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 2019年回顾与2020年展望
2020-07-27马宇晨吴杰伟
马宇晨 吴杰伟
摘要:2019年,菲律宾政局平稳,经济增长迅速,外交成果丰硕。执政党在中期选举中获胜,南部和平进程得到实质性推进。尽管禁毒战争引发国内和国际舆论压力,但是并未对杜特尔特政府产生影响。经济增速在下半年重新回到预期水平,同时各项经济指标均表现良好,国内支柱产业均有所增长,旅游业成为重点增长的行业。外交方面,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得到提升,政治、经济和人文交流持续升温;与美国的军事关系保持平稳,但因为人权问题而导致外交冲突;与其他周边国家开展独立自主的多元外交。
关键词:菲律宾;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 D7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20)01-072-12
The Philippines: Review of 2019 and Prospect of 2020
MA Yuchen, WU Jiewei
Abstract: In 2019, the Philippines political situation was stable, the economic growth was rapid and the diplomatic achievements were plentiful. PDP-Laban won the mid-term election and the peace process in Mindanao was substantially advanced. Despite the pressur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caused by the drug war, it did not affect the Duterte government. Economic growth returned to expect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Meanwhile,the economic indicators performed well, with growth in all domestic pillar industries, and tourism became a key booming industry. In terms of diplomacy, the Philippine-China relation have been enhanced, and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have continued to heat up; Military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remained stable, but human rights issues caused diplomatic conflicts; The Philippines also developed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with other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gained financial and security support.
Key Words: The Philippines; Review; Prospect
引 言
2019年7月22日,菲律賓总统杜特尔特第四次发表国情咨文,前总统阿基诺三世连续四年缺席以隐晦地表达对杜特尔特政府的不满。尽管阿基诺三世及其所属的自由党仍在不断批评现任政府,但是杜特尔特依然赢得了极高的支持度。杜特尔特正在以完全不同于其前任的执政方针和外交政策为菲律宾国家发展开创新的局面,在政治、经济及外交领域为菲律宾带来崭新气象。
一、内政:执政党获得中期选举大胜,维稳
工作成效卓著
2019年是菲律宾的中期选举年,包括12名参议员、81位省长在内的席位和职位将在选举中确定人选;禁毒战争中的伤亡人数进一步增加,引起国内反对派和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摩洛组织法》的实施以及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的和解标志着现任政府处理国内分离主义运动取得初步成效。
(一)中期选举
2019年5月13日举行的中期选举中,包括12个参议员席位在内的1.8万个职位面临改选,这对菲律宾国内政治生态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选举既是对杜特尔特政府执政三年来民众满意度的考验,同时,中央以及地方各级职位的更迭也将影响到杜特尔特任期后半程的施政环境。
