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读《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有感

2020-07-23刘赟

商情 2020年32期
关键词:德鲁克管理学管理

刘赟

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其著作影响了数载追求创新、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与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深受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影响。二战过后,西方世界开始第二次的管理热潮,在该阶段产生了诸多的管理理论学派,形成管理理论的“丛林”。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高级管理咨询人员彼得·德鲁克就是当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为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重要的贡献,德鲁克当中最著名的著作就是《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以下简称《管理》),该著作将德鲁克的管理哲学进行全面的阐述,也是德鲁克管理理论的重要体现与成果。

德鲁克作为著名的管理学大师,《管理》围绕经营绩效、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有所成就的职工三个方面进行展望。其中对社会影响与社会责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与组织、管理战略与结构等进行系统的探讨,对企业的使命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探讨。该著作不管是管理学专业学者还是对管理学领域有兴趣的人都是无法回避的。《管理》完成于20世纪70年代,书中对于衡量与提升知识工作的生产效率将会成为未来趋势进行预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对于该观点的预测已经成为现实。21世纪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人才与智力资源,20世纪管理当中最为关键与核心的贡献就是将体力工作的生产力提升,超过50余倍;21世纪管理所能够做出的贡献就是提升知识工作与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从现代化社会来看,本书依然对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与理论借鉴意义,本书将通过回顾管理学的发展史,将管理学热潮的经验教训进行梳理,总结汲取其中的精华总结出热潮衰退后对于管理学的新要求。并且在书中对管理学的深层意义进行深刻探讨,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对管理学这三大任务,经济绩效、工作富有生产力与员工取得成就以及社会责任等进行系统性的说明。本人对该经典管理学著作阅读后,主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对将本人的感悟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具有三个独特的特征

(一)管理理论观点的创新性

德鲁克在该著作当中明确的提出管理的性质,其并不局限于管理是一门学科。指出管理尽管是一门学科,但是管理的价值并不是仅限于专业。管理的价值并没有超乎科学,其社会职能根植于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传统习惯与理念;根植于政府制度与政治制度间。管理不仅受到社会还更应该受到文化的影响,此外管理人又会对社会文化的进程造成影响。管理更应该侧重于实际应用,并不仅是纯粹的理论研究,需要以知识与责任作为依据。

(二)研究视角的独特性

该特点主要体现在《管理》当中,将管理的任务列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将其作为出发点。管理是一种工作,即具有一定的技巧工具与方法,在制作当中将此类工具、技巧等进行探讨,并且对其中某些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然而该著作的核心并不是探讨管理技巧、工具、方法,也不是探讨管理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以探讨管理的任务为主题,是以管理的任务作为出发点作为主要研究核心内容;并且从组织外部考察管理,进而全面的阐述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全部工作不限于作者自身的知识或特殊兴趣的领域。

(三)经验资料的丰富性

《管理》当中主要是以西方世界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作为主要研究资料。主要是以德鲁克类似的企业管理者咨询者提供的企业成功经验与科学方法作为目标,所以有学者将此书以德鲁克所代表的学派列为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在西方世界具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管理学家与高级管理执行人员,曾经在英美等多个国家做过国际性银行、企业集团的经济学家,也担任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等世界著名大企业的顾问,还在纽约大学的任过高级教授,并且创建了德鲁克管理咨询公司。德鲁克这种丰富的经理职业会积累的大量的管理经验与资料,也是其完成《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著作一书的重要条件。也是本人在阅读该制度当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其经验资料的丰富性,可以借鉴到实践当中。尤其是对于各个国家地区管理经验的分析,可以为我国管理理论的丰富,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二、《管理:任務、责任、实践》重要思想及感悟

(一)管理学热潮褪去后对于管理学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经济生产遭受到巨大的破坏,在恢复生产经济的过程当中。当时的人们逐渐意识战争期间英美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以此作为契机开始关注、重视管理,从而引发管理学研究热潮。随着技术的发展,管理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推行,逐渐意识到以往积累的管理知识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化,管理热潮也随之结束。首先就是对人事的管理与知识型人才的领导。传统的管理思想需要避免人员带来麻烦与问题,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措施来解决职工内部矛盾、不合作或者是违抗命令等问题。并没有将人才视作机会,没有将员工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无法将其化为企业发展的财富。另外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意识也没有在当时进行充分的体现,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就是企业家对已经存在持续多年的企业进行管理,更多的也就是进行技术革新。

