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终身教育的社区学院发展及其路径选择

2020-07-23孙健

职教通讯 2020年3期
关键词:发展问题终身教育路径选择

摘要 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使终身教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而作为其重要载体的社区学院,正肩负着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使命。终身教育要求社区学院向社会开放、为有教育需求的人们提供学习机会、改革社区学院的教学过程等。当前,社区学院在组织管理、师资队伍、办学投入、课程设置、法律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有必要把终身教育思想贯穿到社区学院办学全过程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增加办学投入、完善课程设置、健全法律法规,以全力推动社区学院发展,最终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完善。

关键词 终身教育;社区学院;发展问题;路径选择

基金项目 2018-2019年度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面向终身学习的江苏社区学院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SZJA002)

作者简介 孙健,男,江苏理工学院职教学部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 (2020) 03-0053-06

随着知识经济浪潮对社会的不断冲击,传统的学校教育己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终身教育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不断接受终身教育成为每个社会个体必备的生存方式。终身教育重新诠释了教育的内涵,认为教育应该伴随整个人生,在时间和空间上超越了学校教育局限,促进了教育向社会化迈进。因此,终身教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社区学院作为开展终身教育的核心载体,肩负着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完善的重任,提升社区学院办学水平回应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学院存在发展历史较短,发展模式不够成熟,管理、运行、保障等机制尚处于起步阶段等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妥善解决,进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终身教育的社区学院。

一、终身教育及其对社区学院发展的要求

终身教育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和西方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地接受教育,不断地学习。从某种意义上看,现代终身教育正是古代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继承与发展。1926年,英国的教育家耶克斯利(Yeaxlee)出版了著作《终身教育》,是学术界最早提出“终身教育”概念的人,他认为应该将教育看成是真正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活动。而后几十年,终身教育理念慢慢得到传播和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大会,朗格朗(Lengrand)在会上作了题为《论终身教育》的学术报告。朗格朗认为:“人的教育不能只限于人生的某一时期,终身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1970年,朗格朗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该书被公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标志着终身教育在世界各国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教育理论。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绝非是在“传统教育形态上添加一个新的名词而已,未来的教育应该是通过人的一生持续进行,使任何人都能随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1] 终身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理念或理想,也是体系化的教育制度,更是教育的实践。终身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应当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服务,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活动。终身教育是对教育的本质在认识上的回归,要求全民树立终身学习目标,将发展完善人的个性和人格作为根本目的,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每个人来说,可以在人生的任何時间接受需要的任何教育,满足人们多样的教育需求。”[2]终身教育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人的自身能力,促使自身的人格趋于完善,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具体形态和切入点,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依赖于社区教育的普遍开展。“社区学院既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实体,也是社区教育的实体。”[3]在我国,作为终身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学院正肩负着推动我国教育大众化、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和历史使命,日益受到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是社区学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学院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对于指引社区学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教育要求强化社区学院发展,坚持以社区为本,满足社区在教育方面的需求,帮助每一名居民实现个人发展;终身教育要求社区学院竭尽所能地向社会开放,传统的教育模式呈现的是阶段性和封闭性的特征,而终身教育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强调教育体系要对外开放,让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接受各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终身教育要求实现教育体系内部间不同教育形式和教育类型的相互融合,寻求各种教育形式的统一发展;终身教育要求改革社区学院的教学过程,更多地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作用也侧重于根据学习者的需要,优化学习环境,激励学生学习,学校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以终身教育思想来设计课程和学习等。总之,我国社区学院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其发展面临着较多的困惑,以终身教育视角分析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问题及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终身教育视角下社区学院的发展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和价值追求,尤其是社区人口多元化和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服务。在终身教育思潮影响下,我国社区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起日益兴起,在我国发展终身教育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社区体制的改革和社区建设的发展与需要。1994年,在上海石化总厂职大和上海石化高专的基础上创立的我国第一所社区学院——上海金山社区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社区学院在我国发展的正式起步。社区学院承担着多功能的教育任务,覆盖范围广泛,是一种综合性、区域性、开放式、大众化的教育模式。社区学院集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文化、卫生、休闲娱乐活动于一体,实现了职前职后培训、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技能和文化知识等各类教育培训的整合,具有“教育综合体”的特色。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学校,社区学院给居民提供了均等的学习机会,入学方式开放、随到随学,教学过程开放、弹性学制,皆适应社区各种人群的特点,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计划安排学习。社区学院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载体,推动社区学院顺应了终身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需要。社区学院具有现代学校无法替代的功能与作用,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事业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社区学院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与发达国家社区学院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发展模式相比,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不同地区,社区学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也是不同步的,因此在我国社区学院的本土化实践中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如在社区学院的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办学投入、课程设置、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存在的困境,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区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组织管理问题

