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索
2020-07-23曹红梅沈寿东
曹红梅?沈寿东
摘要: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潜能提升、实践创新、情商培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从第二课堂的实施领域、路径、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第二课堂;学前教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5C-0015-04
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潜能、塑造人格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探索中,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并举开展特色第二课堂,启动“蒲公英计划”教改项目,让每位学生在专业、特长、兴趣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第二课堂的定位
第二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现素质教育内涵的实践活动,具有学生自主性、课程计划性、活动职业性、地点广泛性等特点;作为一个项目体系,融合了学生社团、晚自习学习、德育活动以及校外实践等多种形式,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与延伸。
(一)解决实践教育个性不足、特色不明等问题
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表现在教育供给的单一、粗放与人民群众需求多样、个性之间的矛盾。倡导适合的教育理念,开展特色第二课堂,就是要致力于解决过去没有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以及在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对更好职业教育的要求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彰显职教特色,培育学生职业精神与综合素养。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更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或“自由自觉活动”的人,更具主动性、创造力以及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弥补第一课堂重认知轻实践的不足
适合的职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在课堂,没有课堂的适合,就不可能有真正适合的职业教育。学生生而平等,但又个性不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势在必行。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要求发生了变化,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显得更加重要。第一,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看,第一课堂的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教授专业知识,学生学习知识为主。由于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分隔,导致第一课堂在学生综合素养形成上存在先天不足。第二课堂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实践体验、模拟训练、动态变化等特征,对于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塑造和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第二,从内容设置的角度上看,第二课堂建设体现了目标设计科学化、体系结构项目化、组织机制一体化、课程管理信息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运行模式,以体验式教育方式为主导,集德育教育、课程实践、素质拓展、专业训练和创新创业等内容于一体的实践探索。第三,从活动拓展角度上看,实践体验中心、社区活动、晚自习、实践演练、社团组织、主题教育等方式都可以成为第二课堂运行的平台载体。应该说,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比,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模式,能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体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对学生的素质提升与能力塑造发挥合力。
二、第二课堂实施领域
我们认为,学生的成长不能仅限于人才培养方案计划的每天6—8节课,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每个时间段,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一)时间上有效整合碎片时间和专段时间
学生在学校的一天中,要有效整合碎片时间和专段时间,延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时长,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早自习,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每周五举行晨唱活动,锻炼学生声乐技能;课间操,采用午间健康操的形式,锻炼学生形体与体能;下午的社团时间,根据学生兴趣组成了诵读、文学、合唱、礼仪、Cosplay等社团,将学生的兴趣与专业有机融合;晚自习,由专业教师带领,开展特色课堂活动,重点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对学生在学校的三年时间里的第二课堂进行科学规划。第一学年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重点辅导学生的技能训练,每个月安排一次技能展示、每学期安排一个主题展演,年末安排一次汇报表演;第二学年由学生分组进行技能训练,并由专业特长的三年级同学做指导,年末开展组别PK赛;第三学年专业素养较高的学生加入学校天青艺术团,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参加省市各类比赛与表演,绽放青春光华。这样环环相扣的第二课堂计划安排与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技能训练强度,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学生的自信也在一点一滴提升。
(二)空间上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會学习综合体
第二课堂也不仅仅限于学校,可以拓宽到更广阔的空间。在寒暑假期间,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布置作业主要包括钢琴、舞蹈、绘画、声乐的实训学习,由班主任监督,学生的训练视频按要求发布在班级QQ群,专业老师点评;进行感恩主题教育实践,如开展“为父母做顿饭”“和父母上一天班”“为父母洗一次脚”等活动,开学后开设主题班会谈感受;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撰写读后感,优秀文章可以发表在校刊《青晨》上;结合时政,安排观看爱国电影、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生课余时间,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内开展各种活动,实践专业所长。如端午节开展“石趣”画鹅卵石活动,中秋节开展包月饼比赛,“七一”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教师节开展温馨提示卡赠送活动,二十四节气开展“又见银杏黄”“最美照片评比”等活动。当然,也鼓励同学们拓展实践空间,如到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各类演出比赛活动,与专业教师一起到初中,参与指导初中学生的社团活动等。还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网络,通过各类网络活动与竞赛的开展,也可以达到锻炼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师生中开展环创竞赛、“最美晨音”晨唱比赛、手抄报评比、塑料瓶手工DIY比赛、创意涂鸦等活动,通过团体赛与个人赛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沟通意识,提升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总之,通过空间的综合整合,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以及网络的学习综合体。
三、第二课堂实施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突破了学前教育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利用课余、晚自习等时间段,增加了实践课程门数与授课学时。
(一)与培养方案契合,构建项目化课程
