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联合入路治疗35例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7-24穆洪鑫
穆洪鑫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盐城 224000)
复杂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病症。其多因车祸、高空坠落等重大事故导致[1]。因为复杂髋臼骨折发生的位置较深,骨折部位结构较为复杂,因而导致临床复位相对来讲比较困难,而且并发症情况较为严重。因而在临床治疗中,采取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临床实践表明,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能够将骨折部位进行充分的暴露,复位较为轻松,临床治疗效果较佳。基于上述理论研究,本文对我院接收的35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在其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9月~2019年8月我院接收并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35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22名,女13名;年龄22~59岁,平均(37.78±5.36)岁;从致骨折原因来看,交通事故导致骨折有19例,重物压力导致骨折有8例,高空坠物导致骨折有8例;从骨折位置来看,右髋15例,左髋20例;从骨折分型来看,有6例患者为横形伴后壁骨折,有17例患者为双柱骨折,有12例患者为T形骨折;患者在送到医院时,有7例患者存在失血性休克情况,有5例患者存在颅脑损伤,有3例患者存在脊柱骨折。所有患者在送到医院后均经影像学检查和常规检查确诊为复杂髋臼骨折。
1.2 方法
对收治的35例患者均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患者采取漂浮侧卧位姿势,切口于患者的髋后外侧部位,按照前后入路的方式进行入路,从外到内依次切开皮肤、肌肉,钝性分离臀大肌,将髋臼的后缘部位和后柱部位显露出来。对患着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复位,髋臼后壁、后柱采用钢板进行固定[2]。然后患者采取平卧姿势,切口与侧髂腹股沟的外侧和内测,将股神经外侧的间隙和股血管内测的间隙显露出来,将髋臼前壁、前柱部位,用钢板进行固定。所有操作完成后,将切口缝合。手术结束后利用C臂机进行复位情况的观察,没有问题后,在伤口处放置负压引流管,并服用抗生素药物。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进行时间、出血量等一般指标进行记录和观察,对髋臼复位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本次实验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用%表示百分数,百分数和例数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及其他指标采用t检验。实验组间数据以P值作为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依据,当P<0.05时,说明组间数据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患者手术中一般指标情况
记录观察患者在手术中的一般临床指标状况,发现35例患者手术进行时间2~5小时,平均(3.1±1.4)小时,而手术中的出血量550~1100 mL,平均(720±120)mL。见表1。
表1 患者手术中一般指标情况(±s)
表1 患者手术中一般指标情况(±s)
?
2.2 患者髋臼复位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采用Matta标准对患者术后髋臼复位情况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发现髋臼复位满意度为91.43%,详见表2。采用Merled Aubigne-Postel 髋关节功能评定款这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发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率为94.29%。详见表3。
表2 患者髋臼复位情况分析[n(%)]
表3 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n(%)]
3 讨 论
复杂髋臼骨折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解剖显示,其内部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对于骨折位置、骨折片的移位情况,前后壁、骨折游离体等要充分的考虑,选择最佳的入路方式[4]。前后联合入路一般从解剖的间隙进入,能够达到良好的骨折部位暴露效果,在内固定、复位等治疗上都比较方便[5]。综上所述,在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方式,能够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