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

2020-07-24王冠军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王冠军

摘 要: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的引导为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探究动力,而完成知识建构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提高学生探究积极性。本文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进而提出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C-0060-02

问题导学法是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据学情进行预知从而精确进行问题的设计,或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起来,在问题的解决中完成知识的建构的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法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究动力及促进学生数学素质提高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探索问题导学法的重要作用,并且以问题为主线贯穿于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有效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一、初中数学教学运用问题导学法的作用

(一)促进知识的内化巩固

提问是问题导学法运用的重要形式之一。提问不是随便的、毫无目的地提问,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或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精心设置提问,是在教师了解了学情的前提下进行的。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全面了解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点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入问题探索的境界,使学生对旧知进行回顾与温习以达到巩固内化的效果,同时实现与新知建构的对接,促进学生在旧知与新知过渡过程中的知识复习与巩固。

(二)激活数学课堂

问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引领作用,从而让学生产生探究动力。传统教学无问题意识的局面使学生进入被动学习的状态,其质疑品质难以得到培养,课堂是教师满堂讲解灌输的场所,课堂氛围僵化凝滞,没有生机活力。而问题导学法在引领学生的学习不至于脱离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不断产生探索欲望,激活思维,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在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可以仔细观察数学现象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三)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问题导学法强调问题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可以运用于导入环节、课中环节及复习环节,以达到不断为学生提供持续探究动力、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持续地进行训练与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探究形式,如小组合作、网络查询、独立思考等,在分析的基础上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运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久而久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会得到升华,品尝到通过思路的确立达到问题解决的乐趣与成功感。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

(一)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

以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是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引领下进入探索的状态。但要注意提问的技巧,突兀的提问而不注重提问艺术的运用,常常会使学生因为对相关问题难以理解而陷入尴尬的状态,同时,问题不能超出学生能力的极限,不然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如果难度过低学生自然也不会产生探究的动力。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进行预判,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如在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进行认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物品及学生身边的铅笔盒、学校门窗等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的情境当中,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有针对性地設置问题

问题的设置要具有针对性,杜绝提出一些笼统与宽泛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对学生产生不了思考与探究引领的作用。因此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细致化,这样才能对学生探究产生驱动作用,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教学“图形旋转”相关知识点时,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烦琐、内容偏多,所以在提出问题时不能笼统和宽泛,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图形来设置问题,再引导学生以点带面地进行规律总结,使学生的理解从具象上升为抽象,加速知识的内化。

(三)促进知识的巩固

问题导学法具有启示与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思考,问题导学不仅可以应用于新知学习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还广泛运用于对知识的巩固与复习环节当中,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与检测,了解学情,更好地采取应对策略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如在学习与方程相关的知识时,为了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可以从方程的定义开始设置问题情境,然后运用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方式,对学生解方程的方法、方程的实际应用等进行提问。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解方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与提问,及时对学生学习缺陷进行查漏补缺,根据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中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四)强化问题导学的作用

顾名思义,问题导学法的重要功能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性学习,提出问题的作用之一是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教师要运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多种三角形,并且给每种三角形的边标上具体的数据,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数据发现三角形的边与边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就会发现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就会有效提高对直角三角形的运用的认识,理解勾股定理的原理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此外,还要强化课堂的引导作用。问题导学法对于教师课堂的控制与引导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优化学习过程,为课堂教学注入探究的活力,使学生有效地进入探究学习的状态。但是问题导学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于课堂有着十分娴熟的驾驭能力,这也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对问题进行精心有效的设计与优化,以发挥问题对于课堂的引领与生成作用。如在学习函数的图象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熟悉函数概念、意义的了解,认识函数图象,然后让学生把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探究。这样课堂教学在问题的引领下更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及教师的点拨与反馈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以问题的引领完成知识的建构。

问题导学法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作用,可以广泛运用于知识的预习巩固与课中教学环节,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问题设置的针对性、层次性,由易到难地创设问题情境,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与建构。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模式下,学生的思考仍然是引导性被动思考与探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肯定与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引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大众,2018,(7).

[2]高红.试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

[3]岳代稳.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与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8,(6).

[4]张春金.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6).

[5]吴健.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

[6]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

[7]邹金贵.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

[8]章建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4).

[9]肖雪娟.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10]王芳玲.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4).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