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媒体时代下的影像宣传策略

2020-07-23邢璐

新闻传播 2020年1期
关键词:黄埔受众文化

【摘要】数字化时代以来,影像类作品被广泛用于推广活动当中。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此种宣传方式亦在各地域历史、自然、文化方面大放异彩。通过不同媒介的复合传播,在主动或被动接受影像内容的过程中受众对影像主体的表面特征产生认知,从而引发其进一步探究内涵的动力。本文以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黄埔古港遗址为例,分析如何将影像作品与其特色融合,运用快消费时代下的新媒介展开进一步传播,实现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更好的推广与保护。

【关键词】新媒体;影像宣传;策略

位于重要枢纽城市广州的黄埔古港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自宋朝以来就作为海商港口存在,也是清代的黄埔古港为外国商船进入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广州的必经之地,承载着极其重要的商业、文化价值。我国城市发展的进程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迈进,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试图从自身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塑造属于自己的形象,实现自我软实力营销。数字影像的宣传推广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创新运用影像发掘黄埔古港自身历史印记、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对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地区历史文化影像宣传的发展特征

当下主流影像类宣传作品多为利用数字技术进行采集制作,完成可传播的静态及动态影像,包括数字图像、摄影作品、视频作品、3D图像等形式。随着现代网络、通信和数据库技术的日趋成熟,大众接受讯息的途径逐渐产生变化。21世纪以来,我国大规模的出现了以图片摄影、视频短片等形式广泛应用于传播城市、企业、学校等众多领域形象的热潮,发展至今热度不降且增。

(一)地区历史文化影像宣传风格

近年来与区域历史文化相关的影像宣传作品风格多样化,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让摄影图片、短视频席卷屏幕,展现出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以历史文化古迹形象宣传片为例,北京故宫自2005年起开始以纪录片形式进行官方的历史文化的传播,前后完成了《故宫》、《解密紫禁城》等影视作品,影响力广泛。至今,自媒体的发展使影视作品制作者大众化、去专业化,众多非官方群体也发布过多部与故宫有关的短视频作品,引发了市场的热烈反晌,更多网络平台的推出促使影视及摄影作品的传播速度更为迅速,传播范围更为广泛。拥有百万微博粉丝的摄影师刘顺儿妞将故宫作为长期拍摄项目,并用自己的作品制作了故宫文创产品,不仅将故宫文化历史全方面细致入微地渗透进大众的生活,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

(二)地区历史文化影像传播载体

数字时代背景下,具有“快消”特征的数字化影像图片摄影及視频宣传作品成为大众的主要接收对象,因此大众汲取信息的方式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介迅速向电视、电脑、手机等数码设备转移,便携、功能强大且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则成为主要信息终端载体。其次,短视频宣传除了在电视频道中插播,也随着互联网时代下电视盒子、影视应用软件的普及在电视、电脑、手机中的各大点播平台中先于点播节目前呈现在观众眼前,发展出另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途径。除此之外,我国各级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信息传播终端,不断进行数字化创新,运用多媒体技术在陈列展示设计中集视频、摄影、绘画、3D、全息、文字为一体,给受众全新的感官效果,让人们身临其境般的通过直观的体验去了解历史,学习知识。

二、黄埔古港影像作品宣传的优势及问题

由于清朝末年港口向长洲岛的迁移及黄埔军校的建立等原因,如今的黄埔古港遗址虽与曾经的繁盛时期无法比拟,但仍具备着富有地方港口特色的历史文化价值。只有利用好黄埔古港、古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相关的影像宣传推广,才能避免失去自身特色而过度商业化,在后续的开发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黄埔古港影像传播的优势

人类对于信息的记忆多达80%的比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实践获得,因此视觉传播具有一定的无障碍性,在大众传播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被广泛运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之一。影像传播由视听语言组成,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身份不受语言、文字限制,受众的身份也相当广。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能够以手机、微单等更便携的设备进行创作,以手机为接收终端的图片及视频的传播方式也使得上传及传播时间短、时效快,能够及时把古港古村的文化创意活动信息快速传递,但就当下的古港宣传影像资料看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二)黄埔古港影像传播出现的问题