参议员的改选最受关注。菲律宾国会是全国最高立法机构,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院共24席,任期为6年,每三年改选半数,可以连任一届①。 在本届选举中, 共计62位候选人符合条件②。以执政党为首的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PDP-Laban)、国民党(Nacionalista Party)以及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Lakas-CMD)等政党共同组成的变革联盟(Hugpongng Pagbabago)在本次选举中共提名13名参议员候选人,其中有5人来自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其他9人来自其他政党③。反对党——自由党(Liberal Party)则推荐了8名候选人并组成了“八全胜”(Otso Diretso)选举联盟。最终, 执政党推荐的5名党内候选人中有4位胜选,另有5位参议员来自组成执政联盟的其他党派,而自由党的“八全胜”则全部落选,其中包括在民调中排名靠前、有丰富从政经验的曼纽尔·罗哈斯(Mar Roxas)以及谋求连任的、前总统阿基诺三世的堂兄本·阿基诺(Bam Aquino)④。选举的惨败使得自由党总裁、 现任参议员弗朗西斯·庞格里南(Francis Pangilinan)以及自由党秘书长、现任众议员贝尔蒙特(ChristoptherKitBelmonte)向副总统兼党主席莱妮·罗布雷多(Leni Robredo)提出辞职。
另一方面,地方选举的过程及结果显示,家族政治仍然是菲律宾当下最主要的政治形态,政权的更迭也经常以家族为单位进行。本届选举中,现任總统杜特尔特的家族在达沃市的选举中依然占据优势,杜特尔特长女萨拉(Sara Duterte)成功连任第三届市长,次子塞巴斯汀则首次当选副市长。杜特尔特长子保罗·杜特尔特(Paolo Duterte)在2018年因丑闻辞职后首次复出,赢得达沃市众议院席位并试图竞选众议长。同时,尽管杜特尔特之前屡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允许其长女参加2022年大选,但12月19日总统发言人表示,杜特尔特并未排除作为女儿的竞选伙伴搭档参加2022年竞选的可能性⑤。本次的选举同时也见证埃斯特拉达家族在圣胡安市和马尼拉市的全面落败。约瑟夫·埃斯特拉达曾于1998—2001年担任菲律宾总统,其家族控制着大首都地区的圣胡安和马尼拉两市的主要政府职位,其本人于1969—1984连续15年担任圣胡安市市长,并于2013年和2016年两次竞选马尼拉市市长成功,圣胡安市市长在1992—2019年先后由其子晶贵(Jinggoy Estrada)、其非婚子埃赫尔希托(J. V.Ejercito)以及非婚子的母亲古伊雅·戈麦兹(GuiaGomez)担任。在本次中期选举中,埃斯特拉达家族在圣胡安市的地位被萨莫拉家族取代,隶属于执政党的罗兰德·萨莫拉(Rolando Zamora)成功当选众议员,其子弗朗西斯(Francis Zamora)则在市长竞选中击败了埃斯特拉达的孙女贾内拉(Janella Estrada)。同时,埃斯特拉达本人和女儿杰丽卡(Jerika Estrada)竞选马尼拉市市长及议员失败,而晶贵和埃赫尔希托也在参议员选举中败北。
从选举结果看,执政联盟取得了全面胜利,在参议院以及众议院同时占据多数,反对党在参议院的席位仅剩4席①,这证明杜特尔特就任以来的社会经济政策如禁毒战争和“大建特建”等项目赢得民众普遍支持。本次选举后,执政联盟将获得更多国会支持,有利于其进一步推进各项政策。此外,杜特尔特长女在达沃市的成功连任表明其家族在该地区拥有较高的支持率。
(二)禁毒战争
自2016年7月1日杜特尔特上任以来,禁毒战争在其施政举措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菲律宾缉毒局统计,截至2019年11月,政府已在缉毒行动中击毙5552人、逮捕超过20万人②。禁毒战争开始以来,菲律宾国内反对派和一些国际组织便指责菲律宾的禁毒行动存在人道主义危机并通过各种手段向菲律宾施加压力,而杜特尔特政府也进行了相应的回击。
2018年年初,国际刑事法院正式开启对杜特尔特政府在禁毒战争中行动的调查③,菲律宾随后正式通知联合国将退出国际刑事法庭。2019年3月16日,菲律宾的退出在宣布届满一年后正式生效。随后, 国际特赦组织呼吁联合国对菲律宾的禁毒战争进行调查。7月,冰岛提出一份有关菲律宾人权状况的动议,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以18票通过、14票反对、15票弃权获通过,要求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调查在菲律宾存在的侵犯人权事件。对此,杜特尔特斥责对这一决议投赞成票的国家,并于9月23日暂停与英国等18个国家的政府间贷款及援助谈判以作为对人权调查案的回应④。
与此同时,菲律宾国内反对派也不时对政府进行抨击。以副总统罗布雷多为首的反对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现任政府的禁毒战争表示担忧。面对批评,杜特尔特在2019年10月末提议由罗布雷多担任扫毒委员会联席主席以验证她解决毒品问题的能力。11月8日,在其主持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罗布雷多就将现行的禁毒政策定义为“无意义的杀戮”并且“未能有效遏制毒品”。随后的一周,罗布雷多分别与联合国毒品和犯罪办公室以及美国大使馆的官员会面,并就菲律宾禁毒战争进行讨论。11月24日,杜特尔特以与外国机构会面涉嫌泄露禁毒战争机密信息为由正式解除了罗布雷多扫毒委员会联席主席的职位,并承认其从未信任过罗布雷多⑤。
(三)南部和解持续推进,安全威胁减弱
由于宗教文化的差异,菲律宾一直面临着南部地区的穆斯林分离主义威胁,同时,恐怖主义等也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自2017年5月以来,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一直处于军管措施之下。2019年,菲律宾《棉兰老穆斯林邦萨摩洛自治区组织法》(简称“《摩洛组织法》”)公投通过并正式实施,政府与两支主要的穆斯林武装组织达成全面和解,使南部问题得到初步解决。12月初,杜特尔特表态,将结束棉兰老岛的军事管制状态①,可见,菲律宾南部局势已经持续好转。另一方面,恐怖组织——阿布沙耶夫组织在南部制造多起爆炸,菲律宾共产党则与政府在交战和停火间多次反复,给菲律宾南部带来不稳定因素。
