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子骑车记》绘本读写教学品评

2020-07-26林琳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绵羊母牛骑车

林琳

教学目标:

1.阅读绘本《鸭子骑车记》,了解故事内容,感悟鸭子敢于尝试的精神;

2.仔細观察,大胆想象,锻炼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猜想“疯狂”

1.出示自行车图

师:这是什么?

生:自行车。

师:你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学骑车的经历吗?

生:刚开始时我总是摔跟头,但是我坚持练习,摔了几次以后就会骑了。

师:你觉得学骑车容易吗?会骑之后你什么感觉?

生:不容易,但是会骑以后我感觉非常开心。

2.出示封2

师:有一只鸭子看到一辆自行车,猜猜它想干嘛?

生:想骑车?

师:你们真了解这只鸭子,它就是有这样疯狂的主意。

出示鸭子骑车图。

师:“我打赌我会骑车!”你们觉得鸭子的想法可行吗?

生:我觉得鸭子异想天开了,他的腿那么短,自行车那么高,他不可能学会。

生:我不太看好他,因为鸭子的翅膀不像我们的手,他应该不会控制龙头的。

师:对啊,瞧,咱们这只鸭子啊,它一摇一摆地走到男孩停着的自行车旁,爬上去,骑了起来。它骑得很慢,而且左摇右晃。

(简评:大多数中年段学生刚学会骑自行车,对骑车有着浓厚的兴趣,以此话题导入,容易调动相关体验,激起学习热情。学生基于自身学骑车的经历,都不太看好鸭子能骑车,为嘲讽鸭子学骑车铺垫。)

二、理清结构,仿写故事

1.母牛图

师:鸭子在农场里骑了车,它会遇到哪些动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母牛图

师:鸭子骑过母牛身边,“你好,母牛!”鸭子说。“哞——”母牛应了一声。请你学着母牛的样子和鸭子打个招呼吧。

生:“哞——”

师:你们看母牛的表情,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得大大的,你猜它是怎么想的呢?

生:母牛很惊讶,它想一只鸭子怎么在骑车,肯定是我眼花了。

生:母牛会想,我没看错吧,一定是我还没睡醒,我得再去补补觉。

师:是呀,母牛可惊讶了,一只鸭子怎么会骑车呢!

出示书中母牛的心理活动。生读。

2.出示绵羊图。

师:看看鸭子又骑过谁的身边了?它会怎样和绵羊打招呼?

生:“你好,绵羊!”鸭子说。

师:绵羊会如何回应他?

生:“咩——”绵羊应了一声。

师:谁来说说绵羊的表情?你猜它会怎么想

生:绵羊和母牛一样,眼睛睁得很大,嘴巴也张得很大。

生:它会很惊讶,想鸭子怎么也来骑车呀!

师:想一想绵羊一般是什么性格的?你觉得绵羊心里会怎么想?

生:绵羊会想鸭子你慢点啊,别摔着自己呀!

出示书中绵羊心理活动,齐读。

3.出示猫图

师:鸭子又骑过谁的身边呢?又是如何打招呼的?猜猜懒洋洋的猫会如何想呢。你能像作家一样看着这幅图完成这个填空吗?

出示填空:鸭子骑过          身边。“            ”鸭子说。“       ”    应了一声。可她心里想:“             ”

生1:鸭子骑过猫身边。“你好,猫!”鸭子说。“喵——”猫应了一声。可她心里想:“骑什么自行车嘛,还不如睡大觉呢!”

生2:鸭子骑过猫身边。“你好,猫!”鸭子说。“喵——”猫应了一声。可她心里想:“有这个时间我还是想想中午吃什么吧!”

师:你们的猜想可真符合这只大懒猫的特点!

(简评:教者引导学生观察母牛表情猜出母牛想法,通过提示绵羊性格特点猜出绵羊想法与母牛想法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出示一道填空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想象,实现由扶到放。在一次次揣摩比较中,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发现了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出示鸭子和母牛、绵羊、猫的三段对话

师:故事读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

生1:鸭子每次打招呼都说你好,而且这些动物都不看好鸭子。

生2:每个动物都用叫声回应了鸭子。

师:你们很会观察,鸭子很有礼貌,而且动物们的叫声和心里想法都符合其身份。接下来鸭子还可能会遇到谁呢?

生:猪、狗、鹅……

师:谁能说出与众不同的、别人可能想不到的。

生1:农场主人。

生2:自行车主人。

生3:也许会遇到外星人。

师:请你拿出笔和纸写一写(师行间巡视,记下学生所写人物或动物名称)

(投影仪展示学生所写名称)

师:你们想听哪个故事?

根据学生要求展示:

(1)鸭子骑过狼身边。“你好,狼先生!”鸭子说。“ao wu——”狼应了一声。可他心里想:“我要趁他不注意一口吃了他!”