然而在现代社会,创新的作用已经超越了技术革新,并且在民主分权观念还不甚明晰的当时企业主要领导者的意志将会决定整个企业的走向。例如通用、福特等公司的快速发展,安然渡过危机,管理者的成功主观判断也会发挥出巨大的重要作用。如何将企业家的精神进行发挥,也成为管理所面临的新的挑战。管理学在发展中国家的推行运用需要适应本国国情,并且不能够直接进行生搬硬套。比如90年代日本的企业文化曾经引起欧美许多企业争相模仿、生搬硬套,然而其企业文化主要是建立在日本社会传统与价值理念上的,与欧美崇尚个人主义的自由、利己的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欧美国家无法将日本企业的模式进行复制。在我国有时情感激励的作用远远超过金钱鼓励,这也与西方管理经验存在极大的差异。所以如何将管理思想与社会意识价值观进行融合,为企业管理者所用也是管理学需要解决的新需求,必须要全面的理解管理学含义,从德鲁克著作当中其三个方面完成任务才能够满足新时期的管理需求。

(二)管理学的重要意义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主要核心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最终唯一的权威就在于成就。管理并不仅仅是适应环境与潮流,管理还能够传递给社会、国家、人们新的理念,创造环境并且改变环境,而唯一验证管理效果的就是成就。德鲁克书中认为管理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仅仅只是了解管理技巧、灵活运用管理工具的人,充其量仅仅是管理技术人员;而真正卓越的管理者需要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并且灵活的运用于所在企业机构当中,推动该企业机构有效顺利的完成目标。管理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进行结合,并且又需要具有创新与敏锐的嗅觉是感性与感觉的有机结合,是经验潜移默化的影响,结果的环节在于经验并且应用于实践,又在实践当中不断的变化与发展。

(三)管理学的三大任务

德鲁克的著作当中将管理学的内在含义明确后,就需要探究如何通过实践满足管理需求,德鲁克在本书当中运用大量篇幅进行说明,并且也对常见的管理学误区进行纠正,将管理学明确的划分为三大任务。

1.经济绩效

企业使命利润并不是目的,而是检验标准。不明白企业自己是什么,代表什么,不了解企业自身基本信念与价值观念的企业是无法将自身进行改变。最科学企业战略可以有效的改变企业;另外,企业家精神也会很快过时,所以需要因时而变,然而企业的使命宗旨是始终可以坚守。实现企业的使命、理想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不能够进行随意的变动,也不能够十分肤浅。长久以来,经济学界始终坚持利润最大化,认为生产平衡点是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等之时;尽管在理论上比较完美,而在企业实际管理当中却并不适用。首先市场环境不是简单的完全竞争、寡头、垄断等模型市场。真正的市场复杂程度是这些模型无法量化的。消费者需求更是很难进行估计,并且因为经济消息的滞后性,利润最大化通常很难达到;企业往往会选择获取足够利润来防范相应的风险。另外也没有任何一个成功企业仅仅只是为了单纯获取利润而存在的,因为单纯追求利润会让企业存在着短期利益追求、目光短浅,损害企业长久发展的后果。其次只有具有远大意义,才能够激励职工,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所以利润并不仅是企业行为决策的解释或原因,而仅是对其有效性的测量标准。

明确企业宗旨,创造消费者。长久以来,企业仅仅是将关注点放在卖什么,怎么卖的环节,以产品作为主体;这使得其与消费者的联系是单方面的,只是营销方面的效果很难进行充分的发挥。后经济时代唯一能够挽救公司盈利的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营销,需要企业将关注点转向。消费者为什么会买?如何创造消费者?所以企业应当努力将销售转化为市场营销,了解消费者需求,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调整产品的功效,强调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与消费者逐渐搭建起长期而稳固的消费关系,提升企业品牌忠实度与客户黏合度。

