①。中国和主要东盟国家的双边、小多边海上磋商也持续推进。根据2018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菲律宾期间达成的《中菲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建立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和企业间工作的职责范围》,中菲双方于2019年8月29日共同宣布成立“油气合作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和“企业间工作组”,将携手推动南海共同开发取得新进展②。9月1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与马来西亚外交部部长赛夫丁在中国北京共同宣布建立中马海上问题双边磋商机制,作为两国就海上问题开展对话合作的重要平台。该机制旨在增进双方了解与互信,妥善管控分歧,推进海上合作,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③。继2018年10月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和中国、马来西亚、泰国3国海上联合演练举行之后,2019年4月22—25日,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文莱等国派遣海军舰艇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并与中方举行联合演练④。在2019年年底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东盟国家积极评价“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的进展,表示愿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推进磋商进程,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⑤。
(四)民间交流更接地气
2019年是“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2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东盟轮值主席国泰国总理巴育向“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活动启动仪式致贺信,强调媒体作为开展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可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希望双方媒体做“友好交往的传播者、务实合作的推动者、和谐共处的守望者”⑥。5月14日,以“新趋势、新合作、新未来”为主题的2019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和东盟各国主流媒体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国际组织、外交使节等参加论坛活动⑦。7月22—26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中国贵州省贵安新区举行,更加突出校际合作、青少年交流、职业教育、跨境办学和高教合作,“诗琳通公主杯”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演讲大赛也受到好评⑧。此外,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10月18—20日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期间举办的中国—东盟旅游展、戏剧周、民歌艺术节、民族文化展和东南亚文化风情节等活动也广受双方民众欢迎⑨。人文交流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2019年上半年,马来西亚接待中国游客155万人次,全年有望接待中国游客326万人次。1月至9月15日,泰国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达790万人次,中国依然排在泰国外国游客人数的第一位①。随着中国—东盟民间交流的增多,因文化习俗差异引发的民间摩擦也有所增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中国—东盟民间交流的热络而实施电信诈骗、网络赌博和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已引起中国和东盟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共同打击。2019年,柬埔寨禁止网络赌博、菲律宾暂停发放网络博彩业经营许可证,并与中方合作抓捕、遣返多批涉赌毒和诈骗不法分子,这对净化中国—东盟社会环境、促进双方关系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与美国关系:既斗争又合作
東南亚国家对美国心态复杂,2019年表现得尤其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对特朗普政府政治上保守“退群”、经济上乱施制裁、安全上持续冲击南海地区稳定频频表达忧虑和不满
2019年5月31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香格里拉对话期间发表主旨演讲表示,“其他国家必须适应一个更具影响力的中国,接受中国会继续壮大的事实。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拥有合理的利益和期望,包括开发本土的高端科技”,强调东盟国家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对中美关系紧张表示担忧②。美国有舆论说,李显龙的演讲“似乎含蓄地批评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采取的更具对抗性的态度”③。5月31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赴日本参加“第25届日本经济大会:亚洲的未来”研讨会时呼吁立即解决包括贸易摩擦在内的全球环境“混乱”问题,认为“混乱可能是新秩序出现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新秩序将对21世纪的现实做出反应”④。7月,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表示,印度尼西亚政府视贸易合作而非零和博弈为最佳选择,呼吁各国采取政策协调和多边途径解决贸易失衡问题⑤。9月15日,柬埔寨首相洪森接受新华社和中国传媒集团采访时表示,贸易争端损害全球经济增长,希望中美找到解决贸易摩擦的办法,“美国人民自己也开始抱怨,因为一旦征收关税,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⑥。10月21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表示,“在经济上,我们与中美两个市场都有联系,在地理上,我们也因地理原因夹在两者之间。甚至有人说,我们自己也会成为制裁的目标”,警告称马来西亚需做好准备,以避免成为美中紧张局势升级的受害者⑦。11月初,美国政府派遣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出席美国—东盟峰会,美国总统、副总统则缺席此次会议,引发东盟方面不满,除了2019年轮值主席国泰国、2020年轮值主席国越南及东盟与美国关系协调国老挝派遣国家领导人参会,其余东盟7国均派遣外交部部长参会。泰国总理巴育在东盟峰会开幕式上也表示,“贸易摩擦和地缘战略竞争给本地区带来风险”①。马哈蒂尔出席东盟系列峰会时表示,由于美方的单方面制裁,马来西亚无法与伊朗开展正常的贸易,“联合国没有规定,一国可以对另一国及与之进行贸易的其他国家实施制裁”②,“东盟对整个世界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我们不想打贸易战,我们应该用一个声音说话,如果单干,就会被人欺负”③。新加坡尤索夫伊沙克研究所东盟研究中心主任唐修明(Tang Siew Mun)认为,东盟降低参会级别可以被理解为“对美国对该地区漠不关心的强烈不满”④。
