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亚地区健康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参考区间调查

2020-07-21陈垂婉贾碧野王槐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磷酸酶碱性年龄段

陈垂婉,贾碧野,王槐甲,尤 昕*

(1.三亚市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海南 三亚572000;2.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检验科)

碱性磷酸酶是人体中普遍存在的酶,是骨骼和肝胆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1-2]。通过参考区间,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变异的允许范围内进行临床诊断。由于生长、骨代谢以及肝胆系统的变化导致儿童时期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明显升高,并具有年龄和性别依赖性的变异,特别是在婴儿期和青春期时期。在建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参考区间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以区分生理发育还是疾病所引起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三亚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2月-2019年5月儿科门诊体检儿童,其体格检查正常,近期无治疗性服药,无肝-骨-肾疾病、营养不良或肥胖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及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联合发布的C28-A3文件,建立本实验室健康儿童血清ALP的参考区间。考虑到儿童血清ALP水平因随着生长发育和青春期的变化导致不同的性别和年龄特异性,按各年龄层分组且最小可靠观测数为120例。本研究共检测4388名,其中男2278名,女2110名。

1.2 仪器和试剂

采用贝克曼AU 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相关配套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通过使用IFCC推荐标准化的比色法测定血清ALP水平,以对硝基苯基磷酸酯为底物,2-氨基-2-甲基-1-丙醇为缓冲液。

1.3 标本采集及检测

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于促凝管内,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1 h内送检,3 h内完成检测,剔除黄疸、乳糜、溶血标本。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Dixon法判断离群值,将疑似极大(或极小)值与相邻值的差D和包括极值在内的数据全距R相除,如D/R≥1/3则该极值为离群值,应弃之。如分布的一侧出现2个以上疑似离群值时,选择极值中的最小值计算,如D/R≥1/3则剔除所有疑似离群值,反之则保留。绘制分布图以判断资料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儿童之间ALP差异,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ALP的组间差异,并判断是否需按年龄、性别分组;将不需分组的进行合并,并确定实际分组。用非参数方法计算各分组参考区间的2.5和97.5百分位数(90%置信区间)。

2 结果

2.1 各年龄段血清ALP参考区间

本实验研究对象共计4388名健康儿童,其中男2278名,女2110名,对各年龄段儿童血清ALP水平检测并统计分析各个年龄段男孩、女孩参考区间(P2.5、P50、P97.5),见表1。分别绘制各年龄阶段男孩、女孩ALP水平分布图,女孩血清ALP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在11岁时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男孩在12岁时血清ALP平均水平达最高,且12-14岁期间,男孩血清ALP平均水平均高于女孩,见图1-图3。

图1 各年龄段(0-14岁)男孩的血清ALP水平分布图

图2 各年龄段(0-14岁)女孩的血清ALP水平分布图

图3 各年龄段(0-14岁)男孩与女孩的血清ALP水平均值分布图

表1 各年龄段儿童血清ALP参考区间(U/L)

2.2 三亚地区儿童碱性磷酸酶参考区间

对以年龄分组进行差异比较后进行参考区间合并。结果显示,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受年龄及性别的影响,尤其是在青春期儿童(12-14岁)血清ALP水平受性别影响有显著差异(P<0.001),见表2。

表2 三亚地区碱性磷酸酶参考区间(U/L)

3 讨论

血清ALP的参考区间易受受性别、年龄、生长发育、饮食结构、人群所在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卫生部已发布了我国成人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3],多年来一直沿用成人ALP的参考区间,这影响了血清ALP在儿童中的临床应用,尤其时儿童肝胆疾病以及骨代谢疾病的诊断。因此,建立本地区、本实验室健康儿童人群ALP的参考区间是十分必要的。

本实验研究对象共计4388名健康儿童,其中男2278名,女2110名,对各年龄段儿童血清ALP水平检测并统计分析各个年龄段男孩、女孩参考区间每组样本数均超过 120 例,符合C28-A3 要求。三亚地区0-11岁儿童ALP水平性别无显著差异,12岁后逐渐出现性别差异。ALP水平在2-3岁儿童略低,4-11岁儿童升高并相对稳定。12-14岁儿童ALP水平逐渐呈下降趋势,而同年龄段男孩ALP平均水平高于同龄女孩。按年龄、性别合并后的参考区间包括<1个月127-382U/L、1-12月122-413 U/L、2-3岁105-344 U/L、4-11岁113-354 U/L、12岁(男) 137-470 U/L、12岁(女) 102-360 U/L、13岁(男) 112-457 U/L、13岁(女) 75-349 U/L、14岁(男) 96-389 U/L、14岁(女) 50-285 U/L。与相关研究比较,中国儿童[4]、长春地区[5]及韩国儿童[6,7]等ALP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青春期ALP水平高于成人水平2-3倍,且维持1-2年。考虑与青春期骨骼生长有关[8]。目前我国女性的ALP参考区间为1-12岁<500 U/L,15 岁以上40-150 U/L[5],本研究证明儿童的不同生长时期, ALP水平也不断变化。本实验不足之处,0-1岁的婴儿期血清ALP水平变化需再扩充相关数据,进行更系统的数据分析,以及需进一步研究15-18岁ALP水平,使其从出生到成年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血清ALP活性水平变化。

根据性别和年龄变化,我们提供从出生到14岁的儿童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的百分位图表。这些图表可以准确地了解碱性磷酸酶随年龄的变化,为儿科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猜你喜欢

磷酸酶碱性年龄段
酵母片不宜与碱性物同服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12Cr1MoV焊接接头在碱性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酶级联反应放大策略用于灵敏检测酸性磷酸酶
日常生活的碱性食物
试析蒸汽锅炉碱性排污水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