理清业务是什么?谁是消费者?企业面临着市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对自身业务、消费者进行充分的思考,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定位并不明确,所以明确业务是什么,找准定位,精确的面向目标市场找到消费者群体,就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务。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与西尔城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对于业务定位的思考。企业应当有规划的将部分业务进行舍弃,试图将整个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面面俱到,只会导致业务质量不佳,消费者很难接受企业服务水平。企业通过找准业务才能够发现目标市场,从而展开精确定位的市场营销,反观玉兰油,在2012年推出了花肌悦系列,瞄准以在校生为主的年轻女性消费者。此外宝洁使出了浑身解数在旅游或湖南卫视等年轻女性喜爱的媒体平台上进行广告轰炸,到各个城市展开晨花女孩俱乐部、校园精英挑战赛等营销活动。然而年轻消费者对此并没有买账,他们觉得玉兰油仅仅是一个妈妈辈分喜欢的牌子,根本无法打动90后的心。在投入了足够多的推广资源后,许多区域产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销量,仅仅只是目标的一半。这就是宝洁对于自身定位不够精确的原因。在90的记忆当中,玉兰油的味道代表妈妈的味道,是适合成熟职场女性的品牌;对于在校年轻女学生身份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要明确业务是什么,谁是消费者,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

2.工作富有生产力,职工取得成就

20世纪当中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将劳动生产率进行大幅度提升,而21世纪最关键的就是将知识工作的生产力进行提升。体力工作者重视效率,而知识工作者应当重视效能。效率主要是以正确的方式完成工作,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做事需要以正确的事情作为重要基础。如果缺乏该前提条件,正确的做事最终的成果也不符合企业的要求,所以要做正确的事才能够存在正确的做事的后续。所以管理者应当将人才的知识创意当做投入,充分的发挥出人才的创新能力与积极性,注重创新,使得工作富有生产力,将其转化为企业重要的财富。

所以在企业管理当中要想使基层的职工为企业的目标实现作出重要的贡献,就需要通过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才能够达到其目的。要让职工深受企业文化使命的影响,让职工意识到责任中是奉献,以整体企业绩效作为己任,通过薪酬以及相应的激励体制,职位晋升、工作安排来达到责任激励的目的;运用考核为管理者构建责任考评标准,規定最低的责任要求。在此前有关激励理论其中泰勒的科学管理、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就如何激励员工让其获得成就作出解答,德鲁克在书中均对其进行中肯评价,将其中的利弊进行总结,为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借鉴。

3.企业社会责任

最近几年,有关于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报道十分频繁,德鲁克在书中也将企业责任列为企业的三大任务之一。企业组织并不仅仅是单独为了自身而存在,其实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工具。各个组织都是用于执行某种社会功能的社会机构,对于组织来说,仅仅是求生存还不够。这点与生物体具有较大的差异,组织的目标应该是对个人与社会做出某种贡献。企业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重要构成内容,具有经济学理论当中的“经济人”特征,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企业的本质仍然离不开价值创造;另外这些活动主要是在整个社会发展基础上而进行的,是无法脱离于社会而独立发展的,因此企业在整个社会当中又需要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将自身的行为目标,将利益置于社会道德规范范围当中。

因为企业的利益来源也是由社会提供社会的根本利益,就是企业的长远利益。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单纯的追求利润增长而背离社会基本效益要求,则会被整个市场抛弃。所以企业在从社会当中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此来对其作出回报。首先就需要履行的基本社会责任,比如保障职工的基本权利、提供质量合格价格公正的产品、自觉向国家进行税务缴纳、遵守该地区法律法规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履行相应的慈善、公益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通过该方式将企业的良好形象进行树立,或者是鼓舞职工士气等。但是目前的商业社会中,企业存在着将一次性履行社会责任投入作为广告方式,通过慈善或者是其他方式来博取良好的声誉,并不是单纯的履行社会责任,此类企业往往忽略了对于职工的权益保障,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也会给企业管理来成较大的隐害。

