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现状及成因分析

2020-07-23赵冬梅

商情 2020年30期
关键词:风险内部控制

赵冬梅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15-2019年内部控制缺陷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分别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缺陷  风险

一、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现状

截止到2019年披露了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大约有40家,其中30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占总体的75%。它们分别是马钢股份、鄂资B股、武钢股份、武进不锈、首钢股份、海南矿业、鄂尔多斯、柳钢股份、ST地矿、ST抚钢、山东钢铁、重庆钢铁、南钢股份、华菱钢铁、宝钢股份,其报告的都是一般缺陷。其中首钢股份和ST抚钢详细披露了一般缺陷的具体内容。例如首钢股份主要是在投资管理、无形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一般缺陷;ST抚钢在基础的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上、子公司的管理上等工作中尚存在一般缺陷等等。

在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披露一般缺陷的在2015年有10家上市公司,占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25%;披露一般缺陷的在2016年有17家上市公司,占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42.5%。披露一般缺陷的在2017年有10家上市公司,占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25%;披露一般缺陷的在2018年有15家上市公司,占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37.5%;披露一般缺陷的在2019年有14家上市公司,占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35%。

在2015年有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重大缺陷以及重要缺陷,占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5%;在2016年有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重大缺陷以及重要缺陷,占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5%。在2018年有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重大缺陷以及重要缺陷,占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2.5%。这些数据说明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完善。

二、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不真实

能否按时披露信息对检验信息的透明度能否达到有关准则具有很大影响。上市公司的管理进程是动态化的,投资者之所以对上市公司管理没有敏感性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在股票交易相关法规中提到,针对不明情况的投资人,如果发生重大事件同时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干扰时,上市公司要及时把相干信息向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递交,让其理解所发生的事情。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定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造成投资者不能精确地知道上市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日常工作中,大部分企业没有完全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在财务报告中漏掉或掩盖相关的财务数据和损失等不好的消息。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应该精准,信息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息披露质量。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或领导者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业绩造假,不能保障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2、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公司管理層没有理解内部控制的目标,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全面,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号召,企业需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这就产生了企业无法有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景象。此外,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框架造成权力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妨碍了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股权过于集中,国有股占很大优势是我国上市公司现有的情形,会使内部控制不能得到很好的施行。很多企业一个人承包多个职位的现象司空见惯,管理层决策主要是看自己的意见,不能做到内部控制要求的互相制衡,造成内部控制失去其原本的作用,高管失职的现象屡见不鲜。

3、风险意识较弱

公司在运营进程中可能碰到诸如信贷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等一系列风险。为让企业能够精确认识诸多的风险,便开展了风险评估。经过内部控制把风险降低在企业可承受的程度之内。但是,如今我国上市公司不能有效认识风险,缺少有用的风险治理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易造成企业出现较高的负债,没有目的扩大的现象,公司如果没有深刻理解其面临的风险,没有实施合适的方式来减弱风险,风险迸发时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伤害。

4、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小

公司管理层为达到企业运行目的所颁发并实施的各种决策和流程被称为控制活动。如今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控的认识薄弱,让内部控制制度一直名不副实,产生了不遵循规章制度的情形,进而造成上市公司不能及时且精准的披露信息;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据资金,很多高级管理层调用资金等做法司空见惯。企业的内控工作人员没有尽职工作、内控工作水平不断降低、管理人员只给予了较少的内控资源。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公司管理,使其严重偏离了内部控制的目标,造成公司内部治理混乱的现象。

(二)外部原因

1、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不到位

中国许多上市公司没能全面认识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其创建的审计部门大部分是为了敷衍上级的领导机构,如此就不可以有用的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我国很多分公司的审计工作无视了事中和事前的管制和筹备,重点在意事后的处理;不能有效评估和剖析公司运营管理的真实情形,重点放在财务会计的报表审计上。我国公司在审计工作上多数情况是让公司高管率领,其审计人员不具备充分的审计知识和技能,无法保证其审计工作的需要。

2、监督体系不健全

股东大会选举监事会的成员,进而成立监事会。但监事会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因为股东大会通常是大股东把控。同时由于是董事会定夺监事会的开支,这样容易产生利益相悖,进而阻碍监督职能的发挥。同时,大部分企业为保障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公正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创立了对企业的运营活动开展审计的内部审计部门。但大部分内部审计部门由公司财务主管或公司总经理管辖,这就防碍了其实施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2019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J].模具工业,2020,46(04):84

[2]王欣睿.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及治理措施[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23)

[3]王书珍,王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研究 [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09)

[4]任丽娟,袁建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与认定研究 [J].经济论坛,2019(03)

猜你喜欢

风险内部控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