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7-23宋成希

考试周刊 2020年60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初中生物思维导图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工具,对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能够优化生物知识结构,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生物学习目标,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效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初中生物教师要改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误解,多与学生沟通互动,设计具有实效性和全面性的思维导图,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理解记忆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初中生;思维导图;生物教学;应用

初中生物主要讲述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基础性,是初中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生物教学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还应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生物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对初中生物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生物是纯记忆的学科,只要期末背一背就行了,平时不用学,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还有的学生认为生物学科的知识点杂乱,根本记不住,更别提将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到生物教学中是势在必行的,可以给学生全面地展示生物知识,促进学生产生联想和共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文章笔者结合初中生物教学案例,首先分析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进而探讨应用思维导图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参考。

一、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一)开发学生潜能,促进思维发展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生物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强还是弱,都按照提前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授课,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挖掘。思维导图的应用打破了教学状况,生物教师在上课前给学生发放思维导图,学生既能够按照思维导图进行预习,也可以在课堂上按照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研究,使初中生的学习水平得到锻炼,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思维导图中将生物知识做出了科学的划分,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投入。生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差异做出合理的调整,以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从而更好地刺激学生的思维,产生智慧的结晶。

(二)打造高效课堂,减轻学习负担

思维导图的运用,有效简化了生物教学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生物教师不仅能够关注到班级整体,还可以关注到班级个体,让后进生和上等生同样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投入到生物教学活动中。以前学生学习生物的时候没有方法,都是看到哪里就学到哪里,最终很多有用的知识被遗忘,当引入了思维导图,生物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生机的,初中生跟着教师共同学习和思考,积极动手进行生物实验,不仅乐于学习生物,也感受到了生物的作用。思维导图把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展示得很清楚,方便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为构建高效生物课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促进师生合作,获得全面发展

思维导图有利于改善传统的师生关系,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让师生和谐相处。初中生物教师给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指导生物学习技巧,与学生共同探讨生物问题,使初中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素质等都有新的提升,建立团结合作的教学机制。当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教师要做好辅导和纠正工作,制作出的思维导图体现学生的个性,也把课堂知识都包含在内,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加以深化,实现师生合作。对于思维导图的使用还处于不断的完善阶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导图的功效,使初中生的思维可视化,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二、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丰富生物概念,倡导自主学习

在生物概念教学时,有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讲解,让学生清楚地理解概念的内涵,构建纵横交织的概念联系,进而掌握概念的运用和延伸,为自主学习搭建平台。当初中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就会很轻松,保障了学生对生物知识认识上的完整性。比如讲人教版初中生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分辨这三类植物,找出他们的异同点。在讲述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概念时,有的学生容易混淆,生物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给学生归纳了这三类植物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差别,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条理更加清晰。当学生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教师给他们提出生活化的探究问题:养观赏鱼的人喜欢把一些藻类植物放在鱼缸里,这是为什么呢?生活中我们经常吃的海带,它属于哪种植物呢?学生对这些问题十分感兴趣,立即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在一起发表言论,课堂氛围高涨,最终生物教师给学生做出解答,整堂生物课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初中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这为他们以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

(二)强化生物实验,锻炼实践能力

生物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要想提高学生的生物综合能力,必须要指导他们积极参与生物实验,

掌握生物实验技巧,积累丰富的实验经验。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生物实验课堂走向高效,遵循学科的发展规律,从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操作、实验后的评价等方面完善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提高实验质量。比如讲人教版初中生物《植物细胞》,生物教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洋葱细胞的观察实验,初中生很喜欢做实验,教师给学生发放实验的思维导图,每个小组都按照思维导图设计实验方案,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讨论,小组学习效率增强。每个小组根据思维导图和讨论结果,对思维导图进行了优化和创新,加入了自己小组的风格,最终形成了完善的实验导图,以洋葱细胞观察为核心,其分支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实验注意事项等,学生都有序地投入到实验中,發挥自己的长处,培养了小组合作与交流能力,规范了学生的实验步骤。然后生物教师再次提出挑战,要求每个小组自主设计制作黄瓜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实验、芹菜茎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以此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初中生的实验能力。

(三)学生绘制导图,提升课堂实效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整理学习思路,做课堂笔记,制作复习大纲等,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能力,让学生不再厌烦生物课。生物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思维导图,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比如讲人教版初中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要求初中生会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认识到拥有一个健康心脏的重要性。为了让初中生能够将思维导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初中生物教师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本节课的内容都展示在导图上,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初中生都快速的画起来,但很多学生都是用垂直思考的方式來处理的,画完以后特别长的一串,不利于理解记忆。教师指导学生用水平结构再来画一次,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就更合理一些。将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连,右心房和右心室相连。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对于心脏的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生物教师从网络上给学生下载了很多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知道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通过启发式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四)运用导图解题,拓宽学习思路

在生物解题过程中,思维导图有利于将题目中的生物问题、隐含的生物信息进行梳理,挖掘生物知识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找到解决生物问题的方法。在思维导图中可以总结多种多样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遇到生物问题的时候不再无从下手,而是条理清晰的解决问题,在学习生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比如讲人教版初中生物《细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听到细菌这个词,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详细的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形态类型、基本结构、生殖特点等。在解决本课中的习题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快速的完成,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冰箱里的食物不容易腐烂变质,是什么因素限制了冰箱里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通过仔细研究思维导图,学生会发现食物腐烂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微生物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冰箱内温度低,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所以食物不易腐烂变质。“古代人没有冰箱,但古代人能够利用细菌保存食物。他们利用盐来腌制蔬菜,那你能说出为什么腌制蔬菜能保存较长的时间吗?”通过细菌结构示意图,学生知道细菌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盐使蔬菜脱水,抑制了细菌的生存,从而使蔬菜保存时间增长。

(五)构建知识框架,提高核心素养

在思维导图中,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还会关联到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就给学生构建起知识框架,增强学习生物的动力。初中生在课堂上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就会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对新知识和旧知识有效的整合,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提高生物素养。比如讲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在思维导图中从种子、果实、花、叶、茎等方面做出系统化的展示,每个方面再从结构和功能等进行细化,这样就形成了知识框架,当初中生复习时就会很快找到思路,通过对植物的学习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升生物核心素养。再比如讲生物技术方面的知识时,教师设计的思维导图分为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方面,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又分为发酵、粪尿处理、嫁接、防腐等,现代生物技术又分为仿生、克隆、转基因等。当学生对这些知识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就会知道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思维导图扫清了生物学习中的知识点,再进行一系列的延伸,提高初中生的思考能力和记忆能力,形成系统的学习习惯。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帮助,还可以大大增强初中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初中生物教师应有效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将理论内容简单化,将实验内容生动化,吸引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初中生提高记忆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思维导图上进行整理和扩张,有效整合生物知识资源,建立学习型课堂,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树明.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28).

[2]叶秀云.浅谈初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有效策略[J].新课程,2018(5).

[3]郭洪利.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

[4]李文秋.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生物教学,2015(24).

[5]邵伟.思维导图助学初中生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

作者简介:宋成希,山东省胶州市,胶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初中生物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