(二)对美国肆意干涉柬埔寨和缅甸内政表示强烈的愤慨和反对
针对柬埔寨2017年取消与美国陆军的“吴哥哨兵(Angkor Sentinel)”联合演习及与美国海军的海上人道救援军事演习,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费尔特于2019年1月15—16日访问柬埔寨, 试图就“如何维护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及有效发展美柬两军关系” 等向柬方施压, 并要求柬埔寨撤销对反对党救国党前主席金素卡的刑事指控,允许柬埔寨民间组织和独立媒体“自由运作”。7月1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2019年柬埔寨民主法案》,以“柬埔寨民主落后”为由, 提议对柬埔寨外交官实行签证限制,遭到柬埔寨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发言人遏索潘的严厉批驳⑤。年内, 费尔特还致信柬埔寨副首相兼国防大臣迪班,表达对柬埔寨云朗基地 “可能被其他大国使用” 的担忧, 遭到柬方驳斥⑥。7月17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促进宗教自由”部长级会议上宣布对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副总司令梭温以及其他两名准将实施制裁,指控他们对罗兴亚人实施“种族清洗”,禁止他们及其亲属入境美国。蓬佩奥还宣称,美国是首个公开对缅军最高领导层采取行动的国家,此举是美国对缅甸罗兴亚人问题采取的“最强硬回应”。美国国务院官员称此举意在迫使缅军“放弃暴行、加快追责”⑦。美国制裁损害了缅甸国际形象,阻碍了缅甸与他国开展合作。美国将矛头主要指向缅甸军方,但也不乏向昂山素季政权施压和离间缅甸军政关系的意图。
(三)东盟多国仍对美国有较强的战略、经济和安全需求,持续与美国展开对话合作
2019年2月27—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越南首都河内、会见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这是美朝两国领导人继2018年在新加坡举行首次会晤后再次会面。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在会见特朗普时表示,“在奉行独立、自主、国际关系多边化多样化,在尊重独立、主权、领土完整、政治制度等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对外路线的过程中,越南始终重视与美国发展全面伙伴关系”①,双方同意继续落实《越美贸易协定》和《贸易投资框架协定》(TIFA)等现有合作机制,并就提升和确立两国经贸投资合作框架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5月10日,越南政府副总理郑廷勇出席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纪念越美贸易投资关系25周年越南—美国工商峰会,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 Corporation)、亚马逊公司(Amazon)、可口可乐公司(The Coca-Cola Company)、谷歌公司(Google Inc.)、脸书(Facebook)等美国公司代表参会。这是越南工商会、美国贸易协会及美国商会联合举行的第3次会议,集中讨论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解决能源发展需求,促进创意经济,为世界贸易发展注入动力和增强竞争力等②。2019年是美國与印度尼西亚建交70周年,两国于4 月 10 日共同推出了“印度尼西亚—美国第70年青年大使项目”,拟挑选10名18—25岁的印度尼西亚青年深入研讨双边关系,并赴美国开展为期3周的社会考察。印度尼西亚外交部副部长法赫尔对两国的关系继续朝着建设性与互利的发展表示乐观。两国空军还于6月在印度尼西亚苏拉维西岛举行了“西方对抗2019”(Cope West 2019)联合演习,印度尼西亚还拟于2020年与美军举行特种部队联合演习③。9月24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出席联合国大会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双方在1990年签署关于新加坡为美国过境人员、飞机和船只提供海空军基地后勤支援的谅解备忘录基础上签署了新的协议,决定将美军使用新加坡军事设施的期限延长15年。新加坡国防部网站刊文表示,“美国对地区安全存在的有力支持,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仍然至关重要”④。9月2—6日,首届东盟与美国海上联合演习在泰国和新加坡附近海域举行,文莱、菲律宾、新加坡、缅甸和泰国等东盟国家海军派舰参加⑤。美国与柬埔寨虽有政治分歧,但柬埔寨并未放弃与美国进行接触和对话。2019年4月4—10日,柬埔寨国家警察局代表团正式访问美国,双方除了交流经验,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同意由美国联邦调查局协助柬埔寨培训警察。
四、积极协调与其他对话伙伴关系,努力维系“大国平衡”体系
(一)强化与日本的经济合作
2019年9月24日,印度尼西亚与日本签署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至第二大城市泗水中速铁路项目协议,初始投资金额为4580亿日元(约合40多亿美元)①。10月22—23日, 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泰国总理巴育、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共同出席日本新天皇登基典礼②。阮春福表示,越南高度重视越日纵深战略伙伴关系以及与日本新天皇和皇室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前景,称日本是越南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也是越南最大官方发展援助提供方和第四大贸易伙伴。根据越方统计,2019年1—9月,越日双边进出口总额达291.6亿美元,同比增长5.6%。截至2019年9月底,日本在越南投资项目共4291个,注册资金为603.6亿美元,在13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二。2019年1—8月,越南接待日本游客62万多人次,同比增长18.3%③。10月24日至12月13日,第46 届东南亚与日本青年船活动举行,“日本丸号”游轮搭载328名东盟和日本青年先后走访日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该活动于1974年由东盟国家与日本政府共同发起,经过46年,已成为推进东盟与日本青年交流的重要平台④。11月5日,日本电气公司、住友公司与越南国家航天中心在日本东京签署莲花一号地球观测卫星合同,日本首次向越南出口遥感卫星,总价值约为1.84亿美元⑤。