首先,黄埔古港作为曾经繁华的港口,如今在众多高频率进入受众视线的媒介中,黄埔古港的视频宣传作品偏少,其中对古港历史地位、传统文化、建筑风格及现代发展进行完整展现的作品更是寥寥,因此无法触及大量受众群体,影响范围狭窄。同时在微博等手机媒介以黄埔古港作为关键词进行词条搜索,多数相关摄影作品为非专业的手机记录性拍摄,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另有部分热门摄影图片依附于美食推荐话题。由此可见大部分作品缺乏文化深度,多数作品偏向商业化的景区宣传,缺乏广州本土古港古村的特色。

三、影像在黄埔古港宣传中的运用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艺术将视觉和听觉两大要素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把人们的视听感受进行升华。将这样的艺术形式用于黄埔古港及古村的推广工作能够借助影像视听元素符号的修辞,建构符合大众审美的具有个性特质的古港形象。这样的作品若要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及文化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就不得不从作品内容的深度、形式的创新及媒介的多样性入手,使作品进一步向受众表达主题思想。

(一)影像内容的深刻

在众多历史文化宣传类影像作品中,最常见的是微纪录片风格的表现方式。以专业器材拍摄完成的纪实风格唯美动静态画面为基础,配合后期技术制作完成的资料记载画面及相关人物的采访,添加与宣传形象相符的音乐,能够直白质朴的向受众传递信息和情感。但某些作品存在着缺乏一定的文化深度的情况,因此在表达内容的选取上应注意其代表性和典型性。黄埔古港作为古代的海滨城镇,其码头遗址、街道布局、建筑风貌、习俗工艺、发展现状应作为必选的影像素材进行收录,再筛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搭配古港博物馆中采集的图像、文字资料,使其立体化的呈现在完成作品中。

(二)影像形式的创新

微纪录片的主要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在各种意义上都具备“微”的相关特点,从微纪录片近些年的发展状况看,与较短时长相呼应的是制作周期较短、传播渠道多样、传播速度较快等。纵观国内大多数的微纪录片形式地域宣传作品,从创作风格上看部分作品存在着形象表达雷同,个性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视觉语言使用方面,多度使用摇摄大远景画面打造恢弘的气势,不仅导致角度和景别单一,也使受众产生相应的距离感。如今的黄埔古港已不再“航海连樯原不绝,欣从凤浦瞰无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古朴宁静充满生活气息的景象,因此也可选择细腻的小静别镜头用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突出场景细节、展现生活质感,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引发身临其境之感。在当今的“网络红人”效应下,视频博客和手机直播也成为了流行的影像形式,使用中主、客观视角的切换、及自然的互动交流形式也能使受众潜移默化的接受古港的宣传。快消时代,各网络视频平台充斥着五花八门的作品,这种情况下受众对于影像作品的时间要求也越發严苛,因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握好节奏用朴实真挚的故事与直击人心的镜头配合吸引受众在宣传类影像创作中是极为重要的。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软实力在地域竞争过程中日渐占据重要的地位,它的提升不仅能够给城市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提供社会价值,也起到优化自身公共舆论环境、从意识形态层面改变公众认知的作用。通过简短的影像类宣作品对黄埔古港的地域形象进行传播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不同的内容、形式、受众及渠道多元化地展示广州城市形象,将地方特色推向更大的范围,在招商引资和吸引游客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助力,带动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及软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知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凯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影像语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05).

[3]权怿颖.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的现状与发展[J].传媒论坛,2019(02).

[4]文玉杭,陈鼎斌.“一带一路”背景下黄埔古港文化保护与传承[J].现象研究,2017(05).

【作者简介】邢璐,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助教,硕士学位,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影像与数字媒体。

猜你喜欢

黄埔受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陈福成:为祖国统一尽力是两岸黄埔人的天职
谁远谁近?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