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与辨:新任数学教师的教研起步

2020-07-21梁秀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数学教师

梁秀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1)

对于起步阶段的小学数学新教师,不能把自己定位成“教书匠”,而应当是“教育家”。不做思考和研究的新师,教学一定是苍白肤浅的。把好质量关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教育教学工作是很容易受到个人的经验或感觉的影响,而常思辨、做研究,会使教育教学的界限清晰,凸显本质,起到鲜明的作用。做数学教学研究不是专家的事,不是老教师的事,也不是从教多年以后的事,教学需与时并进、因材施教,应从起步开启数学教学研究,在教研中学习在思辨中成长。对数学理论研究思辨得越多越深,对现实教学的帮助就越大,教学效果就会更好。做研究需要指引,需要思考,需要时间投入。新教师在大学里,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少,对此进行研究思辨则更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学术研究,是摆在小学数学新师面前的难题。

一、勤思多学,学科教学遇难不慌

(一)课前思——备课研课

起步阶段的新师一定要多勤奋、会吃苦,每天的教学都要认真备课,细心揣磨,备课要备数学课程标准、备数学教师用书,备数学教科书和相关参考书。要了解数学学科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数学教材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掌握数学教材内容,包括教材的意图、组织结构、认知结构和关键章节,在学习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广泛阅读相关参考书,选择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准备课程,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1]在研究数学教材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新教师还应学习如何运用哪些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数学知识,以促进学生主体能力、主体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道德品质等的发展。根据数学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现今网络上的数学教学资源很多,新师可以多看多学,但不要随意拿来就用,要有自己的思考,要自己写教案,自己做课件,自己梳理教学思路,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每个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是紧密联系的,不是教一级只备一级的课,新师需熟悉整个数学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网络。

(二)交流思——多听课磨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听课,是新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新师除了完成每天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需创造条件,多去听课,听不同学科的课,甚至去听网络课,“课不同理同”。新师应当主动邀请前辈观课评课,不同的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所不同,处理教材的能力也就不同。听课时,新师要听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要听教学流程是否顺畅;要听问题分析是否透彻;要听拓展延伸是否合理。还要听授课教师的导入是否起到激趣的作用;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否有效;听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用;听教师的教态、语音等。学校如果没有为新师安排师傅的,新师自己要主动去找师傅、认师傅。磨课,就是新师对自己将要上的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打磨”,不断地改进,使之更加完美。磨课的过程,是自己思考的过程,也是同伴互助的过程,新师只有静下心来,用心打磨自己的课,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三)课后思——常总结反思

新师要记住,不要将上完一节数学课当作教学的终结,要静下心来对本节数学课进行总结和反思。课后的总结和反思起着“承上启下”和“桥梁”的作用。新师要善于写数学教学后记,记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随笔、教学感悟。要反思数学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关注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状态、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如何从学生的发言中找教学的重难点,从作业的批改中找内容的易错点,从题组的分析中找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二、辨因求法,专研学生引导与管理

(一)严而有度,爱而不溺

新接一个班级,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了解教师。新师年纪轻、资历浅,在“亦师亦友”角色问题的尺度把握上可能拿捏不准,课下是朋友,课上是师生。新师与学生亲密要有间,严格要有度。课堂是学习的场所,不是军事训练营,不必苛求整齐划一、步调一致。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时,“上装2 件,下装3 件,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1 件,一共有几种穿法?”(图1)教师不应让学生只是端正坐姿,竖起耳朵静静听教师讲解,而是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与同伴交流、讨论,最后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图1

(二)有指令清晰,方向明确

经验是一笔财富,经验不足,难免挂万漏一,思虑不周。新师常犯的错误是指令不清、任务不明,让学生手足无施,不知所措。“请打开数学书阅读。”这一指令是不明确的,“第几页?”“阅读哪里?”“有什么要求?”明确清楚的教学语言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之一。比如以下这道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们“观察下面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而后就出示题目:

8÷2=4

80÷20=

800÷200=

8000÷2000=

孩子们将存在疑惑:怎么观察?是观察左边的算式还是右边的商?是从上往下观察?还是从下往上观察?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躁动、无措,进而影响课堂纪律。严谨的思考策略是学生学好数学科的良好习惯之一,因此,在数学课上缜密的教学指令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如果教师对全班学生有足够的了解,那也是可以依学生的认知情况而开放的。

(三)有任务驱动,有的放矢

学生管理是艺术,也是智慧。新师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但这也易造成课堂管理无序无度。一位新师进班准备分发数学试卷进行测试,她看到班上吵吵闹闹的学生们就说:“等你们安静了,我才发试卷考试。”令她没想到的是,学生依然是叽叽喳喳,试卷也就分发不下去。一名有经验的教师走进班,一句话没说,只是把试卷分发下去,不一会儿,班上就静了下来,大家都开始答卷了。这就是任务驱动法,即以任务为基础的管理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的管理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教学法。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一步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语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新师在管理与教学中要“不忘使命”,要多思方法,让课堂灵动,焕发生命气息,体现教师个人的风格和智慧。

三、思辨带成长,教学研究常思常新

(一)理让思考成为常态

教师的研究是行动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新师一定要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唯有思考了,数学教育教学才能走远,新师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突破。“有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拿来”,要思考。没有思考的学是假学,没有思考的教是乱教。如一位新师在教招面试片段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出现了一个错误,如(图2),那么,她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呢?不理解题意?粗心算错?乘除计算不过关?我们要思其错误背后的原因。原来,她是过于紧张而漏写了一个“3”。

图2

图3

请看(图3)。在教学中,教师要常常对学生的学习行为、错误现象等进行定性定量思考分析,让教学更具学科与针对性。让思考成为一种常态,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调整教学方式恰当安排对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真正起作用的时间。

(二)让写作成为习惯

研究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的过程,积累的过程要用文字、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文字记录便产生文体。数学教师文字记录有惰性,写作更是不愿去做。然而,写作又是一项基本功,是做研究的必备。新师要做教学研究,就要学会写作,笔耕不辍。可先做教研再做科研,亦可并驾齐驱。每天写教学反思、课堂观察、教育案例、教育叙事、读书心得、教育日记等。这样的写作与研究,相对比较简单、灵活、便捷,比较容易操作和把握,与课题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新师要有耐心、有毅力,从点滴开始,日积月累,从而养成写作的习惯。新任数学教师如果在理性的分析上还不成熟,则可以感性记录为切入点。[2]例如,一位新师观看视频课《平移与旋转》后要求写评课稿。刚开始是写不出评课稿,憋不出几行字,他就从简单的记录优秀教学环节,记录听课感受写起,经过积累锻炼,现在他写评课稿竟然能“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有图有文,图文并茂;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言之有理,下笔千言了。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三)保让交流成为必然

在学术交流是学术研究的一种方式。新师做研究一定要向同行学习,与同事合作,要让交流成为一种必然。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会得多种思想,“集体大脑”是优于“单个大脑”的。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学创始人克洛德·贝尔纳认为,“现代科学最伟大的发现有一些有赖于不同来源的思想的相互作用”,[3]这种“思想的相互作用”,是无论读多少书也办不到的。所以,做学术研究不要闭门造车,要多听意见,同伴互助、共同研究。一位新师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位置与方向》时,学生问:轮船在海面上受困,急需救援,正确的表述是:东偏北60 度方向还是北偏东30 度方向?还是两种表述都行?新师不能确定。同伴也众说纷纭。后来,通过与中学的数学教师交流才知,航空用的是方位角,航海用的是象限角。象限角的概念是置角的顶点于原点,角的始边在X 轴的非负半轴上,那么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角。交流,让这位新师对问题的思考有了“额外的”收获。

每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都是从新教师开始成长起来的,成长不能代替,只能亲历。新教师只有从起步开启教育教学研究,教研并济,教学共长,才能让自己的职场适应期过得顺意、顺利,入格、合格。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数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