(二)推动与俄罗斯能源及防务交流
2019年是越俄两国签署友好关系基本原则协议25周年,也是两国建交69周年,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于5月20—23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决定在2019—2020年举行“越南俄罗斯年”和“俄罗斯越南年”活动,肯定越俄传统友好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⑥。菲律宾与俄罗斯关系持续改善。2019年1月3日,俄罗斯海军一艘反潜驱逐舰和一艘补给舰抵达马尼拉,对菲律宾展开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俄方向菲律宾军队展示了两艘军舰携带的大量装备。4月,在美国—菲律宾联合演习举行之际,3艘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军舰于8日驶入马尼拉港,展开对菲律宾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10月1—5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俄罗斯,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加强安全和防务合作进行磋商⑦。11月初,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赴泰国出席东盟系列峰会,提议举行俄罗斯—东盟国家间海上联合演习以提高参演国安全能力⑧。
(三)积极鼓励印度开放市场
针对印度因关税差异、贸易逆差及非关税壁垒等原因暂不接受《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条款,东盟持续鼓励其尽快克服阻力,参与到地区合作进程中来。11月4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遗憾的是,印度还没有加入,我们理解印度的立场,希望有一天它会出现在船上”①。2019年正值越南—印度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3周年,越南在印度举行“越南月”活动,组织开展越印友好文化交流、越印从传统关系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研讨会、越南美食推介会和越印航海安全合作会议等活动。双方还准备开通越捷航空公司越南河内、胡志明市至印度新德里的直达航线。2019年,因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批评印度克什米尔政策,印度相关贸易组织呼吁禁止进口马来西亚棕榈油。10月,印度原棕榈油采购量减少,马来西亚棕榈油价格下跌。11月,印度恢复对马来西亚棕榈油的采购,签订约7万吨12月发货采购合同,双方贸易争端趋缓。据马来西亚棕榈油理事会(MPOC)统计, 2019年1—9月,马来西亚对印度出口原棕榈油390.8万吨; 其次是中国,为161.8吨②。
(四)大力吸引韩国资金和技术
2019年9月1—6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对泰国、缅甸和老挝3国进行访问,实现了对东盟所有成员国的访问。在日韩贸易纷争不断的背景下,文在寅出访东盟3国引人注意。访问泰国期间,两国签署《韩泰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等7份合作协议,同意设立联合工作小组以促进韩国在泰国的投资。文在寅表示,泰国是韩国政府推进“新南方政策”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访问缅甸期间,两国签署《韩缅对外经济合作基金贷款相关基本协定》,缅甸将专设韩国咨询机构解决韩国企业在缅甸的困难。双方还决定成立高级定期合作机制“韩缅通商产业合作联合委员会”并签署《关于海运、造船厂现代化、港湾及物流设施开发管理的合作谅解备忘录》。访问老挝期间,文在寅称老挝是“东盟物流枢纽”和“蓄电池”,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韩国希望把本国的“汉江奇迹”移植为“湄公河奇迹”,这也是韩国总统首次对老挝进行访问。文在寅似有意通过此访向东盟国家推介 “新南方政策”,巩固和开拓东盟市场,在韩日纷争升级的背景下拓展多元外交空间,扩大韩国在东南亚的“存在感”③。11月25—27日,韩国在本国首次举办韩国—东盟特别峰会,再次推动双方在经贸、科技和人文等领域的合作④。
(五)严肃应对与欧盟贸易争端
2019年年初以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与欧盟关于棕榈油进出口的贸易争端不断升级。欧盟委员会宣布对棕榈油征收反补贴关税并拟对生物柴油中棕榈油的使用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全球棕榈油产量居前两位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则发出警告, 宣布这一措施将导致贸易摩擦, 批评欧盟歧视棕榈油贸易,损害两国脱贫努力。8月13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印度尼西亚输出欧洲生物柴油征收8%~18%的临时反补贴税,并于12日对印度尼西亚输出欧洲的热轧不锈钢板卷启动反倾销调查。8月,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访问马来西亚,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商讨共同应对欧盟贸易摩擦的措施①。此外, 欧盟与柬埔寨贸易关系趋于紧张。2019年2月, 欧盟以“柬埔寨政府打压反对派” 为由, 扬言取消柬埔寨“除武器以外所有商品”(EBA) 的关税优惠措施, 并决定启动为期一年半的调查,定于2020年2月正式发布调查结果并做出决定。这意味着柬埔寨的白糖和服装等产品所享有的免进口税优惠可能被欧盟以政治为由中止。柬埔寨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欧盟不尊重柬埔寨主权, 试图干涉柬埔寨内政。10月7日, 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 “柬埔寨必须捍卫主权,不会以国家主权和国家和平交换援助”②。与此同时, 柬埔寨也在积极接触欧盟官员和企业界人士, 劝说欧盟客观、 理性地看待柬埔寨国内的发展, 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与澳大利亚持续展开对话合作