《摩洛组织法》(Bangsamoro Organic Law)规定了“摩洛自治区”政府的基本架构及自治区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2018年7月26日,杜特尔特正式签署法令②,并定于2019年1月21日及2月6日在法案涉及的地区举行两次公投,分别由现行的穆斯林自治区居民及其周边城镇决定是否加入“摩洛自治区”。2019年2月14日,菲律宾选举委员会公布,除了原穆斯林自治区,以哥打巴托市(Cotabato City)为首的63个城镇也将加入“摩洛自治区”。完成公投之后,政府加快了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简称“摩伊”)以及“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简称“摩解”)的谈判。自治区的主要官员将由三方共同提名,“摩伊”领导人穆拉德(Al-Hajj Murad Ebrahim)为“摩洛自治区”首席部长,负责由穆斯林自治区向“摩洛自治区”的过渡工作。同时,政府还按计划对大批的“摩伊”战士进行特赦以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9月, 40000名现役“摩伊”战士中的30%得到遣散,政府统一为每位前战士发放10万比索现金,其家庭将获得50万~100万比索的各项援助③。除此之外, 杜特尔特还委任“摩解”创始人密苏阿里担任伊斯兰合作组织伊斯兰事务经济特使以促进菲律宾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
尽管如此,菲律宾南部依然面临着恐怖主义以及其他反政府武装的威胁。阿布沙耶夫是菲律宾最大的恐怖主义组织,创立于1991年,2014年宣誓效忠“伊斯蘭国”,现规模约为400人。2019年1月27日,苏禄省和乐市一座天主教堂发生连环爆炸案,造成21人死亡;4天后,三宝颜市发生手榴弹爆炸事件,造成2死4伤;2月5日,北拉瑙省发生的3次爆炸都可能与阿布萨耶夫组织有关。面对恐怖组织的频繁行动,杜特尔特下令对恐怖组织全面宣战。除了阿布沙耶夫,菲律宾共产党的叛乱也一直威胁着菲律宾南部安全。尽管杜特尔特执政初期曾致力于政府与菲律宾共产党的和解,但是,由于菲律宾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人民军持续对政府军发动攻击,杜特尔特便中断了与菲律宾共产党的和谈。2019年1月10日,杜特尔特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仍愿与菲律宾共产党和谈,菲律宾民主阵线的首席谈判员随后给予积极回应。然而1月末,杜特尔特改口称绝不会与菲律宾共产党和谈。3—4月,杜特尔特在宣布永久停止与菲律宾共产党和谈后又表示已经准备好立即停火,并呼吁新人民军创始人西松回国参与和谈。
二、经济:经济增长高位复苏,基建进展暂时滞后
2019年,菲律宾宏观经济各项指标表现良好,经济增速先慢后快,处于高位复苏阶段,在通货膨胀相比上一年度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基准利率进一步降低, 有助于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国内主要支柱产业发展良好, 其中,旅游业的规模和收益同比增长均超过两位数;“大建特建”计划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旗舰项目(Flagship Projects)的建设进展存在滞后现象。
(一)宏观经济表现良好
2019年,菲律宾宏观经济各项指标表现良好,逐步达成《2017—2022年菲律宾发展规划》中制定的各项目标。受年度预算签署推迟、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等负面因素影响,经济增速先慢后快,处于高位复苏阶段。通货膨胀率得到了控制,基准利率下降0.75%, 股票、外汇市场表现良好,进出口贸易额轻微下降,贸易逆差减少,吸引外国投资表现不佳。
根据2017年由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署发布的《2017—2022年菲律宾发展规划》,菲律宾政府计划到2020年实现经济增长率为7%~8%、人均收入为5000美元、贫困率下降至14%、失业率下降至3%~5%的目标①。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5.8%,人均收入增速超过5%②,全国失业率由5.1%下降至4.5%的历史新低③,贫困率从2015年的23.3%下降至16.6%④。
