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

2016-12-23车荧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3期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介入社会工作

车荧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加重,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目前通常采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来回应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比较传统的机构养老、家庭养老有更多的优势,因此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价值,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是社会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为老服务的需要,社会工作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该文站在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角度,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关键词:社会工作 介入 社区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b)-0108-02

老龄化是国际人口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人口问题。截至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2亿,占总人口的16%,远远超过联合国制定的60岁以上人口达10%即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给各级政府带来了养老保障的压力。2008年民政部等10部委联合发文在全国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1 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

目前我国主要有三种养老模式: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从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服务对象以鳏寡孤独、残疾等特殊老年人群体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公办敬老院,服务对象以农村五保户及城市“三无人员”为主。为解决资金问题公办敬老院开始以低廉的价格接受社会老人养老,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由于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公办敬老院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民办养老院应运而生。民办养老机构以市场为导向,养老收费价格昂贵,普通工薪阶层群众无法承受巨大的养老成本。

家庭养老是指依靠子女承担赡养义务的养老模式,也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快,家庭规模和功能缩小,无法为老人提供及时和足够的照料,“空巢家庭”、“独居老人”逐渐增多,家庭养老的弊端逐渐显现。

由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不能解决养老服务中的供需问题,需要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社区居家养老是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照护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对于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老年人而言,社区有熟悉的生活场景,是老年人活动的重要场所,社区养老避免了机构养老带来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巨大变动对人的影响,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同时社区养老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如餐饮服务、日常的采买、保洁等生理需求,还可以进行娱乐活动,如登山、联谊会等满足精神需求。社区养老最大的优势在于整合了社区内的各类资源为老年人服务,凡是老年人需求的资源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在社区里,养老不仅是家庭的责任,还是社区的责任。因此社区养老也是介于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之间的一种新模式。

2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和作用

2.1 社会工作的理念适应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首先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是由其专业特性决定的。社会工作是一种公益性的工作,本着助人的服务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理论方法来协调社会中各种复杂性关系,并有效预防和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社会工作的公益特性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人步入老年后其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会逐渐恶化,进而出现“失能”、“失智”的情况,逐渐沦为弱势群体,变成受助者。其次社会工作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可以为老年人解决生活难题,体谅他们的自助精神,从心理角度出发,真诚的给予老年人关怀和帮助。因此居家养老服务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为其带来科学有效的服务方法和工作理念,大力倡导助人自助的核心原则,充分发挥增权理论的优势,着重发掘老年人的潜能,并采用多元化的社区资源,使老年人享受有尊严的养老生活。由此可见,社会工作的介入大大提升了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增强了其服务功能,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2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紧迫性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内实施运行,但运行效果却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承办居家养老的主体缺乏专业支撑,既体现在管理上又体现在专业人才的配备上。从管理上看,依靠社区工作人员举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缺乏制度化的管理,社区工作者既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还要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量繁重,无法专心完成养老服务中心的制度建设工作。从专业能力上看,仅仅具备关爱老年人的心态是不足以胜任为老服务工作的,还需要既有爱心又有专业技巧的专门人才,而社区工作者显然无法具备专业的技巧。因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是必要的。社会工作者在居家养老中可以充当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团队活动等形式满足老年人较高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社会工作者具有的价值观和工作理念,可以直接或间接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通过协调社会各部门关系,拓宽融资渠道,充分为社区提供各种服务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从而完善社区养老的基础设施。此外,社会工作者在各社区大力倡导社区养老的优势,引导相关职能部门和普通老百姓正确看待社区养老模式,妥善解决各种关于社区居家养老认识不足的问题,有效改善社区养老机构对专业人才的紧迫性需求。

2.3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尽管已在我国大部分城市推行启用,但人们对其工作的性质和内容还是缺乏正确认识,致使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和完善。社会工作者通过借助政府目前正在大力实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个平台,运用自身独有的专业价值和专业方法,充分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解决国家和社会面临的困境,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工作、支持社会工作,正确认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特质,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模式既满足了当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又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3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3.1 提供直接服务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知识,还可以直接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利用多种工作方法,从根本上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社会工作者的具体服务模式。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个案的工作方法来了解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并为其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同时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制定完整的介入方案,建立规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人文情怀的工作方法,深入到老年人团体活动中,与其交流和沟通,并建立相应的互助网络,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加强与他们的合作关系。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关系,在各社区建立相关的支持网络,开展各种“关注老人生活,共同参与老有所养”的科普活动,提高人们对居家养老的正确认识,为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区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服务的居家养老环境。

3.2 提供间接服务

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介入,有效地提高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究其原因,这不仅因为社会工作者的良好工作意识,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直接的服务模式,而且其还可以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种资源,间接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养老资源供给,使得我国社区养老机构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认识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模式。首先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因为在社区中,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将信息反馈给相应的政府机构,以促进养老政策的有效制定。同时社会工作者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服务能力,可以扮演多种社会角色,深入到老年群体当中,了解其最真实的养老需求,并根据所调查的需求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呈报给当地政府或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给社区管理者提供积极有效的建议,以便于更好地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措施,尽快解决社会老龄化现象。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有效调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发展多种养老经费的融资渠道,为社区养老机构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从而使老年人享受多元化的服务形式。另外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社会工作者在各社区内建立相应的支持网络,实现互联网+居家养老的新的服务体系,为保证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颖、丰富的创新途径。

4 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目前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与社会工作的有效融合,不仅提高了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全面改善了我国社区养老机构的环境和服务形式。因为社会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可以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充分展现人文情怀从根本上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着很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伟.试论社区居家养老的必要性[J].时代经贸,2013(4): 136.

[2] 张晖.居家养老服务输送机制研究—— 基于杭州的经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 廖鸿冰,李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5(11):222-225.

[4] 高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C市H社区为例[D].吉林大学,2012.

[5] 范珍珍.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会工作介入—— 以A区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社区居家养老介入社会工作
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探析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