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功能锻炼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0-07-23叶建敏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生存质量

叶建敏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功能鍛炼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的机体舒适度及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坠积性肺炎。观察组穿刺处出血血肿、腹痛、下肢静脉血栓、麻痹性肠梗阻及腹腔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 d,观察组的机体舒适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生存质量的各个方面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的控制作用,有助于降低相关不适感及改善生存质量,在本类手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早期功能锻炼 部分脾动脉栓塞 术后并发症 生存质量 机体舒适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f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ituation of patients with 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Method: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partial spleen artery emboliza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comfort of the body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the surger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surg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re was no pendant pneumonia in either group. The incidence of hematoma, abdominal pain, low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 paralytic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abdominal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On day 1, 2 and 3 after surgery, the comfort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One week after surgery,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all aspect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has a positive control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with 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helps to reduce the related discomfor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which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patients with this type of surgery.

[Key words]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Quality of life Body comfort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Ganzhou, Ganzhou 341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7.034

部分脾动脉栓塞是近年来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式,与本类手术方式相关的众多研究中,并发症的防控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类手术患者的并发症较多,其中穿刺处出血血肿、腹痛、下肢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麻痹性肠梗阻、腹腔感染等均可见,且上述危害可影响到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及速度,甚至可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因此临床对于本类患者术后并发症防控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近年来有研究认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本类患者的术后恢复,但是其对于并发症的针对性防控效果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究[3]。因此本研究就早期功能锻炼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进行探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20~75岁;(2)符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标准者。排除标准:(1)合并感染者;(2)合并心肾肺功能不全者;(3)认知障碍与精神异常者。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组)50例和观察组(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早期功能锻炼组)50例。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术后疼痛进行常规干预,常规对术侧肢体制动24 h,解除制动后下地活动。观察组术后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早期于床上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呼吸强度的训练;足泵运动:将踝关节进行跖屈、内翻、背伸及外翻等活动,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循环锻炼;早期下床活动:患者术后6~8 h去半卧位,8 h后解除压迫,无异常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及辅助下下床活动。两组的其他治疗及干预措施基本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穿刺处出血血肿、腹痛、下肢静脉血栓、麻痹性肠梗阻及腹腔感染。(2)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机体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集体舒适度的评估,评分范围为0~10分,其中0分表示无不适感,>0分且≤3分表示轻度不适感,4~6分表示中度不适感,7~10分表示重度不适感[4]。(3)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采用WHOQOL-BREF量表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估,本量表包括26个评估指标,分别对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周围环境与社会关系方面进行评估,每个方面的评估均为百分制,且均以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6~73岁,平均(56.6±7.3)岁;Child肝功能分级:A级31例,B级19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6~74岁,平均(56.8±7.5)岁;Child肝功能分级:A级30例,B级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坠积性肺炎。观察组穿刺处出血血肿、腹痛、下肢静脉血栓、麻痹性肠梗阻及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10%、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0%、30.00%、8.00%、8.00%、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6.383、6.250、4.167、4.167、4.167,P=0.011、0.012、0.041、0.041、0.041),见表1。

2.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机体舒适度比较 术后1、2、3 d,观察组的机体舒适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69、4.156、3.678,P=0.000、0.000、0.000),见表2。

2.4 两组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生存质量的各个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生存质量的各个方面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在我国临床的应用率持续提升,但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导致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且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进程乃至生命安全。部分脾动脉栓塞的并发症发生率仍有较大的控制空间[6-8],且涉及种类较多,但是现存的部分脾动脉栓塞相关研究中,针对并发症的防控探究极为欠缺。另外,本类手术患者术后的常规康复治疗对并发症的影响作用轻微,在控制并发症方面存在极大不足,尤其对于血肿、腹痛、血栓及感染等,未见显著的改善作用,因此对本类患者进行更为有效的干预方式对于改善患者康复效果与速度意义重大[9-10]。临床中对于本类患者多采用术后24 h解除制动及下床活动的方式,而近年来关于早期功能锻炼的研究可见于本类手术患者[11-12],但是对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控作用研究未见,因此认为此方面的探究空间较大。

本研究就早期功能鍛炼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进行探究,通过比较常规康复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联合早期功能锻炼组的患者其术后各类并发症(穿刺处出血血肿、腹痛、下肢静脉血栓、麻痹性肠梗阻及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应用早期功能锻炼组,且联合早期功能锻炼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间的机体舒适度及生存质量评分也相对优于未应用早期功能锻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早期功能锻炼更为早期的活动有效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13-15],并且呼吸功能锻炼、足泵运动、早期下床活动等功能锻炼从肺部功能、下肢状态及机体整体状态等多方面入手,早期进行锻炼,起到了促进机体各方面功能状态改善的作用[16-17],因此在肺部感染、肠胃动力及血液循环方面均起到较好的作用,且免疫力的维持与提升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更有助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控与机体的康复[18-21]。

猜你喜欢

术后并发症生存质量
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青光眼滤过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探讨
自拟柴芍益胃汤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肥胖患者手术后近期预后指标变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