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比较研究
2020-07-25唐苏宁
唐苏宁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糖尿病患者多饮水,多进食,多尿,体重变轻等“三多一少”的特点众人均知晓,尽管通过以上几点能够对疾病有一定的判定作用,但还是会有漏诊,误诊的可能性,并且针对早期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体征表现,容易让患者忽视,影响治疗。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需要采用科学、安全的诊断方式进行检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本研究选入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疑似糖尿病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利用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院采集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疑似糖尿病的患者123例进行实验。其中男90例,女33例,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42岁,平均年龄在(55.16±3.20)岁,病程0.6-9年,平均病程(5.3±1.90)年。纳入依据:本次实验经过医院伦理会的批准,且家属和患者均知晓,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验,利用EDTA抗凝试管将患者的血液进行采集,然后利用全自动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进行检验,所有的流程严格按照实验的标准进行,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在4.99~6.79%之间,超过这个区间判定为阳性。
再提取患者的尿液进行尿常规的检验[1],先提取10 mL的尿液标本,利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实验,需要注意患者葡萄糖和尿酮体指标水平的变化,将葡萄糖判定为阳性的标准为:0.1 g~0.3 g之间,最高为0.9 g。
进行生化检验,即采集患者的无抗凝静脉血及 EDTA抗凝静脉血[2],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标本的测定,阳性的标准为:在空腹的情况下血糖大于7.00摩尔每升,在额外备好400 mL的水,往里加入75克的葡萄糖,让患者服用,服用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在患者服用完的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采取患者3毫升的静脉血进行血糖的测定,判定为阴性的标准:1小时的血糖在6.7-9.4摩尔每升,2小时的血糖小于7.8摩尔每升,3小时后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采用不同的检验方式对阳性检出情况,以及不同的检验方案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以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利用百分比(%)形式表现不同的检验方案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行x2检验,组间对比P<0.05,则表示以上各个指标有差异性。
2 结 果
2.1 不同的检验方式对阳性检出情况的影响对比
表1数据证实,生化检验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尿常规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的检验方式对阳性检出情况的影响对比
2.2 比较不同的检验方案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
经过数据证实,生化检验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均比尿常规检验组高,组间具有差异(P<0.05)。
3 讨 论
糖尿病在初期并不容易被发现,需要通过一定的检验才能够进行病情的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对于糖尿病的检查有多种,其中尿常规检验以及生化检验时检测糖尿病的常用方式。经过研究发现,采用生化进行检验[3],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还能够准确的反应出患者近三个月的血糖水平的变化,这有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缓解以及转归有着促进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生化检验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尿常规组,且生化检验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均高于尿常规检验组,P<0.05。由此表明,生化检验的更为准确,更有利于病情的诊断。
综上所述,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方式优于尿常规检验,可以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并且在疾病诊断中,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都高于尿常规检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