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加强学生德育探究
2020-07-27彭锡华
彭锡华
【摘要】德育教育是当下小学教育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关键词】德育教育;语文教学;建议措施。
古人云“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有此可以窥见古人对于正身的看重,何为正身,自然就是端正自己的品行,只有品德端正才能成为一个正人君子。如今,从小的方面,不管是学校里的道德规范还是国家提倡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对人道德取向,价值观念的引导,这就足以看出国家对于社会道德建设发展的重视程度。学校教育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才人才,先成人后成才,所以不管是德育课程还是语文课程,不論是道德手册还是图书课本都应该在无形中对学生的道德发展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一、言传身教,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三大科任教老师之一,自己的行为语言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对学生做到言传身教,才能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学生道德意识不强,缺少基本的道德素质礼仪是因为他们在学校中生活,学校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学生的一个庇护所,但是社会上是不同的,而且同样的错误在学校中犯了老师们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最多就是批评教育,但是同样的行为换做别的环境就不同了。同时也是因为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娇生惯养,把很多行为理解为理所当然,当他们遇到自己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极端行为,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这些表现,在教学中适当引导。比如,在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时候,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实现自己上台表演愿望的孩子,在表演中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结果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却是努力了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借机告诉学生,生活中遇到不如自己意愿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机会都是要自己努力去争取的。而且,每个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就算结果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是,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可以。教师在面对各种事情的时候,也要有这样的心态,再结合课文,改变学生对待事情对待失败的态度,引导学生用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客观事实。作为语文老师在讲授这些问题的时候,通过课文结合同学们现在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清晰的意识到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让学生学会自己反省自己调整,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
二、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避免学生走向歧途
小学生没有初中生的叛逆,也没有成人的自我,但是就是这种不能完整表达自己思想的年龄更应该引起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很有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就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遗憾。常有报道某几年级的小学生在家跳楼身亡,原因是什么,社会上的人是没有能够理解的,其实一些事情的发展不是没有缘由的,在这个孩子最终选择这样一条不归路之前一定会有一些表现,但是由于教师的疏忽造成了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更应该注意教给学生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内心,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挑战,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困难。比如,在学习《牛和鹅》的时候,小孩子对“鹅”的恐惧是无名的,但是,这种恐惧似乎告诉家长也不足以让家长生出保护他们的意识,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没有对孩子的足够关爱,一些胆小的孩子可能会就此留下阴影。但是好在文中有金奎叔这样一个人物,给他讲了道理,让他从此不再害怕。课堂上,我就直接讲到了一个身边学生的故事,一个小孩子很怕抽血,我听有些家长会说,都这么大了怕什么。那天我们班体验就有一个怕抽血的孩子,当时他一下扑在我的怀里,我赶紧抱着他给他安慰,他才愿意抽血。我及时发现了学生的问题,给其他学生讲了这个故事,其他学生也就知道遇到问题可以找老师,同时,学生也会认为,老师是可以理解我们的,不会批评我们的,这样比较利于形成一个德育的良性沟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通过课文的发散,语文古诗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开导学生,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扰,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问题学生及时的帮助教育,避免学生走向歧途。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生活中的智慧,这些智慧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是教给学生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逃避,这才是老师在教授课文中应该教授的,而不应该是单纯的段落划分,主旨大意的讲授。
三、教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奉献回报社会
感恩要感恩祖国,感恩长辈,感恩老师,感谢同学。学习《梅兰芳蓄须》的时候,引导学生感受梅兰芳先生为了保护国家尊严,不给日本人唱戏,冒着生命危险所作出的一切努力;学习《出塞》、《凉州词》等诗歌的时候,感受“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战争的惨烈,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候,感受当时的“中华不振”以及今天的祖国腾飞,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兴奋。学完这些内容的时候,尤其在每一节课最后,有一个情感升华的时候,读古诗也好读课文也好,学生的感情都特别饱满,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要怎么报效祖国的时候,每个学生说的头头是道,这个时候,我就知道,这一节课的情感沟通实现了,学生的爱国情怀真的得到了深化。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阵地,是语文课堂上可以发散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通过故事层层渗透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更为深刻的。语文就是生活,现在的语文课本改编之后,人文主题更加突出,从某个角度说,人文主题暗含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不妨在教书的时候,围绕着人文主题这个线索,将德育教育深刻的贯穿在课文讲解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文学习中体会课文情感同时提升道德素养,这才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做到的。
道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管是哪一科的任课老师,在小学教育阶段,笔者认为始终是德育教育为上,素质教育为先,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怎样顶天立地的存在于社会中要比他们单纯的学会怎样分段,如何解题,要有意义,有价值得多。
参考文献:
[1]董丽颖.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黑龙江科学,2018(04).
[2]李亚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
[3]郑格.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