东盟—澳大利亚经济合作近年来持续增长,2017年双边贸易额为1050亿美元,澳大利亚成为东盟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五大外资来源地。2019年5月24日,东盟—澳大利亚联合合作委员会举行第9次会议,认为2015—2019年东盟—澳大利亚行动计划已完成96%,将力争在2019年年内完成剩余任务并着手制定2020—2024年行动计划。未来, 澳大利亚将继续为东盟打击人口拐卖、 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 交通便利化和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援助, 为1175名东南亚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并为1.85万名澳籍学生赴东盟国家进修提供资助③。8月13日,东盟成立52周年纪念典礼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澳大利亚总督戴维·约翰·赫尔利到场表示祝贺,称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繁荣稳定紧密相连。东盟也欢迎澳大利亚对东盟核心作用的支持,并承诺通过东盟机制深化双方合作④。
五、加强区域一体化整合,积极推动东盟内部磋商
一方面, 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重大突破。作为RCEP的倡议方之一,东盟近年来致力于推动该协议的早日达成。在其积极推动下, 2019年11月4日, RCEP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声明,表示除印度以外的15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市场准入实质性谈判,准备于2020年在越南签署协议。联合声明强调,RCEP谈判取得的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形势下,完成RCEP谈判将展示我们支持在本区域营造开放贸易投資环境的共同承诺”。RCEP取得的重要进展表明,东盟在推动地区合作、促进地区繁荣方面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一方面,针对东盟国家间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增多的态势,加强东盟成员国间外交磋商,努力化解内部争端。2019年4月28日,一艘越南渔政船与一艘印度尼西亚海军护卫舰因渔业纠纷在争议海域发生碰撞,印度尼西亚军人与越南渔政人员发生持枪对峙。该事件起因是印度尼西亚方面对涉嫌非法捕捞的越南渔船实施抓捕,越南渔政船为解救本国渔民遂与印度尼西亚方面产生冲突①。4月25—26日,6艘越南渔船因涉嫌进入马来西亚附近水域非法捕鱼被马来西亚海事部门扣押,马方缉获越方3000千克海产、1300条小杂鱼、7000升柴油和渔具。据马方统计,仅在5月上半月,马来西亚有关部门扣押的越南籍渔民即达123人②。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初,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围绕海上边界划分、空域管理使用、饮用水供应等问题多次发生外交交锋和执法船对峙,随后就临时性安排达成共识。此外,据柬埔寨《柬中时报》报道,2019年8月14日,一支老挝军队进入柬埔寨境内,柬埔寨首相洪森24日否认两国军队发生对峙,称老方一边境居民进入未划界区域耕种,遂引发双方军人关注,边界地区局势总体“稳定”,两国领导人已通电话。9月12—13日,老挝总理通伦访问柬埔寨,两国决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同意妥善处理划界问题③。东盟各国间海陆摩擦均属“老问题”,尚不至于引发激烈冲突,但需防范擦枪走火事件的发生。
2019年以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
主要特点与2020年展望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波
一、2019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主要特点
2019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日益加剧,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主的多边规则和国际秩序受到严重冲击,但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环境之下,中国与东盟主动加强“一带一路”合作政策沟通与机制对接,经贸合作仍然取得显著成效,双边货物贸易额逆势而增,双向投资大幅度增长,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双边货物贸易额逆势而增,东盟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继2007年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之后,2019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逆势而增、再创新高,达到6414.7亿美元,同比增长9.2%,而同期中国对外贸易额整体下降了1.1个百分点。2019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达到1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东盟也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期,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额达3594.2亿美元,自东盟进口额为2820.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7%和5%。
中国对东盟整体贸易顺差有所扩大。2015年,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一度达到828.1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峰,此后逐步下降,2017年缩小到434.2亿美元的低值,但此后两年再次扩大。2019年,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达到773.8亿美元,同比增长52.9%。从国别来看,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主要来自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2019年对4国贸易顺差额均在100亿美元以上。
越南2016年超过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19年,中国与越南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1620亿美元,同比增长9.6%,占同期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东盟老成员国中,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增长最快,达到12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东盟新成员国中,柬埔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增长最快,达到94.3亿美元,同比增长27.7%。
(二)在新加坡、泰国等国带动下,东盟对华投资额大幅度增长
