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2013年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2020-07-23房爱民张立华
房爱民 张立华
[摘要] 目的 分析枝江市2013年W镇G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学校流行性腮腺炎及其他急性传染病防控提供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例发病时间、年龄、班级分布、疫苗接种史,疫情控制措施、效果以及影响疫情控制主要因素。结果 该起疫情发病86人,罹患率14%,分布于11个班级,病例疫苗接种率17%。首发至末例病例历时20 d,存在发病高峰。5月16日,采取停课措施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后,控制效果得以显现。结论 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控制关键在于落实晨检、因病缺勤追踪和病例隔离、班级停课等措施;除此,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等疫苗应急接种工作。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 R37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4(b)-019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umps outbreaks in W town G primary school in 2013, and to provide method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chool mumps and other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f case onset time, age, class distribution, vaccination history, outbreak control measures, effects, and main factors affecting outbreak control.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86 cases was 14%, 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14%, distributed in 11 classes, and the case vaccination rate was 17%. The first case to the last case took 20 days, with a peak onset. On May 16th, after taking class suspension measures and initiating a Class IV emergency response, the control effect became apparent. Conclusion The key to controlling the outbrea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chools lies in implementing measures such as morning inspection, absence tracking due to illness, case isolation, and class suspension. In addition, emergency vaccines such as mump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Mumps; Outbreak;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都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1],学校及托幼机构易形成暴发。流腮的流行与人群的流动性,密集程度,流腮抗体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2]。
2013年5月14日上午10:00,枝江市W镇卫生院报告称该镇G小学进行晨检及因病缺勤学生追踪,部分学生疑患流行性腮腺炎。一个单位在最长潜伏期内发生多例病例的疫情为暴发[3]。5月14日,枝江市疾控中心判定该起疫情为流行性腮腺炎暴发。6月14日,该校最后一例病例治愈,连续17 d无新增病例报告,该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信息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枝江市疾控中心2013年W镇G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资料。
1.2 病例定义及诊断标准
有流行病學史、单侧或双侧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大,伴头痛、嗜睡、呕吐、睾丸胀痛症状之一,可判断为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诊断病例。
1.3 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腮腺炎疫情的三间分布,运用Excel绘制图表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枝江市W镇G小学在校学生549人,男生326人,女生223人。班级14个(位于同一教学楼),教职员工45人,各楼层均设有老师办公室。住宿生507人,男267人,女240人,分布于32个宿舍。每一宿舍面积约20 m2,有8~14床位,居住16~28人。人均面积较小,有年级和班级混住现象。
2.2 首发病例
赵G,男,6岁,一(二)班学生。发病时间5月9日,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双侧腮腺肿胀。5月11日在W镇卫生院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当日离校居家治疗。发病前1个月无外出史,免疫接种史不详,5月27日返校。
2.3 发病情况
该起疫情共波及594人,发病数86人,罹患率为14%。
2.3.1 时间分布 发病高峰时间为5月13—14日(图1),其次为5月25—26日。86名发病学生中5人接种过麻风腮疫苗,10人接种单纯腮腺炎成分疫苗,占总病例数的17.44%,其余病例无接种史或不详。
2.3.2 班级分布 86名学生分布于11个班级,其中以一(1)班、一(2)班、四(1)班、四(2)班4个班级居多(59人)。其次为二(1)班、二(2)班,病例数14人(图2)。
2.3.3 年龄分布 发病年龄为6~13岁,其中7岁、10岁年龄组发病人数居多(50人)。见表1。
2.4 治疗及转归
86名发病学生诊治地点分别为W镇卫生院,W镇属地卫生室,枝江市人民医院,转归良好。
2.5 控制措施及效果
①5月14日下午,枝江市疾控中心判定疫情为流行性腮腺炎暴发,进行网络直报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②5月16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并提出防控建议。同日,经报请枝江市人民政府,枝江市卫生局启动关于W镇G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Ⅳ级)。③学校加强开窗通风和消毒,启动“日报零报”制度。④患病学生立即离校治疗,隔离期满后返校。⑤根据《湖北省中小学校与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预警工作方案》要求,学校于5月16日始停课1周,5月23日复课。⑥停课期间,每日新增病有1~3例。⑦采取停课措施后,疫情发病数下降并趋于平稳。
