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嵌入式”创新教育实践

2020-07-23蒋学

职教通讯 2020年3期
关键词:嵌入式创新教育双创

摘要 阐述了“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嵌入式”创新教育的内涵从嵌入学生全体、嵌入行业专业、嵌入校企合作及嵌入日常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并构建了嵌入全员的“三段式”培养、嵌入专业的“三课堂”教学、嵌入校企的“三平台”实践、嵌入日常的“三体系”保障的高职院校“嵌入式”创新教育实践体系,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双创”;高职院校;“嵌入式”创新教育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8833)

作者简介 蒋学,女,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和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 2020) 03-0023-0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已成为国家新的战略背景下,高校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是“双创”的主要力量。在“双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自我定位和调整,充分利用好这个发展新机遇,不断加大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走出一条和普通高等教育不一样的新路子,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一个新课题。

一、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是实现高职教育价值的需要

1.时代价值需要。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和具体体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竞争十分激烈,我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不断加大创新引擎驱动力,在科技研发、关键技术等领域处于创新领先地位。因此,在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中加强创新教育,对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学术价值需要。在“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梳理出一套系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1],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3.应用价值需要。当前,国家对“双创”新战略十分重视,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引擎,使创新教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驱动,让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使其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

(二)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是破解高职教育难题的需要

1.破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看,受人才培养定位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创新实践活动的兴趣及参与度比较低,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相比,在创新创意动手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能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破解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教育角度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对创新教育的定位还不够明晰,尤其是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还不完善,创新教育与行业专业结合程度不够紧密,面向行业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破解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角度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一般以学校为主体,形式以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自主开展科技创新为主,而联合行业企业专家能手、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方面的创新教育做得还不够。

4.破解教学保障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保障角度来看,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创新教育普遍存在重视不足的现象,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門、学生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可提供的服务、支持、指导等方面还未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二、高职院校“嵌入式”创新教育的内涵解读

高职院校“嵌入式”创新教育是指在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培养机制等方面与传统创新教育有明显区别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合更为紧密,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其在培养对象上要求嵌入学生全体,在培养内容上要求嵌入行业专业,在培养方式上要求嵌入校企合作,在培养机制上要求嵌入日常保障(见图1)。

(一)嵌入学生全体的创新教育

提高青少年的创新素质,是当前和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2]。创新教育具有全体性,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坚信“人人都有创新天赋”,秉持创新教育“面向人人、人人参与”的理念。高职院校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程度、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层分类地开展各类创新教育。特别是要建立完善创新教育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基础性的创新课程,面向兴趣学生开展提高性的创新辅导,面向特长学生开展实践性的创新活动,通过各层面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嵌入行业专业的创新教育

高职院校要正确认识创新教育的定位。创新教育绝不等同于“小发明、小创造”,也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是一种综合素质,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应立足专业教育,与行业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嵌入到专业教育中,围绕创新所需,有针对性地讲授专业;同时,在创新教育中引导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开展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3]。

(三)嵌入校企合作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要具有开放性,必须由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行业教育[4]、企业教育转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很多高职院校依托行业办学,校企结合往往比较紧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必须嵌入到校企合作中,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技术、师资、资金及设备等资源,使创新教育更有效。

(四)嵌入日常保障的创新教育

如何处理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是创新教育的一大难题。创新教育和专业学习不是一对矛盾,创新教育能够激发高职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创新教育的保障力度,通过构建和完善准入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管理,优胜劣汰,使创新教育不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实现两不误、两促进。

三、高职院校“嵌入式”创新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实施“嵌入式”创新教育,构建了“嵌入式”创新教育实践体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见图2)。

(一)嵌入全员的“三段式”培养

1.基础性创新教育。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教育,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学校通过开设基础性的创新课程,让学生在创新氛围中得到熏陶;通过定期开展创意集市、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效性和辐射力;通过加强组织学生和校外创新工作者的沟通交流,提高其对创新文化的认识。

2.提高性创新辅导。学校坚持“面向全体、结合专业、构建体系、改革模式、全程培养”的原则,组建和完善创新人才学院,作为全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非实体性二级学院。创新人才学院可以选拔招收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热爱创新实践、具备初步创新能力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提高性的专题创新辅导。师生通过双向选择,围绕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成立创新实践团队,开设师生专题研讨课、专业探索课、新技术介绍课等创新类课程,有针对性地围绕专业创新实践为学生开展提高性辅导。