2019年,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得到有效控制,前三季度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8%⑤,远低于上年的5.2%。货币政策方面,鉴于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经济增速的放缓,菲律宾央行在2019年执行三次降息,基准利率由4.75%下降至4%⑥以加速经济增长复苏速度。在外汇市场,由于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以及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菲律宾比索在2019年表现强势,对美元升值达到3.6%⑦。在股票市场,复苏的经济增长、下行的利率、得到控制的通货膨胀率以及比索的强势表现共同推动菲律宾股市在2019年上涨4.7%,收于7815点⑧。对外贸易方面,2019年,菲律宾进出口总额为1772.83亿美元,同比下降2.67%;出口总额为70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8%;进口总额为1070.87亿美元,同比下降5.10%;贸易赤字为368.92亿美元,同比下降15.25%。中国、日本及美国是菲律宾排名前三的贸易伙伴⑨。外汇储备方面,截至8月,菲律宾的外汇储备达到856.1亿美元的新高⑩。经济政策方面,2019年9月16日,菲律宾国会通过了《企业所得税和激励合理化法案》(CITIRA),对菲律宾的公司税制进行了改革,该法案将在10年内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0%降至20%?輥?輯?訛。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由于中期选举以及企业税改法案带来的不确定性,2019年上半年,外国投资额同比减少38.8%,仅为35.7亿美元;在下半年,随着上述两项不确定性的消除,菲律宾央行预计全年吸引外资金额约为80亿~90亿美元?輥?輰?訛。
(二)支柱产业有所增长
菲律宾服务业产值占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7.8%,雇用了全国54%的劳动力,其中,旅游业、海外劳工以及服务外包业是菲律宾经济的支柱产业。2019年,菲律宾旅游业增长较快,而海外劳工汇款以及外包行业增长相对较慢。
旅游业对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在2018年达12.7%①。2019年,菲律宾旅游部制定的游客数目标为820万人次。截至12月27日,共有800万人次游客抵达菲律宾,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同比增长达到12.7%②。根据菲律宾旅游部统计,2019年1—9月, 海外游客消费同比增长25.66%,达到72.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菲律宾海外劳工数量约为230万人,其汇款占2018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7%、国民收入的8.1%, 是菲律宾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③。2019年1—10月,菲律宾接收海外个人汇款同比增长4.3%,达到276亿美元。其中,美国为最大汇款国,占比为37.6%④。
服务外包业是菲律宾近十年发展较快的行业, 根据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咨询公司的报告, 马尼拉和宿务分别位居全球第5以及第11的服务外包城市。2019年1—9月, 菲律宾外包行业收入同比增长6%, 达到164亿美元。根据菲律宾央行的估计,服务外包业2019年全年收入增长约为5%⑤。
(三)“大建特建”规划实施进度滞后
“大建特建”规划是杜特尔特上任后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由分布在菲律宾全国的数千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成,其中,最核心的是75个总价值为2.4万亿比索的旗舰项目。按照计划,菲律宾政府投入基础建设的资金将在2022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3%。截至2019年年底,“大建特建”规划已经建设了9845千米道路、2709座桥梁、64个机场以及243个海港⑥,但是,包括大马尼拉地铁项目、苏比克—克拉克铁路在内的诸多旗舰项目建设进度依然滞后⑦。据统计,在初始的75个旗舰项目中,有46个已经启动,除了2个已建成的项目,仅有9个在实际建设中。根据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局(NEDA)在2019年年中的估计,在所有的75个项目中,仅有总价值1876亿比索的21个项目能够在杜特尔特任期内完成,其他54个仅能在杜特尔特任期结束前开始动工⑧。2019年11月,杜特尔特对旗舰项目的清单进行了扩充,旗舰项目数量达到100个,扩充的项目中包括马卡蒂地铁、新马尼拉国际机场以及首都区域的若干城铁线等项目。
三、外交:坚持践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019年,菲律宾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中,与美国的军事关系仍然稳定,但是,年末两国因人权问题导致了外交冲突;与日本的关系在经贸合作方面持续巩固,杜特尔特访问日本期间签署了多项经济合作协议,双方官员组成的联合委员会有效推动已签署协议的实施;与俄罗斯的安全与防务关系水平持续提升,杜特尔特访问俄罗斯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扩大安全与防务合作进行了探讨,同时,两国军方官员及部队实现多次互访。
(一)菲美关系:军事关系稳定,政治关系恶化
