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的临床观察

2020-07-21彭霄艳艾登斌丁佳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羟考酮镜检查结肠镜

彭霄艳,艾登斌,丁佳丽

(青岛市市立医院 麻醉科,山东 青岛266011)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且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但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气体注入使结肠扩张、对肠系膜牵拉、器械频繁在肠内进行矫正等机械刺激,可引起患者的焦虑和不适,甚至可导致老年患者心、肺、脑血管意外的发生[1]。充分的镇静和镇痛不仅能减少焦虑和不适,还能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患者满意度,使并发症风险降到最低,为检查提供更好的条件[2]。单独使用丙泊酚镇静需要更高的剂量,这可能导致术后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等风险增加,苏醒时间延长;丙泊酚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使用的剂量,降低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显著改善苏醒时间、疼痛不适等[3]。羟考酮是一种半合成阿片类药物,对μ、κ受体具有激动作用,作用于κ受体可有效缓解内脏痛[4],更有研究证实静脉注射羟考酮比芬太尼更能有效的减弱血液动力学反应[5]。但目前其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将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比较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评估其用于门诊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获得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前与患者及家属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1月拟在我院接受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3岁,BMI<30 kg/m2,ASA分级Ⅰ-Ⅱ级,排除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的患者,未长期服用止痛药物,无麻醉药物过敏史,随机分为羟考酮组(Q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男女性别不限。

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禁食水8 h,入室后开放前臂外周静脉通路,静点生理盐水注射液。连接监护仪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采取左侧卧位,给予面罩吸氧(5 L/min)。Q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商品名:奥诺美,规格:10 mg/1ml,批号:BE925)0.05 mg/kg缓慢静脉滴注,F组给予芬太尼注射液(规格:0.1 mg/2 ml,宜昌人福药业,批号:1150609)0.5 μg/kg缓慢静脉滴注,2 min后两组均直接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注射泵:国产思路高医用注射泵TCI-I型,CP-2100),靶浓度设置为3 μg/ml,观察患者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肠镜检查,当肠镜通过肝曲后停药。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体动或呻吟等则追加丙泊酚10-20 mg。所有肠镜检查均由同一位资深内镜医师完成。当收缩压低于入室基础值的20%或MAP小于60 mmHg时,静注麻黄素5 mg;若心率(HR)<50次/分,则静注阿托品0.3-0.5 mg以维持血压和心率在正常范围;若SpO2<90%即给予面罩加压供氧。术毕,以患者Steward评分大于4分为患者完全清醒出室标椎。

1.3 监测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T0(麻醉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结肠镜过肝曲时)、T3(肠镜全部退出时)每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检查持续时间、丙泊酚的总用量、苏醒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苏醒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认知功能障碍等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0 min肠绞痛的发生例数。麻醉期间质量评分:1级,无肢体活动或肢体 轻微活动但不影响检查操作 ;2 级,肢体活动幅度较大,影响检查操作[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后意识消失时间、肠镜检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上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

2.3 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变化比较

给药前两组患者MAP 、HR、Sp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时MAP均降低(P<0.05),F组在T1时HR减慢(P<0.05)、SpO2降低(P<0.05)。T1时F组MAP、SpO2明显低于Q组(P<0.05),HR明显慢于Q组(P<0.05);T2时F组HR明显慢于Q组(P<0.05),SpO2明显低于Q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

2.4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体动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组患者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术后30分钟Q组发生肠绞痛明显低于F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数)

3 讨论

随着舒适化医疗和加速康复外科的进步与发展,门诊检查或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选择在无痛麻醉下实施。消化内镜是目前门诊诊断和治疗某些肠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其有创侵入性,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充气致使肠道压力增高以及经过结肠脾曲和肝曲时牵拉刺激,患者会感觉痉挛性内脏痛、腹胀等不适,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使得许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难以接受及配合完成检查,甚至患者的体动引发肠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无痛肠镜是很有必要的。老年患者全身各器官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心血管储备功能下降,而且可能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较年轻患者更易发生脏器功能的失代偿,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进行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风险较高[7]。因此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应尽可能采用对循环、呼吸影响小,镇痛效果好的安全而有效的麻醉方法。

丙泊酚起效苏醒快[8,9]、作用时间短,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镇静和广泛的抑制作用,还能强烈的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拮抗呕吐反射,减少咳嗽和体动反应,是目前应用于门诊检查手术麻醉的首选静脉麻醉药。但其镇痛作用有限,当作为单一药物使用时,需要更高的剂量,这就增加了深度镇静的风险,对循环和呼吸的抑制作用也明显增强[10]。芬太尼等阿片类中枢镇痛药对呼吸以及胃肠道的抑制作用更明显,麻醉中易出现呛咳、低氧血症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羟考酮属于μ、κ双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内阿片受体发挥镇痛效果,目前多用于静脉注射。羟考酮对κ受体的激动作用,使其对减轻内脏痛较单纯μ受体激动剂有更好的效果[11,12],同时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起到镇咳作用[13]。静脉给药起效时间2-3 min,达峰时间5 min,作用时间为3-4 h。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降低血管张力,下调组胺释放,减少呼吸抑制发生率,镇痛效用和吗啡等效,呼吸抑制作用低于吗啡,引起恶心、呕吐较少。有研究发现其对食管机械刺激和热刺激镇痛效果优于吗啡[14]。周春兰等人研究发现羟考酮0.05 mg/kg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检查镇痛效果满意,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少,更为安全有效[15]。

本研究中羟考酮组与芬太尼组在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丙泊酚总用量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体动反应,说明羟考酮与芬太尼镇痛作用效果确切;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时MAP均降低(P<0.05),F组在T1时HR减慢(P<0.05)、SpO2降低(P<0.05);T1时F组MAP、SpO2明显低于Q组(P<0.05),HR明显慢于Q组(P<0.05);T2时F组HR明显慢于Q组(P<0.05),SpO2明显低于Q组(P<0.05),说明麻醉诱导后羟考酮组比芬太尼组呼吸循环更平稳,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可能是由于羟考酮更多的激动κ受体,对呼吸抑制作用较轻[16],且羟考酮组术后没有肠绞痛的发生,这与其对内脏痛效果较好有关。羟考酮组患者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减轻了病人术后的不适感,更符合舒适化医疗的趋势[17]。

4 结论

综上所述,0.05 mg/kg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镇痛作用确切,呼吸循环平稳,且术后无肠绞痛的发生,更符合舒适化医疗的趋势。

猜你喜欢

羟考酮镜检查结肠镜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羟考酮在妇产科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是否做结肠镜可以挽救生命?
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
盐酸羟考酮负调控LncRNA LINC01857抑制宫颈癌细胞Siha增殖、迁移及侵袭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你该做个肠镜检查了
胃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