3.实践性创新活动。增加创新实践活动是提升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在创新人才学院培养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学生自主实践和学校引导实践两个层面,开展实践性创新活动。学生自主实践性活动是指对某一专业领域感兴趣的学生,组建成各类大学生创新活动实践社团,举办创新创意集市、创新类社团竞赛等自主性创新研究活动。学校引导实践性活动是指通过整合校企资源形成合力,吸纳校内外专兼职老师、杰出校友、行业专家充实到创新导师团队,开展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研究、师生结对专利开发研究、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提升培训,培养一批有志于科技创新的人才和团队。

(二)嵌入专业的“三课堂”教学

1.创新教育课堂。学校将创新教育融进课程,在大学生中宣传和普及创新教育。在已有“职业创新能力开发”课程基础之上,学校增设创新思维训练、创造技法等创新课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技法,促进学生从前所未有的新观念新角度去认识事物,使其拥有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问题解决方法。目前,学校开设了“职业创新能力开发”“创新与发明”“建筑工程技术创新”“人居生態领域专利思维拓展”“园林创新研讨”等5门创新教育课程。

2.生涯教育课堂。学校充分发挥生涯教育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标准,通过改版教材、完善教学大纲、丰富教学案例、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等形式,将创新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同时,进一步增加创新教育模块在学生生涯教育中的比例,通过各类工程创新的生动案例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教育和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对工程实践和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3.专业教育课堂。学校注重在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介绍和学习,激发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开展发明创造的兴趣和习惯。在此基础上,学校通过开设师生研讨课、专业探索课、新技术介绍课等创新类课程,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专业互动,尤其注重专业新领域、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的教学和研究,让学生开展基于专业的创新活动,使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互相融合、互促互进。

(三)嵌入校企的“三平台”实践

1.大学生创新组织平台。学校鼓励组建大学生创新社团,实施校企专兼职导师制,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与奖励学生参与专利申报,印发专利知识产权宣传册,让广大学生了解知识产权就在身边,引导他们学习知识产权知识,树立创新理念,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学生科协组织积极举办专利申报讲座,宣传专利申报和专利检索的相关基本知识,扩大知识产权宣传的覆盖面,从学生角度提高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的效果。

2.大学生创新竞赛平台。校企合作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新苗人才计划、“互联网+”创业计划竞赛等,着力搭建大学生创新竞赛平台;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参加创新竞赛,如数学建模比赛、结构大赛、建筑工程算量比赛等,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大学生校企创新平台。学校充分发挥行业联合学院、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专业发展联盟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搭建完善大学生校企创新平台。学校利用校企紧密合作的优势,在师资、技术和资金上进一步加大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共同培育创新人才。校内外指导教师紧密依托这些平台,针对工程实践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带领学生开展专题创新攻坚实践,完成科技攻关具体任务,取得具有实践应用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

(四)嵌入日常的“三体系”保障

1.完善制度体系。学校通过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的实施意见》《学生第二课堂管理办法》《全日制学生学籍管理细则》等制度,从组织体系、教学体系、队伍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等维度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组织、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加强创新教育管理、夯实创新教育保障,为学校开展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完善队伍体系。学校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聘请各行各业的人才担任创新课程教师或项目导师。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与奖励教师指导学生申请专利,对于以学校作为第一权人、学校在读学生作为第一发明人、学校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且排名第二的授权专利,按以学校作为第一权人、学校教师作为第一发明人的授权专利同等奖励额度奖励指导教师。

3.完善管理体系。学校大力加强创新教育管理体系建设,明确创新教育主体的实施责任,加大对创新教育的规划、管理、协调等工作力度。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创新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或教学工作的学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招生与就业处、学生处、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发展合作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各系主任及党总支书记组成。

参考文献:

[1]霍海波,尚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对研究[Jl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68-71.

[21牛楠森,李越.创新的教育性与创新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 (9):23-28.

[3]姜健,项甜美,林振袍.“五起来”模式让大学生创业热起来[J].中国就业,2012 (1):26-27.

[4]方姗姗.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 (11):175-176.

[责任编辑 贺文瑾]

猜你喜欢

嵌入式创新教育双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研究
嵌入式组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嵌入式系统概论”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