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数学分层差异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0-07-23陈全红

商情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职院校

陈全红

【摘要】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在现阶段的发展背景下受到了人们越来越高的关注。就其学生而言,由于基础和能力的不同,其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本文分析了高职数学运用分层差异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对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进步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学教学  分层差异化教学

引言: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关注程度较低,通常会采用统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促进其成绩进步和能力提升。

一、高职数学分层差异化教学模式应用意义

高职院校的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水平等各方面能力之间都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其掌握的程度更是千差万别,如果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渐拉大,部分学生甚至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可采用分层差异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在现阶段的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高职数学的学习难度逐渐加大,这就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数学基础薄弱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就会产生学习效果的两极分化,影响到学生的发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参与课程的有效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最终质量。在采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针对性的学习任务,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进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进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在日后的学习中合理利用。对于教师而言,为使教学活动的最终质量得到更好保证,需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对于其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数学分层差异化教学策略

(一)按专业分层差异化教学

由于所需专业的不同,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之间的差别,选择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由于学生的发展方向存在差别,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各专业的特点进行细致研究,了解其思维模式发展方向,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适当的案例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实现对其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进而更好的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进行合理应用。

(二)按基础分层差异化教学

就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细致了解,进而结合实际状况的不同,对其开展分层差异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要避免仅以成绩为依据进行划分,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常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三个等级的划分:第一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第二是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水平和成绩一般的学生;第三是综合实力欠佳的学生。对于三类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其进步。就第一类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为其设置综合性较强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题型,让其能力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并填补知识的盲区,不断的完善自己。就第二类学生而言,要做好其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工作,给出适当的习题锻炼其数学思维,促进能力的提升。对于第三类学生,要做好对基础知识的夯实工作,为其准备适量的简单问题,增加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帮助其不断进步。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其实际的发展状况,适当增加习题的难度,引领其不断进步。

比如,在学习《不定积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为其设置不同的教学问题,对于基较差的学生,可以为其设计概念性较强的基础性问题:“导数的概念是什么?”“求导的过程中会运用到哪些公式?具体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涉及到基础知识应用的问题可以向基础知识一般的学生提问。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置具有一定探索性的问题,帮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升华。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让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提问,进而让其他学生做好相关知识的回顾,随着问题难度的逐渐升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三)混合分层差异化教学

该种教学模式是对基础分层教学模式的一种升华式教学方法,在使用该方法时,要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应用。现如今,科学技术已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存储,学生结合自身状况的不同,选择适合自身进步的课程进行学习。该种教学方式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将函数的相关知识分节,以微课的形式录制出来,包括基本概念、基本题型、题型精讲等多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状况,选择适合自身进步和发展的视频进行学习,在完成相应级别以后,再向更加困难的层级进阶,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对于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与老师进行沟通,以促进能力的更快提升。

(四)分层差异化考核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会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对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合理利用,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考核的过程中,采用分层考核的方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升考核的难度,在其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要设置基础知识运用的题目,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和实际应用,帮助其更快的进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准确把控试卷的难度,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能力、性格、学习习惯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对个体之间的差异给予充分尊重,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进而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东娟.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7):74-75.

[2]沈皓東.高职数学分层差异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4):82.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高职院校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