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2020-07-23谢春艳

商情 2020年32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

谢春艳

【摘要】目前,中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和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引入导致了国家会计领域对改革需求的增加。作为中国会计改革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政府会计改革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十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因为中国政府会计发展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为了有效促进中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与中国政府会计改革理论有关的问题,并讨论促进其发展的最重要的措施。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相关问题和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有效促进中国政府会计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政府会计  改革  重大理论问题

为了有效规范现代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中国政府通过逐渐改变公共会计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中国引入的新的政府会计理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中国政府应加强对国家会计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并制定有效的发展措施,确定政府的主体和改革的信息。

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几项重大理论问题

(一)目标的定位

中国政府应明确改革国家会计制度和改善国家的主要财务预算的管理目的:第一,中国政府需要合理改变预算会计制度,以反映国家预算的收支状况,并改善对相关信息的使用;第二,中国政府应加强对预算使用资金的审计,以促进政府预算任务的完成;第三,中国政府必须加强对财务信息的披露,以满足社会各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从而实现政府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主体界定

中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的主体界定是指由谁来进行核算和报告并确定财务报告的范围。在界定主体的过程中,核算主体是指政府会计制度界定经济业务单独核算的范围并记录经济资源的变动。报告主体是指通过有效整合资源来实现目标的某个信息使用者的机构或组织,报告主体的主要任务是有效解决会计报告和界定报告范围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政府在会计主体上与其他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在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主体上是可以分开的。并且,中国政府会计制度中的报告主体也是会计核算主体,但是,只有在信息被合理使用的情况下,相关的核算主体才有可能成为会计报告主体。因此,中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报告主体相对复杂,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结合政府会计的实际目标,在满足使用者的要求的前提下选择适合政府会计的报告主体。

(三)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系统

随着中国政府新会计制度的逐步引入,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国家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政府财务报表已成为中国两会的重要数据,在当前国家会计制度改革的现状下,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不是很有优势,并且无法有效满足所有地区人民的需求。此外,中国目前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系统,在反映政府的实际运营方面还不够全面。所以,中国政府应该细化政府财务报告的相关.内容,完善中国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系统,并注意有效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确保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系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发展趋势。

二、加快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措施

(一)我国政府会计的目标定位

设定会计目标是建立会计制度的出发点,在促进中国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政府会计目标定位的研究。国际代表们普遍认为,国际贸易标准委员会和国际财务报告标准委员会用来确定财务报告目标的方法对中国政府的会计制度改革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设定的财务报告目标,能够有效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集中精力评估用户需求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满足用户需求。

(2)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具体内容。其一,预算管理的目标。目前,中国的会计问题主要由财政的各部门负责,因此,中国政府会计制度必须适应现有的政府预算制度,以便各会计主体可以清楚地了解相应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其二,财务管理目标。现在,为了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公共财政运营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因而,在政府会计的改革过程中,要注重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对工作的满意度。

(二)我国政府会计的主体界定

在两会期间,代表们主要讨论了会计和报告要素的两个方面,以及报告的各个要素和合并报告的主题。

(1)关于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代表们认为,国家政府主体与企业会计主体不一致。企业会计的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是政府会计中的两种主体是可以分开的,因此我们需要明确了解政府会计中的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记账主体记录了资源和财政的变更情况。报告主体是指可以使用相关资源来实现其预期目标的组织机构。

(2)关于单个报告主体与合并报告主体。有人说,应将中国政府报告的主要部分从实际情况中去除,因为这是考虑到信息的需要。但是我国独特的报告系统中存在很大缺陷,因此,我们不仅要考虑国家会计服务,还要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关于会计报告的主体,由于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层面的主体,也就是部门和政府两个层面,主要以人事任免权和主管决策权为标准,采用控制的观念进行有效的合并。

(三)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选择

(1)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模式。中国政府目前采用的会计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用支付结果,这种会计模型相对于其他要素体系具有许多优势,但有时也与中国经济资源的使用不兼容。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财务信息,减少财务会计的复杂性和主观财务因素的影响。在计划经济发展的时代,这种政府会计职能很大程度上记錄和反映了财政资金及政府内部的资金分配情况,所以我们在进行收付实现制的选择时,必须要确保其能够与中国的财政政策相匹配。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此基础上收付实现制已然不能满足中国政府会计工作的具体操作,所以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来推动政府更好地履行其相关的职能任务。

(2)构建完善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就会计标准而言,以特定的经济业务和报表项目作为对象,通过对业务和项目特点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规范和规定,在目前的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是会计工作的核心。随着中国政府会计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建立会计制度与中国政府的会计活动之间的联系变得很有希望。一个简单且科学标准化的会计系统可以使政府会计操作系统更加完整,所以政府需要集中精力发展和改进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3)做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配套工作。首先,在研究和开发用于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的信息系统时,我们有必要将重点放在综合财务报告的准备和研究上,从而为政府财务报告提供大量的数据和强大的科学理论基础。为了促进中国金融信息系统的发展,有必要建立现代的金融信息系统,此外,有必要创建一个特殊的信息处理系统来创建和生成相关的财务信息。从而使相关的主体可以获取相关的财务信息,准确地提取帐户信息并简化相关帐户的创建。其次,我们需要创建政府财务报表的审计机制。在先前的财务审计中,审计机构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需要进行准确而合法的核实,在加固信息防护时,政府应比较审计总成本、资产和负债等。同时审计师也应合理评估综合财务报告机制的创建,以有效履行财务管理的法律风险管理职能的作用。最后,我们还需要做好员工管理工作,对行政机构的财务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有效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三、结语

换句话说,随着新时期中国政府会计改革新制度的发展,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会计制度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以有效引入新的会计制度。并且中国政府还应明确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为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能够在极大程度上确保政府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建玲.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8):61-62.

[2]田正佳.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4):49-50.

[3]张琦,王森林,李琳娜.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10(08):76-82.

[4]张琦,张娟.政府会计改革:问题、对策与建议——政府会计改革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9(10):83-88.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日本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股权投资浅析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政府会计改革进程中的困惑和机遇解构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