1.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首先,社区学院管理体制一直处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混乱状态,缺少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进行综合性的协调管理,缺乏统一的目标,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政府、社区教育机构、社区、学院四者之间的关系不顺畅,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协调机制运行不力。”[4]社区学院宏观管理系统中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不清,难以形成合力。其次,社区学院的管理主体单一,多元主体管理的格局尚未形成,政府仍然是社区学院管理的唯一主体,社会各界较少参与社区学院管理,且参与管理的意识较低,途径较少,没有形成管理层面的多方协同格局。再次,教育部门单兵管理难于协调。社区学院工作涉及到教育、财政、人社、民政等多个部门,教育部门与其它各相关部门处于平级关系,不具有隶属关系和领导职能,社区学院工作靠教育部門来统筹协调,力度明显不够。最后,对社区学院的督导评估待落实。相比于其它教育类型,我国社区学院外部尚未建立起适合自身的督导评估体系,现有的督导评估缺乏规范的制度,缺乏成熟的绩效评价指标,缺乏专业的第三方支持,缺乏社会和公众参与,造成督导评估不到位,反馈无成效。

(二)师资队伍问题

社区学院的发展关键靠教师,没有力量雄厚的教师,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社区学院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队伍水平影响,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社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社区学院老师的访谈发现,当前的社区学院师资力量缺乏,专职教师非常少,大多数都是兼职教师和志愿者。教育部职成司发布的《关于公布2013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统计情况的通知》(教职成司函[ 2014] 39号)中的统计数据表明,“在160个实验区、示范区中共有1 926 805名社区教育工作者,其中1733 603名是志愿者,160 121名是兼职教师,而专职教师仅为33 081名”,如图l所示。其中,专职教师在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上处于较低水平,高端专业人才十分缺乏,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兼职教师中长期从事社区教育的老师为数甚少,兼职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各类院校的在职教师,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教育系统退休人员,社区内有专长的居民等。这些兼职教师大多有自身事务,造成兼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很多兼职人员在聘期结束后都不再续聘。

(三)办学投入问题

办学投入是社区教育实施的基础和支撑。随着社区教育的深入推广,参与学习的居民日益增多,社区学院无论在场地面积还是在设备上都很难满足居民的需求。政府是社区学院办学投入的单一主体,政府投入是社区学院办学经费的最重要来源,公共财政是社区学院经费的主力军。然而,当前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同时,社区学院经费筹措渠道较少,外部力量投入没有明确的参与渠道,社会资源参与不充分。“我国社区教育中社会的参与意愿不强,社会力量尚未发挥作用”[5]。总之,社区学院的办学投入不足,经费保障不够完善,缺少专项拨款制度,尚未真正建立社区学院经费投入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而社区学院的经费投入得不到保障,教育经费短缺已成为共性问题,严重地困扰着社区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课程设置问题

当前,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科学化体系,“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方面有差距”[6]。通过访谈得知,社区居民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能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工作能力。但是,社区学院的课程仅按照政府的培训计划来做,没有与社区居民需要结合,针对性不强,居民真正需要的培训课程得不到资助。部分社区学院未能在课程开发前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没能充分了解居民需求,也造成了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同时,社区学院在课程的选择、教材的选用方面没有体现特色,没有与时俱进。另外,课程信息平台的建设也不成熟。当前,数字化社区教育平台建设仍在探索之中,学习平台规范和应用等方面都有待于加强。平台建设不成熟导致其功能有限,学习资源不够丰富。

(五)法律保障问题

当前,社区学院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定身份缺失。一方面,国家层面的立法尚未出台。社区学院未进入国民教育序列范畴,社区学院不能作为法人代表进行独立招生,不具备独立颁发文凭的资格,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合法身份,办学处境尴尬;另一方面,地方层面立法进展不快。尽管福建省在2005年7月率先通过《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开启了我国各省市制定终身教育法律法规的先河,随后,各个省市纷纷制定相关条例。各地相关条例的出台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搭起了法律保护的屏障,但是,在已出台的《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中,关于终身教育的法规条文并没有对社区学院进行具体的描述,在管理者、参与者的权责利等问题上没有做出详细解释。另外,以《条例》为形式的法规强制性相对较弱,这就使得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性的障碍。

三、面向终身教育的社区学院发展路径

社区学院是终身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推进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阶段,全面剖析社区学院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基于终身教育视角提出社区学院发展路径,既有助于对社区学院发展的指导,又有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一)优化管理机制

首先,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社区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由于社区教育在时空上多样,在推行过程中需要设立专门机构,统一规划和协调社区教育事业,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与资源,解决社区学院管理体制乱象从生的问题。“政府应该有必要成为推动终身教育的主体”[7],这需要政府牵头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省、市、区各级专门的管理协调机构,明确规定各级机构对社区学院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职责,有效地协调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由国务院出面,在国家层面牵头联合教育、财政、劳动及人社等部门设立专门的“社区教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部,建立长效的协商合作机制,拟定社区学院的发展方向,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分歧,提供有关社区学院发展的决策建议,而各省市区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联席会议”,规范社区学院发展。