三、辩证与思考

(一)与其他学者观点对比

明茨伯格作为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其在其理念当中提出企业高管管理层不需要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制定战略,而应该积极的投入到组织高效的执行战略过程当中;而德鲁克则在本书当中明确的提出效率与效能均不能够偏废,需要同时提升效率、效能,当两者无法共同进行提升时,应该重点提升效能,然后再设法提升效率。结合两人的观点来看,德鲁克更加注重企业管理战略,而明茨伯格则更加注重执行战略的过程。两者观点的不同,主要是两者出发点不同,德鲁克在书中认为决策的制定需要满足五个要素,要求策略方向是首要的,而明茨伯格则更加注重企业的执行过程,主张在企业行动当中,将企业战略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而且最终的执行过程需要结合环境进行实时的改变,所以最初的方向就不会显得多么重要,高效的执行过程显得更加重要。尽管两者的出发点不同,结论也截然相反,但是两者的理念各自具有道理,在企业管理当中不能够一味的奉行某一种管理管理理论。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对当地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在探索过程当中运用企业管理理论。只有因时而变,主动积极的谋求突破的精神,将管理理论进行不断的实践创新,才能够在技术快速发展、市场变化万端的今天,通过这种精神推动战略的变化,突破与坚守相呼应,将管理技术与管理艺术进行充分的融合,并且发挥到极致,才是企业管理的制胜之道。

(二)主要感悟

作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几乎涵盖了管理学的各个方面,实质上现代许多管理理论的概念均是由德鲁克所提出的,例如营销目标、管理与知识工作者等。菲利普科特勒说:“倘若人们说我是营销管理之父,那么德鲁克就是营销管理的祖父”。德鲁克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管理学研究学者,实际上其与管理的学院派一直格格不入,在谈到自身職业时,其经常说:“写作是我的职业,咨询是我的实验室”。其研究领域涵盖了管理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的诸多领域,所以使得其著作具有宽广的视野与恒久的穿透力,也能够令读者更具有宽广的视野对管理学理论进行研究。

在阅读管理著作权本人也在一直思考管理究竟是什么,管理是高层对于职工的时间分配与工作安排,是父母对于家中事务的安排,管理无处不在。笔者对于管理的理解还十分片面,认为管理是一个比较空洞的东西,究竟如何才能算得上是管理。在读完《管理》系列后,对管理又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对于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管理理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德鲁克的管理系列著作并没有抽象的对管理概念进行解释,而是从企业管理的任务、目的与使命管理的维度等各方面建设管理。通过提升工作效率,让组织更好的发展,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西方企业案例,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企业,如何管理企业,如何将企业的宗旨与使命进行确定。每一个阶段的企业其使命是存在差异的,要结合企业发展环节与市场的环境条件及时的将企业使命进行调整。现代化企业在大爆炸的信息时代如何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其具有其特定的目标与方向,明确自身在市场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是企业的重要使命,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就意味着需要分担企业成就的责任,一个没有被期望承担这种责任的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其次承担责任需要起码的职权限度,任何人要求职权就需要承担责任,而任何人承担责任也就是要求职权。所以责任与职权是让管理者承担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对于管理者的定位在书中德鲁克认为,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在企业当中都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双向关系,向上应该进行充分的考虑为了使得上级获得绩效与成就,企业单位实际需要,在工作当中具体如何落实以及用什么方式进行落实;向下需要确保下属知道管理者的职责与目标,帮助其获得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工具、人员与信息资源等,必要时还需要教授下属如何通过改进工作方法才能够做到更好。管理者并不需要做不是管理的事情,尽管有许多事情都是必须要做而且必须做好,但是不属于管理者工作的事就不用做。会授权不必事事躬亲,管理是实务,其精髓不在于知,更在于行;考验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企业的实践成果。

没有一成不变的环境条件,也不能够通过不便来应对市场的万变。在不同的组织发展阶段以及组织发展的不同规模下,需要运用不同的竞争策略、组织架构、管理风格与管理工具等等。在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要有居安思危的心理,企业发展顺畅的道路上往往孕育挑战与变革,而在动荡过程中却会经常促进发展,永远不要对企业管理团队现有的成绩沾沾自喜而放弃前进;如果放弃前进,在本质上来看就是放弃成功。另外物极必反,凡事要留有余地。管理者如果过分的指导与约束,会影响到下属的积极性以及专业技能的发挥;而过分的放松又会致使各部门以及各成员相互推诿,致使企业管理效率低下。无论是面临企业决策还是组织架构的选择,或者是其他类型的管理问题,需要管理者三思而后行。对企业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思考。

猜你喜欢

德鲁克管理学管理
到底什么是“坚持初心”
未来可以预测吗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成功之道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