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地区高中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及解决策略分析

2020-07-23高艳

考试周刊 2020年60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家庭教育贫困地区

高艳

摘 要: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个体的成长有极大影响。从当前贫困地区高中生家庭教育实际看,还存在一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生的良好发展造成了制约。因此在实践中,必须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力度,充分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采取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此促进贫困地区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贫困地区;高中生;家庭教育;误区;解决策略

一、 前言

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道是,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存在。对高中生来说,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加上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认知能力,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新事物,很容易迷失自己,如果家庭教育不到位,很容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实际中,做好高中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二、 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调查显示,一个人从小到大,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可以说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极大影响。一个人缺失学校教育可能会成为文盲,但是如果缺少了家庭教育,那么他很有可能出现人格不健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实际中,构建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学生的发展、成长有很大影响。对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时期,学生的思维比较敏捷,容易冲动,同时对各种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本身缺乏抵抗社会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对于高中生的引导作用显得更加关键。实际上,家庭教育具有双向性特点,是家长与孩子在物质、精神方面全部参与进来的,家庭教育虽然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是家庭教育却是最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需要父母、孩子都参与进来,不仅是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同时孩子也会对父母带来影响,在家庭教育下,父母通过与孩子的良好互动,父母将自己的成熟经验教给孩子,而孩子也可以通过交流将自己的想法与父母分享,形成好的家庭氛围,以此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形成。

三、 贫困地区高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只有家庭教育而缺失学校教育,或者是只有学校教育而缺失家庭教育,是很难实现高素質人才培养的。从当前贫困地区高中生家庭教育实际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家庭教育中缺失亲情

新时期下,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也越来越快,贫困地区有很多精壮的劳动力都进入到城市务工。一方面很多高中生的父母都离家在大城市中打工,家里的一切都交给爷爷奶奶打理,父母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在教育布局调整下,高中学校也逐渐靠向县城,有很多住宿生因此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长时间在学校居住、学习,父母即便是在家庭中,也无法对其进行及时的教育引导。这就使得家庭教育逐步削弱,而亲情更是变得模糊,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逐渐降低,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敏感时期,其心理承受力差、情绪多变,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引起学生形成冲动、软弱、自卑等不良心理,如果学生与同学出现矛盾,就会出现弱势学生受到欺凌的情况,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影响。

(二)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差

在贫困地区开展家庭教育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相对比较差,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有很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棍棒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很难引起孩子的认同,同时家长也不了解孩子的思想观点、内心想法,无法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在贫困地区,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学校是教育的唯一场所,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了,教育的事情完全由学校负责,家长本身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思想,必然会引起家庭教育诸多问题。实际上,家庭教育更多的是体现在做人的教育上,学校教育则是知识教育,只有实现两者的良好结合,才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三)家庭教育思想错误

在实际中,从抚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视角看,以孩子为中心的思想本身并不存在错误,但是过度看重以孩子为中心,就会成为溺爱。在贫困地区,很多家长由于在外务工,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比较少,会觉得自己对孩子有一定的亏欠,因此,会通过各种物质方式还弥补自己的这种内心亏欠。同时还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当初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影响到了自身成长,现在情愿委屈自己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想要什么只要一开口,父母就会想尽办法满足,他们会从父母身上不断索求,而无法感受到相应的压力,特别是学习上、精神上的压力,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良好成长。

四、 提升贫困地区家庭教育效果的策略

(一)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养”“育”并存

家庭是传递亲情、爱的重要载体,也是最具特色的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时,亲情是最为基础的基石,只有保证了家庭中充满亲情,才可以让教育更好的开展。就目前而言,在贫困地区很多家庭对于子女都是只“养”不“育”,为了给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父母长时间背井离乡在外边打工,认为只要给子女提供良好的生活物质保障,就是对孩子教育的最大支撑。实际上,家长不应该将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和对子女的教育放在对立的层面,事实上,子女对于父母的依赖更多体现在情感上,虽然子女对于父母有物质依赖,但是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物质依赖会逐步减少,但是在精神、情感上的依赖却不会减少。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其高中阶段,父母的思想观念更是会对孩子产生深入骨髓的影响,是教师无法代替的。对高中生来说,他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不管是情感方面产生困惑,或者是与其他同学争吵产生委屈心理,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父母。所以在实际中,必须提高对贫困地区高中生父母的引导,要让其意识到,外出打工虽然可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会丧失对子女教育的契机,很有可能对子女的长远发展带来影响。贫困地区的父母可以选择在家门口进行打工,虽然工资比较低,但是可以更好的陪伴子女,与子女进行交流沟通,为子女传授自己的生活经历,带给子女更多的幸福、安全感,以此促使子女可以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促进其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家庭教育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