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药物加压灌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观察
2020-07-23陈俊绵阳初夏郭冬霞张振波
陈俊绵,阳初夏,郭冬霞,张振波
(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江门市江海区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现代医疗水平的进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血管事件发病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年轻化。颈动脉药物加压灌注治疗脑梗死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用于脑梗死超早期的溶栓治疗,明显提高疗效,而减少出血风险;我科运用颈动脉药物加压灌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病人,亦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科住院,患者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1],并已经过规范的急性期治疗(10~14天),转至我科,并进入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路径患者94例,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30例,女性16例,年龄45~74岁,平均(59.50±7.35),对照组48例,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44~75岁,平均(60.32±7.20)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颈动脉药物加压灌注治疗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完善相关知情告知及同意书签署。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第一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1],已经过急性期治疗(10~14天),存在一定的肢体活动功能障碍,颈动静脉彩超排除了穿刺部位动脉斑块或狭窄,并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脑出血,颈内动脉闭塞导致的大面积脑梗死,后循环的梗死,脑肿瘤,脑动静脉畸形,肝肾功能异常,有癫痫发作,心肺功能衰竭、严重咳嗽不能配合以及对研究药物过敏者排除。
1.3 方法
两组病人进入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临床路径,内科治疗均予抗血小板、调脂、改善循环、营养脑神经治疗,以及控制血压、降血糖等基础疾病相关治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生理盐水60 ml+2%普鲁卡因注射液6 ml+三磷酸腺苷注射液20 mg+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25+川芎嗪注射液80 mg,于病灶侧颈总动脉加压滴注,控制滴速在35滴/分,隔日一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颈肩部垫薄枕,头稍后仰,颈伸直,穿刺点选病灶颈总动脉,取甲状软骨下缘,平行往外移,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颈动脉搏动明显处定点(已行颈动脉彩超排除斑块),常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左手食指、中指固定穿刺点颈动脉,右手持已连接加压装置的7号头皮针(输液管道已排除空气),垂直进针,见搏动性鲜红血液回流,表示穿刺成功,予胶布固定针头后,开始加压滴注治疗组药物,控制滴速35滴/分。滴注完毕后,拔出穿刺针,棉球局部按压5分钟以上,观察局部无渗血、肿胀及其他不适后方可离开治疗室。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2]。①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效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③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NIHS评分减少<18%甚至患者死亡。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统计如表1,表2。数据显示,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NIHSS评分有差异;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对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对比,#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8) 11.06±2.19 8.73±2.03*治疗组(n=45) 10.92±1.96 7.51±2.26*#
表2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n,%)
3 讨 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趋势,其最有效治疗是溶栓及介入取栓治疗,但因需严格的时间窗问题,往往大部分病人就医时已错过溶栓时间,此时血管再通已不可能,但病灶周围仍存在缺血半暗带,半暗带区域神经细胞处于半缺血、缺氧状态,未完全死亡,此区域为颈动脉药物加压灌注的治疗目标区域,颈动脉灌注治疗可明显提高病灶周围药物浓度,药物作用直接,起效快。本方选用普鲁卡因用于颈动脉加压灌注,有阻断阻断神经纤维传导,阻断从病灶传向中枢神经系统的劣性刺激作用,又有轻度舒张小动脉作用;ATP作为辅酶,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有改善细胞代谢作用;胞磷胆碱具有激活上行网状系统,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功能作用;川芎嗪注射液有抗血小板,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作用;用以上组方治疗能有效扩张血管,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改善脑代谢,加强侧支循环,促进半暗带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有效减轻缺血面积。在进行颈动脉药物加压灌注治疗中,患者常可观察到患者注药侧面部潮红,发热感,头部发胀等,此为注射药物的扩血管效应。而注射过程中出现患侧肢体麻木感,蚁咬感,甚至不自主活动,幻肢等感觉,此为药物作用病灶脑神经表现,这类患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而注射治疗中,患肢无任何感觉时往往效果比较差。综上所述,颈动脉药物加压灌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甚至有5例治疗组病例经第一次灌注治疗后半小时即出现肢体肌力的改善等显著效果,只要操作规范,术前完善动脉评估及排除禁忌症,此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是一项适合基层推广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