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野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究

2020-07-23张子鸣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模式互联网

张子鸣

摘 要: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养老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是解决养老资源短缺、养老服务发展滞后问题的必要选择。将“互联网+”引入社区居家养老领域,是致力于打造以老人需求为目标、跨界互联为基础、创新驱动为支撑具有特色的养老新模式。但是实现“互联网+社区居家养”的融合,也面临一些障碍;只有通过采取相关的优化路径来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来助推智能化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模式

2015年7月,“互联网+”益民服务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被提出,即智慧健康的方式促进养老产业发展。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2017年2月,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促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系统集成,连接各个医疗机构以及社会服务资源,组建老年健康动态监测制度并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可见,“互联网+”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我国此种模式的发展具备良好的政治土壤。

1 “互联网+”思维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价值意义

1.1“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有助于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通过将“互联网+”引入社区居家养老,借助互联网的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以及大数据分析功能建立一个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实现有限的服务资源效用最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利用互联网具有信息数据收集、归纳分析等功能,对社区老人的基本数据和服务信息进行需求分析,从而使得资源更加优化配置,提供的各项养老服务更加精准化、快捷化,甚至为资源的跨地域调配提供了可能。其次,基于数据统计分析,使得服务供需对接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利用手机APP平台或者PC客户端,为养老服务供需双方提供信息交互平台,需求方通过互联网终端,实时发布服务需求指令;而社区养老中心根据其需求安排服务商或者志愿者提供上门服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养老服务供需的有效对接、资源的有效配置。

1.2“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利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其一,当互联网融入后,社区可以通过社区养老服务在线平台,分析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甚至积极主动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极大的提高了养老服务效率。其二,当服务结束之后,老年人可以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在线对其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填写服务反馈表,当社区收到这些反馈信息时,能够迅速的找到原因,做出相应的调整,建立相应奖惩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其三,通过互联网,可以设立社工服务人员在线培训栏目,设立养老知识课堂,社工护理人员和老年人都可以在网络上接受养老服务知识的培训,可以提升社工人员的服务素质,且,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学习养老服务知识,从而去服务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形成互助养老。

2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实现路径

2.1互联网科技与社区居家养老的融合

“互联网+”社区养老接入了互联网大数据云管理、人工智能和高速通信技术,打造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网三网一体,连接了居家老人及其家庭、社区组织和专业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在社区、家庭以及接受服务的老人中安装和投放各类硬件和软件设施,既可以对老人生活进行实时的服务、安全监控以及紧急救援措施等,也可以加强各主体的交流与沟通,传达服务体验与相关意见等。将互联网大数据云管理、人工智能和高速通信技术与养老模式进行创新性的融合,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当前的养老模式,将先进的技术投入其中,能够有效的弥补单一养老模式的不足,同时使科技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互联网大数据云管理、人工智能和高速通信技术的加入,使这个创新养老模式紧密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这个创新养老模式的功能,不仅使得这个创新养老模式拥有一个可循环的健康生态运作体系,还有利于养老服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激活多方主体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

养老产业是我国目前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扶持,推动其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服务业,才能促进养老服务向一体化、优质化转变。“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新养老模式,还需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努力,共同推进。一是政府通过公办民营、直接资助、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承接各类服务项目,使政府与市场和民间组织之间形成互动合作。通过竞争性独立购买服务为各类组织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二是放开产业准入,推出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研发老年人居家护理、精神护理、老年旅游、健康管理等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三是鼓励相关企业与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合作。将养老服务机构、家政公司、医疗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社区老人提供便捷的服务。因此,通过多方参与主体的有效协作,消除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的空白地带,构建更加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结语

我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管是哪一种养老模式,都应该符合我国国情,互联网作为一股新势力助力我国养老事业能够缓和我国养老压力,为了解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困境,助推“互联网+”养老,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其中政府、市场、社会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也需要我们研发简单易操作的智能养老产品,避免伦理问题的产生,打造老年人的美好健康安全养老生活。

参考文献

[1]李长远.“互联网+”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67-73.

[2]王莉莉.基于“服務链”理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与利用研究[J].人口学刊,2013,(2):49-59.

[3]睢党臣,彭庆超.“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37(5):128-135.

[4]潘峰,宋峰.“互联网+”社区养老:智能养老新思维[J].学习与实践,2015,(9):99-105.

猜你喜欢

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模式互联网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南昌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