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2020-07-23郭岩
摘要:面对毕业生就业质量欠佳、校企合作企业参与方兴趣不高、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动力不足等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名师工作室建设,建章立制,发挥名师团队作用,牵手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学院”“造价事务所”“威能工坊”“全真实训基地”等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校企雙赢,突显名师效应,打造优质师资队伍,促进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对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5C-0041-04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长期坚持重岗位实践与技能训练并重的“双元制”办学理念,在校企合作、办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获得了众多荣誉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但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刻反思学校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存在诸多突出的制约因素。第一,调研显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企业满意度欠佳,专业技能和岗位职业能力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二,校企深度合作很难,大多数企业对待校企合作停留在从学校获得足够的毕业生以弥补劳动力短缺,对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没有实质性兴趣;第三,学校各系部虽力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需求,但终因校企合作不畅,效果强差人意;第四,教学名师和教学骨干大多处于发展的高原期,主动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和岗位实践,参加课程改革,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力不足,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在加强名师引领、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依托工作室,发挥名师团队作用
(一)组建名师工作室,破解制约校企合作难题
近年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很重视开展校企深层合作,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与企业有机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除了形成一些调研报告、合作框架协议等纸面上的成果外,大多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因此,学校要从产教融合中获得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声誉等方面的收益,首先必须加强学校、企业、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形成有效的促进机制,尽最大可能满足校企双方的需求,实现校企双赢乃至多赢,保障校企合作能够健康长久地实施。其次要将校企合作纳入名师工作室职能范畴,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牵头与合作企业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工作室所有成员全程参与其中,形成有效的官方合作模式,破解合作机构缺失的困局,使产教融合项目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最后要发挥名师领衔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调动他们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校企合作的生力军,并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明确职责,健全工作机制
为了将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学校在总结反思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将名师工作室建设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成立了校名师工作室建设领导办公室,由教学副校长挂帅,日常事务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全面协调管理。制定了《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在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学校层面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这也为后续的省市名师工作室建设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随着省市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学校以《江苏省名师工作室建设验收规范》为蓝本,适时调整了原《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中的部分条款,充分体现“名师引领”的团队建设理念,强调工作室建设中“开展产教融合,推进专业建设”的功能,明确要求各个名师工作室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逐步有序开展技术服务、员工培训、基地共建、专业学院等不同形式的产教融合项目。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技术难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同时,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修订、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建设纳入名师工作室常规工作,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行业企业调研,撰写问卷调查报告,引入改造工程案例,编制基于实际项目的教学案例,以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三)完善政策,为工作室保驾护航
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学校的政策保障。根据省市相关名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等文件,学校适时出台了绩效增量管理办法、专项经费管理使用规定等制度,将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工作室活动、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等的经费使用纳入合规化管理,给予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一定的经费使用权限,在确保专款专用的基础上最大可能保障工作室成员的根本利益,调动其参加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校企融合,打造专业建设特色
(一)共建“专业学院”,携手开拓新专业
吴建宁名师工作室在原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础上主动回应国家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对接江苏智慧城市建设和南京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借助自身优势,拓展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实践,与中兴信雅达教育集团携手成立ICT专业学院,基于云平台开展通信、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符合5G时代发展要求的后备人才。
工作室领衔人吴建宁带领全体成员开展5G领域行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与中兴信雅达教育集团共同制定匹配5G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ICT学院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引进一批项目经验丰富的5G专业讲师团队常驻学校,与工作室成员、系部专业教师共同组建混编师资团队,利用企业讲师扎实的5G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5G项目实战经验,协助学校老师共同完成专业课程教学;有计划地选派合适的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不少于一个学期的专业培训和跟岗实习。在企业学习期间,参训教师按照企业的新员工要求,深入企业相关技术岗位,和企业员工共同工作,并接受企业的技术技能考核。通过工作室成员与企业员工同等的工作、学习、实践机会,打造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了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
(二)注册“造价事务所”,拓展专业建设内涵
杨正民名师工作室秉持“引企进校、产学结合”的理念,凭借多年良好的企业合作优势,主动出击,与鲁班软件公司合作成立模拟事务所、与江苏建威工程管理公司合作建立咨询事务所,2015年与广联达公司联合注册“易和造价事务所”,服务一线企业,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工作。
