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的实践与思考
——以太原锣鼓为研究对象

2020-07-19

戏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锣鼓太原文化

李 晟

传承人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这一点经过十多年的保护工作实践,文化界和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共识。“十二五”时期,文化部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工程”,此项工作的出发点基于目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普遍较高、身体状况堪忧的现状。该项工作以国家级传承人为中心,以口述访谈、项目实践、传承教学等作为主要内容,运用影像与图文记录形式,对各项目传承人掌握的知识技艺及传承教学、实践运用等过程予以深入记录。抢救记录工作既要把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重点,还要将关注的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展与延伸,既要遵循文化真实性原则,又要合理运用和发挥记录技术和方法,因此进行理论上的跟进与探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太原锣鼓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太原锣鼓是流传于山西中部以太原为中心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鼓乐形式,其产生发展伴随农耕文化的演进,早期多为村社春祈秋报时祭祀、社火等场合,具有社鼓的性质和特征,形式主要有:“清锣鼓、混锣鼓、舞蹈锣鼓、庙堂锣鼓等。”①随着社会发展,曾经的社火祭祀活动逐渐衰落,太原锣鼓流传下来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单独的锣鼓演奏,即“清锣鼓”。表演形制、演奏技法等在民间艺术家们的继承、革新、创造中,吸收戏曲锣鼓及其他山西民间鼓乐元素,同时,传承主体、表演场合等也不断的与当下社会生活交融互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传承发展大致历经三次转变:

(一)从“社鼓”到“清锣鼓”

山西历史文化悠久,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之地,由此也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锣鼓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如晋南地区的襄汾转身鼓、永济北花锣鼓、翼城花鼓,中部的社鼓、寿阳爱社、昔阳迓鼓,晋东南的壶关大迓鼓、八音会,晋北的口泉瓦盆鼓地、喜乐等。诸多锣鼓形态无不具有深刻的农耕文化烙印,活跃展演于春祈秋报的祭祀社火活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锣鼓文化生态系统。太原一带乡间结社较多,赛社活动历史久远,丰富多彩,民间锣鼓多用于村社春祈秋报的传统社火、戏曲、歌舞等活动,也因不同的场合、习俗之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社火鼓乐形式,即清锣鼓、混锣鼓、舞蹈锣鼓、庙堂锣鼓等。新中国成立前后,迎神赛社活动日渐式微,太原民间锣鼓得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空间发生转变,“清锣鼓”逐渐成为当地流传的主要锣鼓形式,并不断在发展创新中极大地强化了其表演娱乐的艺术功能与特色。

(二)从“民间”到“城市”

新中国成立初,太原民间锣鼓除在传统社火活动上演之外,逐渐用于报喜、迎宾、庆典等现代社会活动场合,并从传统的农村走入城市的街道、工厂等。太原城内以铁匠巷、庙前街、三桥街锣鼓最具代表。1950年太原矿山机器厂成立第一家企业锣鼓队开始,太原民间锣鼓组织形式从过去的村社向城市厂矿企业转变,各城区街道及各乡镇村寨几乎都有自己的锣鼓队。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能敲锣打鼓的人群规模有2万多,规模大小不等的锣鼓队有几百支。每年国庆等重大节庆活动,锣鼓彩车走上街道,演出形制与规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表演曲目在继承“清锣鼓”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迎宾鼓”“双五二一”等成为太原锣鼓进入城市后的代表性曲目。太原锣鼓在太原职工运动会、山西省第二届艺术节、山西省运动会等城市生产生活的各种场合精彩上演,先后参加过亚太青年联欢节和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等大型全国性活动,1990年在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太钢锣鼓队以精彩的表演闻名全国。

(三)从“文化”到“艺术”

太原锣鼓发展常常与特定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相伴,从早期的祭祀求雨、社火欢庆发展到仪式庆典、迎宾礼仪、文化交流等,其表演形制、演奏艺术、表演场景等均具有较强的仪式文化属性,但其发展过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其独特的艺术属性,锣鼓演奏是综合了器乐、舞蹈、造型、服饰等诸多艺术元素的艺术形态,悦耳动听的锣鼓点儿,赏心悦目的人物造型、流动多变的队形变化等无不给观众呈现出艺术之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创曲目不断涌现,演出形式更加丰富,组织发展趋向专业化。1984年太原市锣鼓协会成立,1988年太原锣鼓教练班开始培训,1991年山西省锣鼓协会、山西省文联共同举办中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节,山西省首届国际锣鼓艺术节,同期的各类锣鼓大赛紧密举办,太原锣鼓多以新的曲目屡获奖项,《欢庆锣鼓》《并州古风》《铁龙雄风》《车轮滚滚》等曲目均体现了太原锣鼓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

