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水育人,实践创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020-07-23莫艾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探究课程研究

莫艾玲

水文化积千年之精华,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开展“水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为核心,通过水与自然、水与社会、水与自我三个领域的学习,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并借助“水”的包容、谦逊、恒顺、毅力等特质,对学生进行意志、仁爱、慧智等人格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整体设计,构建整体育人模式

学校以“水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为教育途径,从三个方面进行整体构建。一是开展节水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活动,组织节水创新设计比赛,引导学生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去改变和唤起全社会对节水和节水教育的关注。二是开展班级尾水种植实验,让学生在节水,关爱植物的过程中,增进对保护和生命的教育。;三是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在研究水的过程中,发展创造性自主性的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成为生活的构建者和行动者。

二、学思研导,学科联动层级推进

1.专家指导,科研引领

学校邀请首师大、西城研修学院的专家、教研员到校,进行课程研究专题辅导。成立核心研究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项目研究方案及計划推进表。一次活动一个研究专题,大家群策群力,汇聚智慧,不断完善活动方案。

2.年级教研,学科联动

为了将研究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实施推进:

(1)教师层面:创建年级学科联动教科研组织,以教材为依据,各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设计“水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方案。

(2)学生层面:每位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体验,从学科角度进行思考,进而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3)家长层面:充分挖掘、调动家长资源,本着自愿原则,为每个研究小组配备了校外辅导员,协助学生开展好校外研究活动,并辅助进行资料收集。

这样一来,学生成为了校本课程的研发主体,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课题及研究小组,每个小组又配有辅导教师和家长辅导员,形成了研究团队,为研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尊重扬长,凸显学生研究主体

“水文化”主题实践研究,是遵循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开展的,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学习与体验,探究与行动并行。既有课内知识的拓展,也有多学科的融合。

1.自主选题

在研究主题和内容上,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贴近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以“水”为中心话题,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点。学生用线条、图形、色彩将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构建起相关的知识的思维框架。然后,学生依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结伴形成研究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参与研究。

2.自主探究

在主题研究活动中,学生采用了多元的学习路径,如:书本文献、绘画图表、实地考察、采访、调查记录。在学习范围上,从课上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走进家庭、社区街道、公园、洗车行、北京四合院。

(1)给学生探究留白

一年级学生进行吹泡泡游戏体验,老师不告诉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在水里加什么?吹出的泡泡又大又圆,还不爱破?学生兴致浓浓,有的加洗涤灵、有的洗衣粉……通过多次实验,让学生自主去探究答案。

(2)引领学生探究

二年级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开展了皇家御河游的研究,饱览了沿河秀美的城市风景光,了解水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乘船游览的过程中,学生在紫竹院公园发现了“水闸”,便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班主任老师带着学生查阅资料,现场采访,调研。家长辅导员带着学生自制简易“水闸”装置实验。

3.文化育德,实践创新探究

在“水文化”课程主题研究过程中,老师们注重水文化和水精神的渗透教育。六年级老师通过诗歌、书法、饮茶等,引领学生开启了“水之韵”之旅,感受着诗人的胸怀与人格魅力。诗歌赏析《水的包容,成就了茶的清香》,让学生领悟到了茶道。每一次注水、每一次斟茶,做到心随水,水随心。对茶要有平等心,茶水相容,成就彼此。教师引导学生要像茶水那样,学会坚忍,懂得包容。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构建节水型社会。老师们指导学生进行节水创新实践。

四、全面发展,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水文化”主题研究活动,促进了学校“社会即课程、生活即课程、师生即课程”的大课程观的形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提供引导,使学生在一种既和谐宽松又严谨的学术氛围中探究学习。在计划、探访、设问、调查、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答辩等研究过程中,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心理。在学生学习收获上,也是呈现了多元化。京城水上游的文化历史讲解、自制旅游图;进行数据统计;绘制折线图、柱形图、海绵校园设计图;撰写水培观察日记、调查问卷、研究报告、科技创新论文。

开放式的课堂与学习方式,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学生观、人才观。在课堂上,老师们能够做到勇敢地退下来,积极践行生本、对话、求真、累加的课堂文化,体现出师生的平等与尊重,体现了生态课堂理念。给予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空间,并且平等地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点拨与提升,有共同的感触,有补充分享,有合理化建议。

“水文化”主题实践研究,在课程构建中逐步实现了“五个超越”,即超越学科边界,超越课程边界,超越课堂边界,超越资源边界,超越考试边界,实现了以实践性体验和探究创新活动为主,把主题研究实践活动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有机结合,把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相辅相成,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相互促进。“水文化”主题实践研究,以水育人,实践创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探究课程研究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