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依托下的初中数学思维课堂的构建
2020-07-27徐丽娜
徐丽娜
摘 要:教学情境是学生在数学探究中面临的基本情境,也是影响学生课堂思维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要想充分激发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思维活力,我们务必要选择并创建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适宜情境的支持下获得足够的思考材料,进而在对直接性思考材料的处理中完成课堂思维任务,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中升华自身思维层次。因此,要想构建情境依托下的初中數学课堂,我们就不能忽视对课堂中情境构建和开发方式的优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课堂;教学依托
情境课堂是一种以情感激发和思维调动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性课堂。在以情境为依托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多维情境的刺激之下,充分唤醒自身的主动认知热情,能够在多维情境的充分开发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思维能力,在主动的、深入的数学思考中内化数学核心素养,故以情境为依托构建高效数学思维课堂是有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的。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利用该教学优势,构建情境依托下的初中数学思维课堂呢?下面我将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课堂教学为例,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营造多维情境,奠定思维基础
情境课堂构建的第一步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只有当我们选择并创造了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之后,学生才能在教学情境的帮助之下迅速获得基础性知识内容,为参与课堂思维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基于初中生是在视觉文化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一教学实际,我决定以多维情境营造的方式导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课堂教学过程,以多维情境刺激学生,帮助学生迅速获得思维探究素材。
例如: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课堂导入过程中,我先以微课视频导入课堂,以精灵贝贝的心理测试活动,营造了一个趣味的课堂教学情境,以展示停车场情境的方式进入心理测试环节。这样一来,学生便会自主按照心理测试要求,以自己的方法收集机动车数量,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在该教学导入过程中,我以微视频导入课堂,在营造趣味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情感的同时,帮助学生完成课堂思考素材收集任务,为学生参与其他自主探究环节奠定了基础,有效助力了数学思维课堂的构建。
二、开发多维情境,推进自主思考
情境课堂构建的第二步是对课堂情境进行有效的开发,没有对课堂情境进行有效开发的情境课堂不可能是一个高效的情境课堂,因为在该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付出和我们的教学收获是不等值的。而基于初中生是尚在成长中的人这一教学实际,要想让学生能够对课堂情境进行多维开发,提升情境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利用效率,我们不妨集集体之力解决个人探究难题,助力学生在课堂中的深度思考和初中数学思维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课堂推进过程中,我先根据自己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了解,将学生分成人数适宜的数学知识探究小组,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你是用什么方法收集信息的?如何才能让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以更有条理的方式呈现出来?
(2)在机动车辆统计表或统计图绘制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哪些信息?
(3)停车场内还有一部分车是流动的,对于这些车辆你们是如何处理的呢?
继而,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知识进行了深入探究,最终在对该问题的深度探究中,训练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给学生预留足够自主认知空间的同时,为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活动指明了方向,完成了对课堂情境的多维度开发。
三、深化情境总结,升华思考环节
情境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深化环节,只有教好这一环节,整个情境课堂才能有始有终、系统深入。而要想让情境课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既紧扣情境,也能检验学生课堂认知成果,达到总结升华的教学目的,我们不妨以教师提问的方式深化学生对课堂问题的思考。
例如: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课堂总结环节推进过程中,我对学生说:“精灵贝贝的心理测试马上就结束了,那么你们到底是不是一个稳重的人呢?下面就请大家自己看一下吧!”接着,我以课件展示课堂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通过让学生根据问题提示,选择“是”“中”“不是”等答案,帮助学生完成课堂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估任务。
该教学环节的构建,既保持了情境课堂的完整性,保留了学生的完整思考体验,也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反思意识,让学生们在对上述问题的深度思考中提升了自主认知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活动,构建初中数学思维课堂是数学学科特质的要求,也是强化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发展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要求。而以情境为依托推进数学教学活动就可以帮助和支持学生顺利完成自主思考任务,深化学生的自主认知体验。
参考文献:
[1]沈月.聚焦思维课堂,培养核心素养——例谈基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初中数学课堂构建[J].数学教学通讯,2019(20):37-38+48.
[2]苏红云.基于兴趣主导的初中数学思维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