第一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第二课堂则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调研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积极探索第一、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全新育人之路。以学前教育专业近三年的第二课堂项目为例,学校设置了舞蹈实训、合唱实训、小乐器演奏、钢琴实训等专业实训课程以及读书分享、儿童故事、电影欣赏等人文艺术课程。一方面可以弥补第一课堂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契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完善养成教育。
(二)倡导体验式教育,采用小组化学习模式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方式上倡导体验式教育、小组化训练的学习模式。一方面,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另一方面,同一时间段内一个班级多名教师指导授课,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采用小组化、个性化教学的方式。
(三)强调知能并重,采用教学督查还课机制
第一课堂有着规范的教学进程与考核机制,第二课堂的实施也必须加强督查与考核才能收获更好的成效。一方面,由教师定期检查学生实践课程学习的完成质量,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还课。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还课的不同水平,布置下一阶段不同的学习任务,践行因材施教理念,形成教与学的闭环管理。
四、第二课堂教学评估
(一)评估手段更为多元
第二课堂的形式多样、地点丰富,给评估带来了难度。但是,学校把握多元评价总方针,采用教师评价、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的综合方式,针对不同教育形式评价方式有所侧重。对于课程类活动以每学期期末的技能展演为载体,由专业教师制定各科目的评价标准,进行等第评价。对于社团类的活动采用德育积分卡的形式,以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对于专题的活动采用评优奖励的形式进行评价;对于劳技类的活动以完成度进行评价;对于汇报类的活动进行投票评比类型评价。当然,不是所有的课程、活动都可以用显性的标准进行评价,还要综合学生三年学习、德智体美劳能力综合的提升,汇聚成综合评价指标,作为学生是否顺利毕业的重要指标。
(二)评估标准更为综合
调查表明,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自信心不足源自于小学、初中考试分值决定优劣的评价方式。卷面分60分和59分意味着及格与不及格的区别,但在真正的实践中获得这两个分值的学生能力差距并不会太大。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中,学校淡化了分值评估,更多地以等第评估为标准,且尽量将优秀比例提高。以学生寒假作业为例,设置单项优秀奖项、综合优秀奖项,每个项目的比例提高到20%,如果有特别优秀的作业,经申报可以适度调高优秀比例。同时,减少不合格比例,只要完成各项作业以及寒假作业即可获得合格。学校对单项、综合奖项评优并颁发荣誉证书,优秀作品可以通过学校、系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针对难以完成任务的同学,采用个别交流、小助教指导、专项训练的方式展开教育,并再次进行评估研判。
五、第二课堂开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一)面临困境
理念方面,第一课堂的教学任务主要由专任老师担任,且有着完整严密的计划与实施要求、标准。近年来,第二课堂因其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综合素养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各职业学校的重视。第二课堂虽被称作课堂,但它是由各种碎片活动、场合构成的一个项目体系,因其形式多样、内容各异、场所变化,单独由专任教师或班主任来实施都比较困难。
模式方面,学校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进行了该专业的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索。时间上,有效整合碎片时间和专段时间;空间上,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学习综合体,尝试探索一条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第二课堂实施路径。但是,如何凝练整合出一套各专业普适的第二课堂实施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努力。
组织方面,第一课堂往往由学校教学条线的管理者负责,各专任教师参与;余下的时间段的各类活动大多由学校的学工条线管理者负责,班主任督促实施。而第二课堂的开展则需打破教学与学工条线分割的现状,二者要做到有机融合,才能共同推动第二课堂的高效进行。
(二)解决策略
一是树立全员育人理念。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不能仅靠班主任、社团指导老师来完成,而应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全员育人理念。例如,实践课程类的第二课堂应有专业课教师参与,活动类的第二课堂以社团老师为主导,专题类的第二课堂由行业专家来指导,项目化的第二课堂应由班主任来跟进。当然,学校的管理层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社区工作者可以指导学生的志愿者活动,学校的食堂、超市从业人员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養教育活动。总之,第二课堂活动的创设与开展,都是为了教育学生,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是树立全方位育人理念。学校以学前教育专业为实践群体,进行了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需在几个方面做更多的努力。第一,要完善第二课堂开展的制度体系,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实施路径。第二,要完善第二课堂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考核指标,规范考核过程。第三,要建立健全第二课堂的保障体系,明确经费来源,保障队伍建设。第二课堂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模式。
三是树立融合育人理念。实践表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各有其重要作用,不能彼此取代但可以有机融合。第一课堂是第二课堂的出发点,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机延伸与重要补充,是全面贯彻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的教育教学环节。因此,要有机融合第一、第二课堂,明确第二课堂的重要地位,规范第二课堂的开设要求与实施路径,并在管理上保持教育教学两条线的交汇融合,从而共建一个系统的培育体系。
学生的成长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注点,教育教学的一切工作重心和重点,都要进一步体现“努力提升教学质量”的工作主旨。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原则,注重了专业知识的实践,在创新设计中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为社会、为用人单位提供更为满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奇, 郑国.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6(6).
[2]王晓如, 贠大强.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
[3]闫三会,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问题、理念及其促进策略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7).
[4]叶青.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探索[J].文理导航, 2019(6).
责任编辑:夏英
Abstract: As the extension and supplement of the first classroom, the second classroo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ents' personality shaping, potential improvement, practical innovation,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raining. Taking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of Huai'an Seni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as an example, the implementation field, path, and evalu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were analyzed,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 vocational school; the second classroom; pre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