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
2020-07-23李华杨颖沈浩谌虎宁育超王庆
李华 杨颖 沈浩 谌虎 宁育超 王庆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骨骼肌肉疾病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热磁治疗,研究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肢体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及1个月时VAS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β-内咖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一氧化氮(NO)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骼肌肉疾病疼痛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骨骼肌肉疾病 体外冲击波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on pa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nd its effect on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 score of patients. Method: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rmomagnetic therapy,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pain degree, limb dys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VAS and dysfunction index questionnaire (ODI) score of the research group at treatment for 1, 2 weeks and 1 month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β-endorphin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s of nitric oxide (NO) and prostaglandin E2 (PGE2)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 with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improve limb function and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which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Key words]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you City, Jiangyou 62170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7.010
体外冲击波技术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主要是应用于体外碎石治疗,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治疗中的应用相对较少[1]。随着医学临床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体外冲击波疗法可以有效缓解骨骼肌肉疾病疼痛情况,是介于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之间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特点[2]。非特异性下腰痛主要病变位置位于腰部软组织,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并没有明确的检测指标,而且病情比较复杂,疾病不同时期对于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大[3]。近几年,关于体外冲击波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应用研究增多,但是关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腰部疼痛的研究相对较少,其疗效也没有定论[4]。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骨骼-肌肉疼痛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分析了患者疼痛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骨骼肌肉疾病疼痛患者70例。纳入标准:(1)存在腰部持续性疼痛;(2)伴有股后外侧放射性疼痛;(3)疼痛情况非感染、椎间盘突出以及肿瘤等疾病导致;(4)疼痛情况为非疾病性因素导致,如心理因素等。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2)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3)伴有心、肺等大器官功能障碍;(4)伴有沟通障碍或精神障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对照组进行热磁治疗,首先进行痛点确认,使用指压法进行痛点寻找,并在患者痛点位置进行标记,具体操作方法为根据患者口述锁定疼痛范围,然后用手指按压患者疼痛强烈区域,按压时以患者可耐受的力度进行,通过患者疼痛反馈情况,确定患者痛点,采用热磁仪(HOT MAGNET HM-2SC-A型)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位置选择患者通电标记位置,在进行治疗时温度设置为40 ℃,15 min/次,1次/d,治疗5 d后停2 d,然后开始下个周期治疗,共治疗4个周期。(2)研究组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痛点确定方法与对照组一致,然后在患者痛点标记位置进行治疗,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机(BHSW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威海市博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设置治疗频率为8~10 Hz,治疗压力设置为1.5~3.0 bar,治疗时冲击剂量设置为2 000次,保持手柄压力中等,每隔4~5天为患者进行一次治疗,共治疗4个周期,在治疗期间注意根据患者反馈情况对冲击波强度以及冲击次数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根据疼痛以及肢体活动受限情况进行划分,显效:患者肢体活动恢复正常,可完全自理,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疼痛情况;有效:患者肢体活动无明显受限情况,生活可自理,工作情况影响不明显,伴有轻微疼痛情况;无效:患者肢体活动受限无改善,疼痛评分下降不明显,甚至加重[5]。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疼痛程度。于治疗前、治疗1、2周及1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疼痛情况难以承受[6]。(3)比较两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于治疗前、治疗1、2周及1个月时采用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对两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评估,该问卷共包含项目10个,其中含疼痛程度、提物、坐位、个人自理、性生活、干扰睡眠、步行、站立、出游及社交生活,每项均采用0~5分评分,总分=实际得分/(5×回答项目数)×100,得分越高功能障碍情况越严重[7]。(4)比较两组炎症反应情况。治疗前后抽取两组5 mL空腹清晨静脉血,使用离心机对抽取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转速设置为3 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分离获得血清样本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β-内咖肽、一氧化氮(NO)以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进行检测,由同一组人员完成样本检测,且操作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所用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提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32~67岁,平均(42.7±1.1)岁;病程3~28个月,平均(9.8±1.1)个月。研究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1~67岁,平均(42.5±1.3)岁;病程4~28个月,平均(9.8±1.2)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及1个月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及1个月时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β-内咖肽、NO及PG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内咖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而NO与PG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β-内咖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NO与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存在下腰疼痛患者数量非常高,受生活习惯以及工作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病数量呈现明显升高趋势[8]。其中多数患者属于非特异性下腰痛,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工作等产生明显影响[9]。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较多,因此在治疗方案选择时也比较多,其临床疗效也存在一定差异,如物理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以及中医针灸推拿等[10]。