经历了2017年对华投资金额短暂回落之后,2018年以来,东盟对华投资重新升温。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8年,东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共1735家,同比增长34.8%,占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4.6%。2019年, 虽然面临不利的国际投资环境, 中国仍然坚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仅提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增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金融等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水平,投资营商环境日益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新加坡和泰国为代表的东盟国家也因此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据中国商务部数据, 2019年, 东盟国家对华投资额增长40.1%,其中, 新加坡对华投资额增长51.1%①。2019年1—9月,泰国对华投资额达到7448万美元,同比增长72.5%。从中国国内具体省份来看,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对中国山东、上海等省市的投资额增长迅速。2019年,东盟对山东省实际投资额增长62.7%,其中,新加坡实际投资额增长189.4%②。同期,新加坡对上海市投资实到金额增长61.9%③。
(三)中国加速在东盟市场投资布局,成为许多东盟国家的重要投资来源
2018年,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额略有减少,为136.9亿美元,同比下降7.9%,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9.6%。但2019年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东盟国家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布局的重要选择对象,这也使得中国对东盟投资迅速升温,成为泰国和柬埔寨的第一大外资来源,成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缅甸的第二大外资来源。目前,中国在东盟共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5200多家,雇用外方员工近43万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据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统计,2019年,中国对泰国投资额达到2600亿泰铢(约合85.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泰国最大的外资来源④。据柬埔寨统计, 2019年, 柬埔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35.88亿美元,其中,中国的直接投资占43%⑤。据印度尼西亚统计,2019年,中国对印度尼西亚投资额为47亿美元,占印度尼西亚吸引外资总额的16.8%,仅次于新加坡⑥。据菲律宾统计局(PSA)统计,2019年,中国在菲律宾的投资额增长74.9%,达到887亿比索(约合17.5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新加坡的菲律宾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地⑦。据缅甸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对缅甸投资额为209.3亿美元,仅次于新加坡,居第二位⑧。据越南计划投资部外资局统计,2019年,越南政府新批准中资企业项目共705個,协议金额为23.9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96.5%;中资企业增资项目共150个,协议金额为6.56亿美元;股权并购共2131宗,涉及金额10.68亿美元。上述3项合计金额为41.16亿美元,同比增长66.9%,在当年外资来源地中位居第五,排在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日本之后。截至2019年12月,中资企业对越南投资有效项目共2807个,协议金额累计为162.65亿美元,在所有外资来源地中位居第七①。
(四)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快政策沟通,“一带
一路”合作进展顺利
在中国与东盟10个国家均单独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双边合作文件的基础上,2019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在泰国曼谷共同发表《中国—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这表明中国与东盟将致力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对接,加强区域互联互通。除了列出具体合作领域,《联合声明》还指出将依托东盟互联互通协调委员会和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中方工作委员会会议等有关双多边平台,加强互联互通倡议和具体项目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落实和对接。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整体建立起了更有力的政策沟通机制,能够为中国与东盟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更大的保障支持力度。
(五)陆海新通道建设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次区域合作热点
近年来, 重庆、 广西等中国西部省 (区、市) 積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加强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 积极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9年年底, 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共发送货物114.7万吨,同比增长163%。尤其是2019年, 随着中国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建立了西部地区共建陆海新通道的国内合作机制, 明确了建设的目标与重点任务,陆海新通道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许多东盟国家也积极表示希望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