师:他写的与作者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他和作者写的格式是一样的,但是狼的叫声用拼音来代替了。

师: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我觉得好,因为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是一个好办法!

(2)鸭子骑到河边,看到了小鱼。“你好,小鱼!”鸭子说。小鱼吐了个泡泡。可他心里想:“鸭子还能骑车,真是天方夜谭!”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个故事。

生:我觉得他“天方夜谭”这个词用得好。

生:我覺得他写得很好,因为小鱼没有叫声,但他会吐泡泡,他抓住了小鱼的特点。

(简评:根据书中3个故事,引导学生理清故事叙述特点,进而展开想象创编出新的故事,极大丰富了绘本内容,为课后续编故事打下了结构方面的基础。)

三、揣摩寓意,表达感想

1.出示鸭子遇到小狗图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原著是怎么写的。

师:瞧,鸭子现在不仅在骑车,还掉头跟狗打招呼,说明鸭子骑得怎么样了?

生:骑得越来越好了。

(出示句子:现在鸭子骑得好多了。)

师:观察狗的表情和动作,狗跑过鸭子吗?那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我真羡慕鸭子呀!

师:为什么羡慕?

生:因为鸭子做到了其他动物都不敢做的事。

(相机出示狗的心理活动:这可是真功夫呀!)

屏显前两段话以及遇到狗的描写,描写鸭子动作的句子显红。

师:这段话与前两段话又有什么不同?

生:比前两段话多了一行。

师:那这一行主要写的是什么?

生:主要写的是鸭子骑得怎么样了。

出示鸭子骑车全过程图,共8幅(省略山羊图)

师:鸭子从看到自行车就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一开始他骑得并不稳当,骑着骑着他都可以回头和狗打招呼了,他越骑越快,一边骑一边按铃差点压着母鸡了,慢慢的他可以单脚站在车座上了,最后竟然可以撒开车把了。他竟然做到了我们都认为不可能的事,而且做得很好。

2.出示孩子骑车图和动物看车图

师:看看这些动物的眼神,他们想做什么?

生:我猜他们也想去试试骑自行车。

出示动物骑车图

师: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不同的动物是怎么骑的?可以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观察、相互讲述)

师:每个同学都说得很开心,能不能说给大家听听?

生1:两头猪骑一辆车,前面的猪还回过头来和后面的猪说话,似乎在说,我们两个可以骑得更快些。

生2:牛太重了,把自行车轮子都压扁了。骑起来就特别小心,很慢。

生3:猫和狗在比赛谁骑得更快,狗在追着猫跑。

……

师:如果你能把你刚才说的话配在图旁,那又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啦!

3.出示最后一幅图(自行车都放回了屋旁)

师:他们都学会骑车了,是谁带动的呢?

生:鸭子!

师:他们受了鸭子的影响都学会了骑车,这真是一只      的鸭子。

生:爱冒险、敢尝试、有领导才能……

师:对,这真是一只活泼开朗、勇敢自信、有创意、乐于尝试的鸭子。这只是一本写鸭子的书吗?

生:不是。

师:联系我们的生活,想一想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交流:

生1:在学习或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敢于尝试新的事物,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生2: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要放弃,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简评:故事有两条线索,一是鸭子骑车越来越好,二是动物们看鸭子骑车的态度由嘲讽到怀疑到赞赏到群体参与,学生对此的认识也随之发生转变,教者抓住“转变”启发学生思考:“这只是一本写鸭子的书吗?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悟?”学生恍然大悟,纷纷动笔写下自己的感悟)

四、创编故事,升华寓意

出示最后一幅图(图上有两个英文单词THE END和一辆拖拉机)

师:认识这两个英文单词吗?

生:是结束的意思。

师:故事真的结束了吗?看这是什么?(激光笔指拖拉机)这只鸭子看着拖拉机又有了什么疯狂的想法?会发生什么新故事呢?课后把你想象的画面画下来,并配上文字,就是一本我们自己创作的有趣的绘本啦!别忘了把你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一听哦!

(简评:故事开头,鸭子看着一辆自行车发呆,故事结尾,鸭子看着一辆拖拉机发呆;首尾衔接,此时的鸭子已经拟人化,学生不再拘泥于鸭子骑车与开车的可能性,一本全新的《鸭子开车记》故事已然成形。绘本的人文价值——培养孩子敢于尝试的精神也得到落实。)

猜你喜欢

绵羊母牛骑车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绵羊和小鸟
肉牛繁育改良技术要点
母牛难产的原因及其对策
一头牛所见到的明亮
生日
Itoly: TOwn Poys People to Ride Bikes to work 意大利小镇:骑车上班可赚钱
巧计得绵羊
边骑车边充电的充电夹
骑车环岛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