自2016年7月杜特尔特上任后,菲律宾政府与美国的关系逐渐淡化,但是,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仍然保持相对稳定。2019年,美国官员首次明确表示将在南海保护菲律宾,但是,菲律宾国内仍然出现再次审查《共同防御条约》的声音。年末,两国关系因人权问题恶化,导致菲律宾禁止两名美国参议员入境。
菲美两国的军事关系在2019年仍然相对稳定。2019年2月28日至3月1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问菲律宾。本次访问中,蓬佩奥明确表示,若菲律宾在南海地区遭受攻击会触发《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将会支援菲律宾。这是美国官员首次明确表示在南海保卫菲律宾的意愿,回应了2018年年末菲律宾国防部部长洛伦扎纳对该条约是否还与菲律宾的安全相关的疑问①。尽管如此,洛伦扎纳仍然坚持重新审议《共同防御条约》,因为条约现有内容可能使菲律宾被迫卷入中美两国在南海的冲突。2019年4月1日,美菲一年一度的“肩并肩”军事演习举行。本次主题是防范全球恐怖主义,共有4000名菲律宾士兵、3500名美军士兵以及50名澳大利亚军人参加,规模相比上年的8000人有所缩小②。
尽管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依然稳定,但美国以人权问题为由,试图在外交上对菲律宾施加压力,遭到菲律宾的抗议与反制。杜特尔特上任后不久,长期批评禁毒战争的菲律宾参议员德利马因涉嫌在担任司法部部长期间与毒品交易有牵连而被捕。2019年9月,美国参议院一小组通过了一项由两名参议员主张的预算修正案,授权国务卿阻止与德利马案相关的菲律宾官员入境。推动法案的参议员之一还在推特(Twitter)上称,菲律宾政府对德利马的拘留是出于政治动机③。27日,菲律宾总统发言人表示,杜特爾特正式拒绝来自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访问邀请并已下令移民局禁止推动修正案的两名美国参议员理查德·德宾(Richard Durbin)与帕特里克·莱希(Patrick Leahy)入境,如果美国禁止菲律宾相关官员入境,菲律宾将调整对美国护照的免签政策④。
(二)菲日关系:万亿日元援助逐步落实
2019年,菲日外交关系的重点集中在经贸合作上,杜特尔特两次访问日本,签署了26项协议及意向书。此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17年访问菲律宾时承诺的1万亿日元援助正不断得到落实,日本成为杜特尔特“大建特建”规划的重要资金来源。
2019年5月29—31日,杜特尔特率内阁成员访问日本,参加了日经新闻社举办的亚洲未来国际会议,并与安倍晋三举行会晤。期间,两国签署了7项协议及19份意向书,预计将带来价值2890亿比索的投资并产生82737个工作岗位。本次签署的最重要协议是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之间的合作备忘录,该协议旨在扩大两国之间在投资促进活动方面的合作①。日本对菲律宾的援助主要通过菲日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合作联合委员会落实,这一机构由安倍晋三在2017年首次访问菲律宾时宣布成立。该机构旨在于五年内以官方发展援助和私人投资的形式为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发展提供1万亿日元的援助②。2019年2月、6月及12月,菲日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合作联合委员会分别举行第七至九次会议,菲律宾财政部部长多明计斯及日本首相特别顾问和泉弘人(Izumi Hiroto)举行三次会晤,巩固双方在马尼拉地铁、南北通勤铁路扩建项目上的合作并签署了包括关于棉兰老和平进程赠款计划在内的多项赠款协议和合作备忘录③。此外,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于2019年10月也与菲律宾政府签署了8个总价值609亿比索的项目协议,包括道路升级和保护项目、达沃市环路建设以及中吕宋高速公路等④。
(三)菲俄关系:安全合作逐步强化
2019年, 杜特尔特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在签署文化、外交等领域协议的同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扩大安全与防务合作进行了探讨。此外,通过军方高级官员会晤及军队互访,两国正逐步落实由双方领导人同意的安全与防务合作扩大计划。
2019年10月1—5日,杜特尔特应邀展开对俄罗斯的第二次访问。杜特尔特分别在莫斯科和索契会见了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和总统普京,并在瓦尔代会议上做了发言。会晤期间,两国领导人就扩大安全与防务合作,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跨境犯罪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并签署了价值为6.2亿菲律宾比索的商业协议。同时,普京还接受了杜特尔特的邀请,计划首次访问菲律宾。