2019年也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建立三周年,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澜湄流域6国积极落实《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围绕水资源、产能、农业、人力资源和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利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推动重点合作项目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2019年11月,中国还在云南昆明举办了2019澜湄合作博览会,博览会以“同饮一江水,合作共发展”为主题,为澜湄国家合作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了来自澜湄6国及南亚、非洲等地的企业参展。
二、2020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前景展望
从外部环境来看,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性流行这一突发性事件的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0年3月最新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使202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降低0.5个百分点(从2.9%下降至2.4%),尤其是航空、旅游、餐饮、体育、会展及其相关服务性产业将遭受重创。
从区域环境来看,亚洲整体的经济发展也因疫情在全球的不断扩散而将面临重大考验。亚洲开发银行2020年3月6日发布相关研究报告,提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假设情形,报告指出:在中度情形下,如果在一月底疫情暴发加剧,3个月后将开始放宽防范措施和旅行禁令等限制,那么全球损失将高达1560亿美元,占全球GDP的0.2%。其中,中国的损失将达到1030亿美元,占其GDP的0.8%。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损失将达到220亿美元,占其GDP的0.2%。
对于中国与东盟合作而言,从短期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的确产生了较多负面影响,比如旅游与商务往来的人数大幅缩减,贸易、物流特别是边境贸易因为口岸通关的限制可能短暂下滑,电子、纺织和汽车等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可能因供应链被中断而面临困难。但是,在中国政府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下,中国的疫情正在向缓和的方向发展,目前除了湖北省,中国其他省区市也正在积极有序地进行复工,国内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正轨。东盟作为中国近邻,在中国疫情暴发之时,虽然也面临疫情风险,但仍然对中国提供援助,同时还发表声明支持中国抗击疫情,积极表态愿意与中国同舟共济、共同应对疫情,体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危机之下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友好情谊与优良传统。同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东盟国家不是以邻为壑,而是认为这是一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合作来应对,对于中国的应对措施也表现出高度的理解、信任与支持,这也展现出东盟国家的理性客观和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因此,从长期来看,这一突发性的事件不会影响到中国—东盟合作的大局,反而会使中国与东盟在危机中加深合作。
总体上看,进入2020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仍然在许多国家盛行,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秩序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没有得到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球扩散更使全球供应链和世界经济雪上加霜,这些因素会对中国与东盟合作带来较多负面影响,但中国与东盟在危机之下的相向而行、携手合作将为深化彼此的经贸合作提供“正能量”,双边的贸易投资与产业合作将更加紧密,同时,也将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发展。未来,中国与东盟应从以下几个方向共同努力,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推动贸易投资均衡、可持续和创新发展,发挥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引领作用。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各类自由贸易协定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的功能作用,继续扩大中国自东盟国家产品的进口,拓展服务贸易与投资合作发展潜力,带动贸易更加均衡发展。创新园区与产业合作机制,持续完善优化双方的贸易投资环境,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关系,共同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二是推动高质量、高水平的“一带一路”合作,通过与《东盟愿景2030》《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等东盟共同体建设愿景、规划以及东盟各国经济发展规划深入对接,以民生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快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与澜湄合作等次区域合作安排,不断提升合作效果与质量,使“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的东盟国家与群体。
三是加强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产业合作,共同推进数字贸易、5G标准以及智慧城市等新产业、新业态合作,加强经验与知识的分享,帮助东盟国家从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获益,同时更好地应对此领域的挑战。
四是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生效。与东盟加强合作,推动RCEP尽快签署生效,同时努力争取让印度回到RCEP中来,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区域合作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 罗 梅 颜 洁 张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