工作室成员在“亦工亦教”的工作环境里,在与企业员工共同完成事务所的工程预决算、项目咨询、技术培训等工作的过程中,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专业建设的拓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设想。工作室积极有效对接省市建筑业的发展趋势,紧密围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新兴产业,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经验,对接企业真实岗位和岗位群,开展“1+X”证书调研工作,组织选派工作室成员参加培训,将调研、培训成果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以建筑设备BIM为重点组织开展“1+X”证书制度的试点,积极参与标准制订、教材和学习资源开发、考核站点建设。同时,将“1+X”证书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在建筑类专业中开设BIM技术、绿色建设等课程,拓展专业建设内涵,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开设“威能工坊”,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郭岩建筑设备名师工作室在汉斯塞德尔基金会和德国驻校专家的牵线搭桥下,充分利用与德国威能公司近二十年合作的基础,结合工作室的专业师资优势和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将工作室成员、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混编融合”培训者团队,合作开设“威能工坊”,为以德国威能产品为核心的国内相关暖通公司开展员工技术培训。工作室自始至终参与了基金会、威能公司、学校的三方会谈,参与了项目筹建、后期培训者团队组建、培训计划制订、培训内容安排、培训场地协调等各项事务性工作,参与了自2017年8月开始连续每年20人、每次近两个月的校内培训和将近4个月的企业跟岗培训考核工作,工作室成员在培训中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进步。通过开展双元制模式的“威能工坊”培训项目,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企业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学校在暖通行业的影响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学校适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适应企业需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四)牵手知名企业,共建“全真实训基地”
李燕子木名师工作室利用电子商务的专业优势与京东、联想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出并建构了一种以锻炼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为目的的“全真实训基地”模式,共同建设了京东客服实训室、京东代运营实训室等实训基地,探索基于项目的理实一体化阶梯式全真实训教学。
在实施阶梯式全真实训模式教学过程中,企业员工和工作室成员组建双导师制,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训基地方案,共同开发实训课程项目、提供学习资料、布置学生作业、检查作业、进行辅导与讲解。全网开放平台的信息化教学、项目教学、模拟教学,将全真环境、全真工作任务、全真工作流程融合,尽可能地趋向全真。以全真实训为目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过渡到全真的系统实训。同时,把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中对应企业的项目、业务和产品引入全真实训基地,师生共同参与企业项目运营和产品营销,接受 B2C 分销执行与管理、O2O 金融服务与管理、O2O 电商服务与管理、大数据分析与运用、全案运营以及跨境电商实务。系统化、真实化的训练,提升了电子商务专业群人才职业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将工作室成员加入到京东实际项目的运营中,以实习商务的岗位角色,独立或在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店铺运营、服务问题处理等项目实践,体验真实企业业务环境,积累实战经验,将企业案例融入理论化知识体系中,使专业理论与业务技能充分结合,为深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输出等提供了保证。
三、产教融合,实现多赢效应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幅提升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满足社会、企业、家庭各方的需要。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产教深度融合项目,在行业企业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企业对学校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等了解更为深入全面。随着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学校课堂教学实效有了实质性的改进,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得到了提升,专业技能、岗位能力、收入水平以及家长满意度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企业合作积极性提高
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一方,企业在实施产教融合项目过程中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他们同样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受益方。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产教融合项目,优先得到了专业对口、技能达标、能够满足自身生产需要的新生力量,获得了可以满足自身业务所需求的专业技术服务,拥有了能够满足自身员工技术技能全面提升的专业化培训基地。合作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普遍提高。
(三)课程改革取得新突破
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教师和用人单位开展深层次、多途径的合作,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构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推动了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进了学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使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开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名师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在開展校企合作过程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组织协调和技术支撑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推进了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成为了专业建设的领头雁,校企合作的牵线人,更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和垫脚石,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了名师效应。
通过几年的努力,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校企双方都收获了不少合作成果。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将不断总结反思,加强名师引领,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为职教富民、创造美好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責任编辑:章跃一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such as poor employment quality of graduates, low interest of enterprise participants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accurate positioning of school personnel training, lack of motivation for famous teachers and backbone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curriculum reform, Nanjing Technical Vocational College rel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ster teacher studios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famous teaching teams, cooperate with enterprises to jointly carry out different form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s such as “professional colleges”, “cost evaluation offices”, “Vaillant workshops” and “all real training ba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for the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highlight the effects of famous teachers, build high-quality teaching teams, and promote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school.
Keywords: famous teacher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