此外,两国军方的高级官员和部队互访频繁。2016年7月至今,双方军舰已实现7次互访。2019年1月7—11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三艘军舰对菲律宾进行友好访问。期间,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登上了瓦良格号。此后,三艘军舰与菲律宾海军举行了演习⑤。3月,俄罗斯海军司令访问菲律宾并会见了菲律宾国防部部长和海军司令。4月8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另外三艘军舰再次访问菲律宾并与菲律宾海军在南海进行了联合战术行动与组织通讯演练。6月,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埃斯佩隆(Hermogenes Esperon)访问莫斯科,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Nikolay Patrushev) 会晤,落实两国在2017年达成的安全、国防、执法和情报交换框架协议⑥。7月,载有300名士兵的菲律宾海军军舰驶往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原名“海参崴”)参加俄罗斯海军日①。
四、中菲关系:多领域关系持续提升
2019年是中菲关系持续提升的一年,双方高层多次互访,加深互信,淡化领土争议,推进南海联合石油勘探工作;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菲律宾“大建特建”规划快速对接,多个项目实现落地;民间文化交流增进,中国游客赴菲律宾旅游人数创历史新高,持续7年的“另纸签证”政策撤销。与此同时,南海撞船、非法务工等议题也影响着中菲关系的发展。
(一)高层互访与军事交流频繁
2019年,中菲两国政府及军队间交流互访频繁,政治及军事互信深化,在各领域达成广泛合作共识,尤其在南海问题上达成了重要共识。
杜特尔特于4月及8月两次访华,分别出席了第2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开幕式。在两次行程中,杜特尔特分别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并见证19份总价值为120亿美元的贸易与投资协议以及6项关于教育、科学与技术、金融和海关的协议的签署②。同时,两国其他官员多次举行双边会谈,在两国元首共识的框架下就许多重要问题进行探讨。3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中国北京与菲律宾外交部部长洛钦举行会谈,会谈中,双方均同意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指引,着力做好“四个推进”,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大建特建”规划③。4月,中国农村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访问菲律宾,双方就积极落实《中菲农业合作行动计划(2017—2019年)》交换了意见。10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访问菲律宾,与杜特尔特进行双边会谈,双方就落实“一带一路”合作、拓展贸易投资合作、加快重点合作项目进度、加强区域和多边层面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密切沟通④。除此之外,两国军队间频繁互访,两军关系健康发展。1月中旬,由三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舰组成的539编队访问菲律宾,菲律宾国防部部长洛伦扎纳参观舰队并会见了编队指挥员许海华少将和杜乃华少将。1月下旬,菲律宾国防部副部长卢纳到访北京并会见了中国国防部部长魏凤和,双方互相表达了推动两军关系健康发展及深入推动军事合作的意愿。4月,菲律宾最大战舰应邀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舰艇指挥员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与中国海军缔结紧密关系的意愿。
海上油气资源对缓解菲律宾能源供给具有积极作用。2018年年底,中菲两国签署了油气开发合作谅解备忘录。2019年8月,中菲双方宣布成立油气合作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和企业间工作組,推动共同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⑤。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菲油气开发合作的推进将为海洋资源开发合作树立新的典范。
(二)经贸合作批量落实
尽管近年来菲律宾经济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薄弱的基础设施仍然制约着菲律宾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日本国际合作社的研究,仅大马尼拉地区每天因基础设施薄弱带来的交通成本就达35亿菲律宾比索①。杜特尔特上任后提出了“大建特建”规划,计划在2017—2022年支出9万亿菲律宾比索(约合1800亿美元)以加快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②。“大建特建”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中菲两国元首已就两个计划的深入对接达成共识。据统计,2019年1—9月,中国企业在菲律宾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为3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9.6%;完成营业额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9%③。尽管菲律宾国内对中国的援助款存在批评声音,但是在杜特尔特的推进下,大批项目在2019年实现落地或取得实质性进展。