其次,形成多中心治理模式。有必要吸纳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学院治理,形成“政府主管、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协同机制,各部门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管理职能,实现动态合作共赢。

最后,规范督导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估体系,加强对社区学院的监督与评估,将督导评估的原则、宗旨和内容转化为切实有效的行为,保障社区学院教育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地进行。制订社区学院发展督导评估标准,实现督导评估专业化。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鼓励学术团队、专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参与督导评估。

(二)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学院的办学质量。要保证社区学院教育工作的稳定性,就必须实现社区学院教师专业化和职业化,组建一支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首先,完善教师准入。执行教师从业基本条件标准化,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分别设置不同的准入标准。实行社区学院教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明确社区学院教师职业标准,对其从业资格作出具体细化的要求,除了要有资格证书外,教师还应提供所授课程的技能证书。其次,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强化在职教师培训。对社区教师培训做出整体规划和详尽部署,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分年度组织实施。结合社区学院发展,不断改进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最后,健全評价制度,构建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设定社区学院教师年度考核测评标准,着重评价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教学科研能力、职业道德素质等;同时,提高评价的可信度,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将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等方式结合起来。

(三)增加办学投入

社区学院的持续发展需要依托区域内各种教育资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筹措为辅的经费投入机制。一方面,设立社区教育专项基金。地方政府必须保证对社区学院的财政投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社区教育财政支出。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单列社区学院经费,专款专用,逐年按一定的比例增加社区学院经费。另一方面,建立多元经费筹措机制,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在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完善多元投入框架,通过多渠道吸纳教育经费,不断拓宽经费的来源渠道。依靠社会的力量,从更广泛的层面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资源和资金筹措,推动社区学院发展,从根本上保障社区学院发展对于资源与资金的需要。同时,发挥社区学院的整合功能,挖掘区域内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的各类教育、文化等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宫等,对社区内教育资源重新优化配置与调整,实现资源共享。另外,积极寻求其它院校、企业、社会组织等的支持。例如,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利用院校的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场地设施等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

(四)完善课程设置

完善课程设置是深化社区学院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增加课程特色性,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遴选,整合并开发适合居民需要的特色化课程资源。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社区学院区域性的特点,在结合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发区域特色课程,打造一批系统的社区品牌课程和精品课程。其次,要增加课程针对性。社区学院课程应以社区成员多样化需求为依据,丰富社区学院课程体系内容,同时整合优化社区的教育、文化、艺术等资源,科学架构适合本社区的社区学院课程体系。针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保健教育、安全知识教育、文化娱乐等课程;针对下岗人员、劳动力转移或创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技能课程;针对残疾人、低收入群体、老人,开设专业技能培训、文化休闲等课程。最后,引进数字化课程。推进社区数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网络资源;建立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终身教育信息网络,优化网络学习平台建设;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整合学习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打破传统教育在时空上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网络学习资源;推广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库,创建个性化的在线课堂,保证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五)健全法律法规

“任何重要理念的推动,均必须通过立法的途径,成为行动合法化的主要依据。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自不例外”[8]。国家已提出终身教育的立法任务,而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终身教育立法步伐缓慢,至今还没有一部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法》出台。为了推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加快构建我国终身教育法律体系,加快立法进程,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一方面,尽快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终身教育法》。全国性《终身教育法》的颁布是社区学院法律健全和完善的基础,因为终身教育是一个涉及范围宽泛的主题,立法部门需要全面地了解和分析目前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情况以及问题,并且从立法的角度梳理出需要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立法的基本思路,立足我国国情,把握立法的基本原则和重点,对社区学院的管理机构、实施部门、经费投入以及政府、社会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问题做出规定,明确相关主体的义务和职责,让从事社区学院管理事务的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依,保证社区学院工作的具体落实,实现社区学院发展法制化。另一方面,仅仅依靠一部全国性的《终身教育法》是不够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各省市分地域、分步骤地逐步制定出适宜本区域有关促进终身教育的法律法规,制订出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条款,保障本地区终身教育活动的推进,满足当地人民终身学习的需要。另外,在法律法规制定完成之后,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滕星,滕复,王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5.

[2]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1.

[3]厉以贤.建设社区学院开展终身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4(8):69.

[4]陈乃林.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社区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03.

[5]王国光,宋亦芳.社区教育社会评价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3):44-49.

[6]沈光辉,蔡亮光.社区教育:从任务驱动到需求推动的转变——福州市居民社区教育认知度和学习需求调查研究分析报告[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 (2):22-27.

[7]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8.

[8]胡梦鲸.终身教育典范的发展与实践[M].台北:台湾师范大学书院,1997:96.

[责任编辑曹稳]

猜你喜欢

发展问题终身教育路径选择
关于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研究报告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特点、偏差与改进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