通过查看学校晨午检记录和因病缺勤记录,存在患病学生未达隔离期就返校现象。该起疫情于5月13—14日出现发病高峰,15日病例数下降,16日始虽有新增病例但再无峰值出现,说明启动应急响应后,各项建议和措施得到落实,控制效果得以显现。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属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的特点[4]。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疫情暴发后在短期内控制较为困难。
该校大部分学生为住宿生,宿舍人均面积较小,有年级、班级混住现象,通风条件不良,一旦少数学生发病可能在短期内导致疫情暴发。疫情发生后,枝江市疾控中心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提出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周建议,但该校实际停课时间为16日,停课时间滞后,增加了学生间接触机会,是导致更多学生感染发病的因素。
该起疫情从发生、发展到结束历时32 d,迁延时间长,波及人数多,经历了两个发病高峰。根据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期长、传染性强等特征,判断疫情进展中不断有子代病例出现,基本符合近年来全国各类文献中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特点[5]。病例班级分布显示,一至四年级发病数高于五六年级学生,符合儿童对腮腺炎病毒的易感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6]。
86名患病学生中,15人有明确疫苗接种史,接种率仅为17.44%,群体免疫率在90.00%以上可阻止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7-8],国产S79腮腺炎病毒活疫苗抗体的阳性率为54.35%(50/92)[9]。可见接种人数少,抗体阳性率较低,未能形成有效免疫屏障,对于该起疫情未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10]。
通过枝江市W镇G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可以发现疫情发生后尽早落实防控措施是有效控制疫情和降低危害的根本保证[11]。在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12-13],如学校主要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具体责任人的执行能力、停课后的系列影响、社会舆论和负面效应等。鉴于此,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建立并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制度,确定1~2名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员;②严格执行晨检制度,认真观察、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做好学生因病缺勤追踪;③发现患病学生,应及时坚决予以隔离,尽力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④患病学生返校应提供医疗机构病情证明;⑤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应尽可能早期采取停课措施,同时加强宣教和答疑;⑥学校鼓励学生多进行室外锻炼,增强体质;⑦学校加强教室、宿舍通风,开展常见传染病知识宣教,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⑧疫情发生后,适时开展相关人群疫苗的应急接种[14-15]。
[参考文献]
[1]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90.
[2] 王庆,孙牧,史淑芬.北京市西城区健康人群流行性抗体水平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26(5):43.
[3] 张敏,陈田木,叶健.深圳市某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1):119-121.
[4] 郭强,云忠平.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6):490-491.
[5] 单正妍.即墨市一起中学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284-285.
[6] 赵明江,胡龙,孙茜.2015—2017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及免疫策略调整后防控效果[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8,163(3):43-47.
[7] 胡傲容,肖靜,刘国政.流行性腮腺炎应急接种后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9,30(1):66-68.
[8] 吕海英,王翠玲.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在学校暴发疫情中的保护效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845-1847.
[9] 刘淑勤,黄跃红,陈秀芬.不同毒株制备的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5(3):39.
[10] 胡伟军,刘晓宇,王新华.用病例对照研究评价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保护效力及疾病暴发原因探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22):147-150.
[11] 蒋玉杰,赵红.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J].北方药学,2011(11):103-104.
[12] 熊英,唐荣,等.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5,30(5):293-296.
[13] 张孝静,秦继玲,杨君.昌黎县某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6(9):1058-1059.
[14] 唐珊.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疫苗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0):7-8.
[15] 蒋小伟,辜宏胜,何卫军.2006-2016年常德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185(5):67-69.
(收稿日期: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