菲律宾电信基础设施较差,电信行业由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PLDT)和环球电信(Globe Telecom)长期垄断,流量服务价格居全球前列。为打破这种垄断局面,杜特尔特引入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信”)建立棉兰老伊斯兰电信公司(Mislatel),新公司由中国电信与来自达沃市的黄书贤财团合资运营,中国电信占有40%的股份,黄书贤财团占股60%。2018年11月,棉兰老伊斯兰电信公司赢得竞标,拥有了获取电信运营牌照的资格④。2019年1月,一名律师向菲律宾最高法院提交请愿书,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取消该公司的运营资质⑤。对此,杜特尔特直言他不希望第三家电信运营商的成立遇到任何法律阻碍⑥。2月,菲律宾国会通过决议,批准了棉兰老伊斯兰电信公司的特许经营权。7月,杜特尔特在总统府向黄书贤颁发了特许经营证,公司同时宣布将更名为迪托电信(Dito Telecommunity)。目前,迪托电信正在抓紧与提供基础设施的合作伙伴签约以加快业务的开展⑦,预计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商业运营。
中国直接投资也参与到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马卡蒂地铁建设是菲律宾首个地铁项目,其项目建设与投资都有中国企业的参与。2019年1月24日,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控股有限公司(Philippine Infradev Holdings Inc.,简称IRC)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土集团”)签署了有关马卡蒂市地铁项目的协议备忘录,确定由中土集团承包项目建设工程。2019年10月29日,IRC向菲律宾股票交易所披露,已经分别从中国香港高辉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民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募资1.02亿美元和2亿美元信用额度及30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⑧。
除了在建工程,大量的中资企业已经就在菲律宾投资建设与菲方签署了备忘录、签订合同或中标。2019年1月,中国能建装备集团公司与菲律宾信息和通讯技术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为菲律宾的三家电信公司建造共享通讯塔。3月,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巴石河改造委员会就解决巴石河的污染问题和加强社会经济开发签订合作协议。7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金融一账通与菲律宾友联银行(Union Bank)旗下公司UBX达成合作,将共同构建菲律宾第一个由区块链技术驱动的科技平台以满足菲律宾国内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9月,中国钢铁公司攀华集团与菲律宾经济特区管理局的官员签署协议备忘录,计划年底前开始建设占地300公顷的综合钢铁厂。12月, 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菲律宾国家铁路公司签署供货合同,由中国制造的动车组列车将首次出口到菲律宾;同时,中国交通和由陈永栽主导的大亚公司(Macro Asia)共同赢得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以南价值100亿美元的甲美地机场项目的投标。
(三)人文交流逐步深化
随着政治、 经济关系水平的提升, 中菲两国文化交流也逐渐深入。青年及学术机构间交流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2019年7—9月,来自中国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以及海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实践团分别在菲律宾进行交流考察,参访了菲律宾大学、菲律宾雅典耀大学和德拉萨大学等高校,对菲律宾营商环境等题目进行了调研①。