对于该疾病的病理原因并不明确,因此,对于骨骼-肌肉疼痛治疗应当寻找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体外冲击波目前已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良好应用,主要应用于体外碎石治疗,是一种介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之间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特点等,在治疗骨骼-肌肉急性疼痛中同样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11]。体外冲击波可分为两种形式,其中放散式冲击波在进入体内后,能量比较分散,且呈现放射状,波形与聚焦式冲击波相比更加平缓,且冲击力量足,从而有效发挥疾病治疗效果[12]。采用放散式冲击波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能量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促进疾病康复[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1、2周及1个月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體外冲击波治疗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情况。目前临床对于体外冲击波阵痛的机制并不明确,但是通过对以往研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采用体外冲击波可对疼痛信号的传递产生影响,从而对患者体内P物质的释放产生影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从而达到镇痛效果[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β-内咖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NO、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冲击波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体内β-内咖肽水平,降低患者NO及PGE2水平,从而激活机体镇痛机制,降低机体疼痛感。β-内咖肽是人体内重要的内源性阿片肽神经递质,具有强效镇痛作用,而且可以对疼痛传导通路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对递质P物质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达到缓解患者的疼痛的目的[15]。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指出,在外周和中枢不同水平的痛觉调节中NO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O可以对外周不同的靶细胞产生作用,发挥镇痛作用[16]。
目前临床也有很多关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腰痛方面的文章,且多数学者认为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研究不多,且缺少大样本研究[17]。虽然对于体外冲击波治疗骨骼肌肉疾病疼痛的机制并不明确,但是已有部分研究指出,冲击波可以对机体产生生物学刺激,对感觉神经末梢可以直接产生作用,使患者对于疼痛感受的阈值提高,对于疼痛信号的产生或传播起到减弱或阻止作用[18]。而且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局部压力可以对患者局部细胞产生影响,使毛细血管微循环得到改善,增加局部细胞对于氧的摄取能力[1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1、2周及1个月时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说明采用体外冲击波对骨骼肌肉疾病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受限情况,从而起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虽然目前临床对于体外冲击波治疗骨骼-肌肉疼痛的机制还不明确,但是该治疗方案具有无药物反应性、无创伤等特点,相信今后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20]。
综上所述,骨骼肌肉疾病疼痛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促进患者功能受限情况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郄淑燕,王丛笑,孙晓静,等.局部振动治疗对颈肩痛患者肌肉物理特性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1):30-33.
[2]陶熔,王静,夏令杰,等.体外冲击波联合正中神经注射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1):60-63.
[3] World Congress on Osteoporosis,Osteo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WCO-IOF-ESCEO 2018):ESCEO-WHO Symposia Abstracts[J].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2018,29(S1):83-85.
[4]王静,陶熔,夏令杰,等.体外冲击波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脊柱源性腹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2):121-126.
[5] Rizzoli R,Biver E,Bonjour J P,et al.Benefits and safety of dietary protein for bone health-an expert consensus paper endorsed by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Aspects of Osteoporosis,Osteo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and by the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J].Maturitas,2018,79(1):122-132.
[6]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肌肉骨骼疾病体外冲击波治疗专家共识组.肌肉骨骼疾病体外冲击波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7):481-487.
[7] Fernández-Moreno M,Soto-Hermida A,Vázquez-Mosquera M E,et al.Mitochondrial DNA haplogroups influence the risk of incident knee osteoarthritis in OAI and CHECK cohorts.A meta-analysis and functional study[J].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17,76(6):1114-1122.
[8]王永兴,刘伟,孙战勇,等.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在中国驻马里维和军人中的发病现状及影响[J].军事医学,2019,43(3):203-206.
[9]何慧斌,张盘德,彭小文,等.体外冲击波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难治性褥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1):111-113.
[10] Zhang J,Li Y,Wang H.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guided physical therapy in hemiplegic shoulder pain:A CARE-compliant case report[J].Medicine,2017,96(50):9188-9196.
[11]丁雪飞,栾阳,卢圣铭,等.联合应用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和氟比洛芬酯的多模式镇痛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外科杂志,2019,57(6):428-433.
[12]王锴,刘强,林剑浩,等.患者教育及个性化运动治疗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27):2152-2156.
[13]王林伟,刘明廷,曹恒,等.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7(1):63-66.
[14]张立宁,刘宏艳,田小兰,等.成人特发性炎性肌病骨骼肌组织检查病理评分在评估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9,23(2):76-81.
[15] World Congress on Osteoporosis,Osteo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WCO-IOF-ESCEO 2017):ESCEO Symposia Abstracts[J].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2017,28(S1):77-82.
[16]纪泉,易端,王建业,等.老年患者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38(5):500-507.
[17]皮艷君,刘成林,陈锐,等.体外冲击波对比类固醇药物封闭治疗跖腱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J].广东医学,2018,39(23):3491-3494.
[18]周雪添,马勇,郭杨,等.肌肉骨骼超声技术在骨科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16):2573-2578.
[19]李新通,潘玮敏,覃华生,等.血流限制训练:加速肌肉骨骼康复的新方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15):2415-2420.
[20]刘邦忠,钟宗烨,刘光华,等.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功能及关节软骨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7):494-498.
(收稿日期:2019-11-14) (本文编辑: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