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政治课培育法治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探究

2020-07-26曾鹏辉

考试周刊 2020年62期
关键词:开发策略法治意识课程资源

摘 要:培育法治意识是新课标与国家教育体系的重点内容,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法治意识的课程资源存在较多问题,如:资源匮乏、教师缺乏培育法治意识经验、专业性较强等。文章通过分析教材逻辑、明确培养目标、提升资源开发质量、体现活动型特点这四个途径扩充课程文字资源、人力资源、数字与活动资源,同时结合高中政治学科实例,展示一线基层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的探究路径。

关键词:法治意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课程资源是在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文章主要是根据课程资源呈现方式来梳理培育法治意识的课程资源。

一、 分析教材逻辑,夯实课程文字资源

文字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这涉及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法治意识的教材,主要从新课程标准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与校本教材三个方面来阐释如何开发培育法治意识课程资源。

当前新教材4本必修课程,其中模块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其他三个必修模块“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三本选择性必修课程设置为“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三个模块和三本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是选政治专业学生必学的。将专门培养培育法治意识的教材结构及其内容要求进行分析如下。

启示1:通过对新教材的梳理我们可看到明确培养培育法治意识已经上升成为思想政治课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现在开发培育法治意识的课程资源已经迫在眉睫。

启示2:虽然都是培养培育法治意识课程教材,但不同课程模块内容要求不同,开发课程资源的侧重点与落脚点都不同。“政治与法治”模块更加侧重于培育法治意识及对国家总方针政策的把握,因此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该更多落脚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及法治社会的意义,从公民、政府、司法机关和全社会如何推进依法治国出发。而“法律与生活”不同的课程模块更加侧重落实青少年培育法治意识,加强学生法律常识的掌握,帮助其了解及能保护自身法律权利,履行自身义务。在开发本模块课程资源时更加注重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况,选取的案例和议题需要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如以“常回家看看为什么要立法”为议题,要求学生引用自己的经验或家人的感受,通過小组讨论,分析说明赡养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同时培育学生家庭责任意识。

启示3:新课标中强调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之中,素材的选择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需要了解《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结构、学科内容,只要进行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才能遵循学生成长与认识发展规律,让课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开发校本教材是建设课程资源重要的部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与法学相关校本课程也是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培育法治意识课程资源重要宝库。比如浙江省湖州中学编排了法律选修校本课程《法律伴我成长》,由“走近近代法学、了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熟悉我国国家根本大法、研读与中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案例、参与法律基础知识竞赛以及参加模拟法庭实践活动”等六个方面组成,很好地实现法律校本选修各章节与国家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互补,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启示4:构建法律校本课程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培育法治意识课程资源开发的宝库,甚至能与国家课程相得益彰。

二、 明确培养目标,激活课程人力资源

《青少年培育法治意识大纲》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培育法治意识目标: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这与新课标中提出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课程目标是相一致的。

从两个大纲目标中我们发现,共同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有法律常识的,更应该有法治思维与法治观念的;不应该是满堂灌的,而应该是参与研究式学习的;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更应该落实于实践中。课程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如何激活教师与学生资源。

(一)双线共同发展 提升法治教育师资力量

教师是高中政治培育法治意识课程资源的主体,培育法治意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与效果由教师的素质状况和培育法治意识观念与能力决定。因此,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法学原理与法学理念的提升。提升专业能力可以是参加高校、教研室或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或是进修,可以是浏览专业的法律专业网站《广东法院网》《中国法院网》,关注接地气的微信平台《人民法院报》,观看人气颇高的节目《今日说法》《以案说法》,也可以是常常查阅权威小巧的小红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反思,提升自己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加强对培育法治意识教育学习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强化自己的教学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力量协助教学。请“专业外援——法律工作者”(如法官、律师、检察官和高校法学教师等)定期到学校为学生做主题演讲和法律讲座,提供除政治教师以外的课程人力资源支持。当前社会各界已经开展起“培育法治意识进校园”活动,在这良好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界力量培育好学生法治意识。

(二)多种形式开展 激发学生学习课程兴趣

让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培育法治意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主要考虑的因素素。

在法治教育中最常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引入典型、真实的法治案例,以案说法,以法析案。引用案例可以是中外经典案例,如在讲《法律与生活》第3单元3.1“劳动法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引入2004年张先著的“乙肝歧视第一案”,这一案例影响大,具有典型性,能迅速激发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劳动权利的法治意识,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也可以是当今热点案例,如《广东高院发布涉互联网十大案例》就可以做“民法”与“就业创业”章节的典型案例。案例通过文本、微视频、情境模拟、辨析讨论等不同形式去开展,加深学生对法律常识的理解,培养法治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内化为信奉法律、信仰法律的意识。

法律微电影、纪录片、创办法律社团、举办模拟法庭、走进庭审现场、参加法律知识竞赛等都是有效地提高学生培育法治意识兴趣的形式,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

三、 提升资源开发质量,利用课程数字资源

新课标要求开发高中政治教材课程资源需要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素材的选择与运用,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映当代社会进步的新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最具有无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的是互联网和大众传媒,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离不开数字资源。

(一)必须要知道的权威网站

对于要进行法治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知道的权威网站包括:中国法院网(https://www.chinacourt.org/index.shtml)(其中审判页面中包括当前典型与正在审判的案例)、中国庭审公开网(http://tingshen.court.gov.cn/)(各大中院高院典型案例采用庭审进行网络直播的方式)、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oldwenshu.court.gov.cn/)(所有中级人民法院已判文书的查询)、广东省法治教育资源库(包括课件、视频、教案,主要针对小学与初中法治教育)、北大法宝(www.pkulaw.cn)(权威司法案例查找网站)。

(二)有实用价值的传媒平台

当前法院正在推进智慧法院办公,也就是互联网+诉讼新模式,因此有一大批有实用价值的平台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如“易法院”App,易解平台,中国法院報(微信公众号、微博)等。

当然,拥有这些资源后挑选素材时需要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兴趣,同时也需要考虑学生可以掌握的范围,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案例才能成为教学资源。

四、 体现活动型特点,强化实践活动资源

新课标要求要将学科内容与活动设计相融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对接等,需要通过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多种课内外探究活动设计,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育法治意识不仅要涵养尊法意识,学法意识,更重要的是规范青少年法治行为,真正参与到法治实践中,培养其用法意识。因此,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不断加强。当前比较好的实践活动形式有:直观性的、真实的法治实践情景活动如组织志愿服务、参与法治社会实践等来增强对法律知识的操作、应用能力,增强对国家依法治国的理解和认同等。也可以挖掘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正确消费观和维权的主题教育”通过“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民族团结教育和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日”“宪法宣传与普及”“宪法宣传日”等进行学习教育。

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本是一项极富主动性、创造性的系统工程,开发高中思想政治培育法治意识课程资源更是一项复杂和有挑战的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围绕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主观能动性,才能将思想政治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郭绍仪.基于校本法律选修课程的法治素养培育:以《青春说“法”》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5(31):44-45.

[2]张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优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8(1):42-43.

[3]李子煜.基于核心素养的政治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23(7):43-46.

[4]周贵才.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J].文教资料,2014(33):140.

[5]陈爱宏.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8):71.

[6]李先军,张晓琪.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历史演进、特点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5):17-19.

[7]陈爱宏.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8):71.

作者简介:曾鹏辉,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开发策略法治意识课程资源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