旅游业是菲律宾的支柱产业,2018年,旅游业对菲律宾经济的贡献率为12.7%②。随着中菲两国关系提升,有更多的中国游客前往菲律宾旅游,这成为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2019年1—10月,中国有149万人次游客赴菲律宾,同比增长41.13%, 是菲律宾第二大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客源地③。菲律宾旅游部预计2019年中国游客将为菲律宾经济带来超过320亿比索的收入,并预期未来3年,来自中国的游客将年均增长30%④。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与菲律宾城市间直航的开通是促使中国赴菲律宾游客增长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福建省旅游业从业者估计,自2018年年底晋江市与菲律宾达沃市签署友好城市协议并开通直航后,前往達沃市的中国游客增加了50%⑤。2019年,仅中国成都一地就新开通了赴菲律宾宿务、薄荷以及长滩岛的直飞航班,广州、泉州、晋江等地也增加了赴菲律宾航线。除了航线增加,2019年,菲律宾对中国游客的签证政策也有变化,菲律宾自2012年起对中国护照实施的“另纸签证”政策已经废除⑥。
(四)影响两国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中菲关系在稳步提升的同时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菲律宾的反对派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19年,线上博彩、非法务工以及援助工程建设相关问题等成为菲律宾国内反对声音质疑杜特尔特政府发展与中国关系的理由。
2019年, 中菲两国在南海偶有摩擦,但菲律宾政府坚定两国友好交往的立场,偶发事件并未酿成重大冲突。6月9日, 中国渔船与菲律宾渔船在南海相撞, 导致22名菲律宾船员落水, 这一事件在菲律宾国内引发民众抗议, 反对派参议员丽莎·洪蒂维洛斯(Risa Hontiveros)呼吁政府从中国召回大使和领事以示抗议。针对此事,杜特尔特表示这只是“海事事件”而不是外交事件;菲律宾外交部部长特奥多罗·洛钦向中国提出外交抗议的同时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表态,主张双边解决问题,拒绝外力介入①。此外,南海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议题之一。2019年4月,一群渔民通过菲律宾律师协会向菲律宾最高法院上书情愿,要求强制政府多部门履行保护南海环境的职责,该申请随后被菲律宾最高法院批准并要求政府执行②。7月,菲律宾司法部部长卡利达要求最高法院驳回该请愿书,同时,过半参与请愿的渔民在8月要求撤销请愿并称是菲律宾律师协会欺骗他们签署请愿书的③。
两国经贸关系快速提升的同时,人员往来更加密切,一些负面影响随之而来。2016年,菲律宾博彩委员会成立(PAGCOR),离岸博彩业得到合法化,大量中国公司赴菲律宾成立以网络诈骗为主的网络博彩公司,为中国在菲律宾的形象和中菲关系带来负面影响。2019年4月,菲律宾副总统罗布雷多公开指出:“菲律宾政府允许中国工人在菲律宾从事在中国被认为是非法的博彩是对菲律宾的侮辱”,并要求政府澄清允许大量涌入的中国人是否抢走了菲律宾人的工作④。8月,菲律宾博彩委员会有官员提出将博彩业员工转移至单独的办公中心⑤。
五、 2020年展望: 政局总体平稳, 经济增长为重
2020年, 菲律宾国内政治局势预计较为平稳,“大建特建”规划的推进情况以及经济增长表现将成为关注重点。内政方面,执政党拥有民意支持且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均占据多数,同时南部和平进程得到顺利推动,杜特尔特政府将拥有更为顺畅的施政环境。目前看来,虽然部分国内及国际势力利用舆论对杜特尔特在人权问题上进行谴责,但菲律宾国内政治或经济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经济方面,尽管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但在政府大量基础建设投资的支撑下,菲律宾经济在2020年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在主要支柱产业中,主要风险来自于中东紧张局势可能导致的菲律宾大规模撤侨并引发海外劳工收入减少。此外,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带来服务外包业的衰落。2020年“大建特建”规划旗舰项目的实施情况有待观察,这一规划是杜特尔特政府最重要的政绩工程,同时又大量依赖来自中国及日本的资金援助,因此,菲律宾与中日两国的外交关系也将影响这一规划的实施进度。
外交方面,中菲关系有望延续当前的友好交往态势,“一带一路”倡议与“大建特建”规划深入对接以及赴菲律宾游客增长将成为推动两国官方及民间友好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杜特尔特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指导下,菲律宾仍将推动外交关系多元化,与包括日本和俄罗斯在内的国家保持友好交往。同时,《共同防御条约》框架下的菲美军事关系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但是,因人权问题发生外交冲突后,两国关系会如何发展仍有待观察。
注: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菲律宾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潮流研究”(批准号:19BWW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杨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