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班级管理之德育氛围的有效建设

2020-07-23李亚云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李亚云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道德修养等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何促进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班主任管理尤其是小学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小学班主任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还要不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使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从而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不仅有利于小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对其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班主任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执行者,其对德育的认识程度与德育的实施效果有密切的联系。作为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的工作中应清楚地认识到小学德育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根本,并了解德育对小学生重要作用,进而更好地将德育渗透于班级管理工作中去。

一、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现今,德育已经成为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对小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并能够有效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小学班主任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要领导者与组织者,学生在学校期间与班主任的接触时间最长,沟通交流也较多,因此有更多的机会去开展德育工作,更适合去开展德育。此外,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校学习期间往往会对班主任产生钦佩之情,以班主任为榜样,模仿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以及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因此,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甚至会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轨迹产生影响。作为占据重要地位的小学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有意识地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去,并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来引导学生正确人身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二、班级德育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逐层深入,小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也有很大变化,但是有些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理念、班级管理水平却很滞后,他们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道德素养等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说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了。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也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所以,小学班主任只有把道德意志、行為、认识和情感的四个方面融成德育抓好、抓实,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管理内容

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体系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更新换代,因为他们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少年发展的需要。如果只是按照以前的集体主义、文明礼貌之类的,而对学生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缺乏教育,学生的德育素养也不会增强。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素质变化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德育的内容中,真正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班主任德育素养较低

目前,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有些班主任不注重自己道德素养水平的提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好像成绩好了就一切优秀,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德育是学生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班主任没有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当学生出现错误或者处于困难时,也没有适时地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尽快走出困境,有的还甚至讥讽、嘲笑,造成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矛盾重重。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也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对班主任管理班级造成了很大难度。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现状,现提出三点对应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树立榜样力量

全国所有小学教师,不论科目,都应当重视自身专业素养、教学水平以及道德品质的提高,每一名教师都应当意识到“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如果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则自身做好榜样是最为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内做好表率,做坦荡君子注意自己的言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还要在课堂外约束自己,随时反省,注意自己“教师”的身份,在生活中也讲礼仪礼貌,做好事,乐于助人,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尊崇、佩服教师,并愿意成为像教师一样的人。

(二)家校合作,多方协同完成德育教育和管理目标

家校合作的重点在于沟通,教师要多次和家长沟通,给家长普及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并获得家长的支持。这样,才能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渗透德育,实现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的协同发展。教师可定期组织家长会,邀请学生家长一同参加互动培训会,就班级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和家长展开沟通、讨论,或者利用微信群、QQ群、微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群策群力,共同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

(三)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个别班主任教师要改变应试教育影响下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摒弃专制统筹型教学模式,教学和管理中不可再单纯的下达指令要求学生做什么或学什么,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快乐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这要求教师充分应用到德育教育,先和学生加强沟通,再和学生做朋友,即使是对待课堂上违法乱纪,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也应当在考虑其动机后制定有效计划,耐心的纠正和指导。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小学班主任还是其他任课教师,都可以在教学管理中应用德育教育:一则提高自身素养为树立榜样;二则沟通家长,家校协作共同为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三则充分尊重学生意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取德育教育方式纠正学生不良言行,使其思想顿悟,进而自觉遵守班级秩序,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黄丽.探究小学班级管理之德育氛围的有效建设[J].名师在线,2020(13):36-37.

[2]王启洪.小学班级管理之德育氛围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231.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