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召公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0-07-23赵智宝

商情 2020年32期
关键词:廉政文化当代价值

赵智宝

【摘要】召公廉政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周文化的符号之一,具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甘棠》诗篇,告诫党员干部要勤政爱民,清廉为公。一提到三千多年前的召公甘棠,无不让人发思古之幽情,一探召公廉政文化之究竟。本文以“试论召公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为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召公  廉政文化  当代价值

一、对召公廉政文化的基本认识

召公,姓姬名奭,周文王的庶子,西周时期的开国功臣。因为他的封地在岐山、扶风一带的召地,他的爵位是公,所以后世称他为召公。

周武王时期,召公曾经巡行南国,他不愿意让老百姓去做官者的衙署去打官司,经常深入民间,在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刘家塬村的一棵甘棠树下处理民间诉讼,以宣扬周文王的德政。召公参政时间最久,他与周公、太公位列三公,属最高爵位。后世人思念召公的爱民仁政德行,对那棵甘棠树尤为珍爱。清朝道光年间,岐山县令李文瀚到召亭(即今天的岐山县凤鸣镇刘家塬村所在地)考稽资料,绘制了一幅“召伯甘棠图”,并撰写《甘棠图记》文章一篇。岐山人武澄在两年后得到李文瀚的甘棠树图以及文章,将它刻碑上石,立于周公庙内的召公殿前,以激发人们热爱甘棠,怀念召伯之情。召公的勤政廉政思想,以及他礼贤下士、倡导文明、待人友善、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素养,使后世人把他尊为仁政、廉政的典范。召公廉政文化具有积极和丰富的社会意义和当代价值。

二、召公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周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被堪称华夏廉政文化第一人的召公廉政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周文化的符号之一,具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以人为本。召公履政,在治理封地时,有很多为民便民的政策措施。比如,在处理民间纠纷时,为了方便老百姓打官司,他采取巡行乡邑的办法,到老百姓当中去就地处理。这种方法很受老百姓欢迎。《史记·燕召公世家》对此作了如下叙述:“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人民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这就难怪百姓作甘棠诗来表达对召公的崇敬之情,甘棠树也成为召公为民尽责的象征。此外,召公得到民众的爱戴,还在于他对侯伯、庶人都能进行公正审判。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重民、爱民、恤民的思想。

第二,家国情怀。召公履政一直把爱国、敬德、保民、惜民的思想伴随从政全过程。他认为,廉政不仅仅是指为官清廉,更在于心从国家,有着忠实于国家的爱国之心,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这是他政绩卓著的原生动力。

第三,敬德保民。召公最先提出“敬德保民”的施政理念,还提出最高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带头成为德的典范。“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三下,越王显”。(见《尚书·周书·召诰》)大意为王有德,小民才能效法,王业自然就显达了。召公在辅佐武王期间,就曾因西方旅国送武王一只獒,担心会使武王玩物丧志而作《旅獒》,劝君主“明王慎德”。他以为“岂弟君子,四方为则”(见《诗经·大雅·卷阿》)之语告诫成王,大意为王要做天下的榜样,最高统治者应有仁德,成为庶民的模范。

第四,勤政廉政。召公把勤政看成是德政的一部分。召公的采邑就在今天岐山县凤鸣镇刘家塬一带。召公的采邑是他推行周礼的试验区,他把周文王的德和礼,正确运用于管理实践,使这里成为首善之区,政通人和,社会风气良好,刑措多年不用,文王对召公的政绩很满意,亲派召公赴南国布文王之化,推广周召之地的经验。召公认为,一个好的官吏要心系群众,有着爱民之心,懂得体恤百姓之苦,更应该为官清廉,心从官德,终身践行,这是他的准则。在当时社会,召公作为一个贵族,能够到民间巡行,在甘棠树下,小草屋审断百姓之间的民事和刑事案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仅如此,召公在审理案件中,还追求“各得其所,无失职者”,也就是尽职尽责,公正审判。这一一事实,无一不透露出召公真挚的爱民情怀和廉政思想。

第五,尽心辅佐。作为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旷代辅弼”,召公精心辅佐国君,支持周公摄政,安定王室,先后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为开拓周王朝成康之治立下了不世之功,德高望重,民具尔瞻,以至人们用大保作为对他的习惯称谓。正因为如此,西周历史,自武王克商,到平王东迁,总共有275年历史,历经文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幽王等十一代十二位君主。从历史经验看,而西周时期的制度建设,最为突出的表现在文、武、成、康之际。西周统治者特别注重吸收夏、商两代的历史经验教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制度渊源和思想资源。孔子有言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王国维先生在其所著《殷周制度论》中,对西周文明的历史地位也有很好的表达。这些无不与召公有关,功不可没。

三、召公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

综上所述,召公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源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讨论召公廉政文化的时代意义,不仅是我国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当代廉政建设标本兼治的重要参考,而且召公廉政思想中的一些观念对今天社会的发展和个人修养的提升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今天全党深入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与召公之时不可同日而语,但重温这段历史,可以以史为鉴,对于我们将召公廉政思想中有益成份发扬光大,打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召公廉政文化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召公辅政业绩卓著,功垂千古,而在辅政中一以贯之的从政理念、清廉作风、惜民爱民的人格魅力,正是召公廉政文化的根本体现。尊重民意,敬德保民,就成为召公辅政最基本的观念意识。研究召公廉政文化,可以让我们了解在中国传统政治框架中,廉政首先表现为国家的政治伦理与政治制度,其次还表现为对为政者的政治品格及行政原则的内在要求,可以让我们对传统廉政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国外文化不断流入,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从召公廉政文化中汲取优良的成份,一方面对我们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生活作风、以及培育良好的家风,进而规范社会道德秩序,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风、政风和社會风气进一步好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廉政文化当代价值
刍议廉政文化在构建惩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廉洁文化建设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浅析廉政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