二、太原锣鼓传承人抢救记录需关注的内容元素

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中明确:“抢救性记录就是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2008年,太原锣鼓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原锣鼓传承人群体也由此获得了新的文化认同,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传承人名录体系,加上拥有数量庞大的锣鼓从业人群,传承群体成为太原锣鼓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2016年到2018年,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耀文为重点对太原锣鼓进行了抢救性记录,记录工作综合运用影像、口述、文本等多种形式。工作实践中,如何将非遗项目文化特质、传承人群体结构、记录技术形式有机结合,并从三个方面总结行之有效的规律及方法,是这项工作应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传承人

与可触摸到的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注重文化内涵、技艺表现和现实价值。对传承人的抢救记录工作通过影像记录将这些即将消失的背影进行画面定格,把文化真实的状态以影像、图像、文本等多种形式予以呈现,尽可能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记录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与人的互动关系,而如何理解和重构传承人的关系世界成为记录工作的关键。

太原锣鼓传承人群,第一代是以刘耀文为代表的老一辈国家级传承人,其中,刘耀文、裴广明、王平华等老一辈鼓手们,大多经历从农村到城市的生活历程,也伴随着太原锣鼓从村社走向城市的过程。影片通过讲述刘耀文的学艺历程,“秃子”等老伙伴们之间的互相学习,见证了老一辈人对于锣鼓文化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忱。在这辈人当中是不讲求“师徒”关系的,就是在一起“玩”,各个村落各个工厂之间锣鼓的异同使其渐渐走到了一块,一起研究、一起琢磨,一起为太原的锣鼓文化传承着精彩的技艺,创造新的生命活力。影片对于这些的记录保持着深入的原则,不仅记录了老一辈人的艺术历程,更记录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状态,通过画面的紧密衔接,深入探讨一个时代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给后世留下了精彩宝贵的历史资料。

新一代传承人的记录在影片中起到了“起承转合”中“合”的作用,通过刘耀文老人在现场的教学合奏展现新一代锣鼓传承人的精神风貌。传授与倾听,实践和修正,两代人之间的默契逐渐融进这节奏铿锵的锣鼓声中,背负着传承使命的接力棒也从一代人手中传递给另一代人,从一个时代跨越到另一个时代,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整体性保护而言,我们不能忽视一些市县级项目甚至有些还没有被列入名录的项目都具有重要生态意义,他们与代表性的国家级或省级项目都有着不可分割的文化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理应予以关注。我们此次调查研究接触最多的是传承人、知情人、文化人、当事人、管理人。值得注意的是,当下非遗保护所取得的进展都离不开上述人的参与。虽然非遗文化传承人一直以来界定于具体项目的实际操作者,但从今天实际情况来看,保护传承发展的实际条件、现实要求、发展方向已经不只是一个人传给下一个人就叫传承,进行记录、宣传、传播、影响并以各层次保证在一定意义上存在都应叫传承,作为一个生态概念来讲要把民间艺人、文化专家、管理人员、政策保障都纳入这一传承广义概念中。

(二)生活场景

非遗抢救记录工作面对的传承人是现实生活中的实人实事,要求记录工作既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又要以有限篇幅完整表现其历史,因此要求在运用影像记录过程中突出人、物、空间关系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运用摄影手法将太原锣鼓文化表演的展演空间生动地呈现出来是本次纪录片拍摄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要将真实的太原锣鼓文化展现给观众,更要让观众在了解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深刻感触,深入了解太原锣鼓文化背后的价值意义。且在记录上,太原锣鼓文化本身的发展和影片对其的呈现方式不能相互矛盾,所以对于摄影恰到好处的拿捏显得至关重要。

当纪录片通过镜头来描绘传统表演艺术时,通过多地多时段多次数的记录,逐渐将锣鼓文化与当地人民生活融于一体,在记录空间上给影片带来新的展示空间,在真实的锣鼓表演中展现其张力和风采。而通过对过去锣鼓表演的真实记录以及一些资料应用,将影片的展演空间逐渐变成一种沉浸式的展演方式,不断引领着观众深入挖掘故事内容。从开题介绍锣鼓文化的历史渊源到之后剖析锣鼓文化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一步步将观众带入其中,通过主人公刘耀文老人的讲述展开叙事空间,在带领观众回溯过去之后,又将影片空间拉回到当下,展现太原锣鼓文化在新时代下的传承,将影片提升至另一个高度,也使观众在深入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坎坷历程之后,又重新燃起将其绵延下去的希望。由此也显现了影像构造手法可以给表演艺术注入另一种维度上的生机与活力。

(三)相关器物

非遗影像记录是对现实生活的纪实再现,合理地使用一些拍摄手法将给影片添加不少光彩。纪录片摄影对于画面的瞬间捕捉有着极高的要求,可以说整个纪录片中最能够体现出摄影纪实性的镜头大多来源于摄影师对于画面的瞬间捕捉能力。在器物记载上这种能力也得到了突出体现,影片中主要记载了以下三种类型:历史文物、表演道具、艺术生活实物等。

首先,山西鼓文化源远流长,各地历史考古出土的实物也进一步予以印证,而太原锣鼓文化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其发展演变始终根植于这片土壤。根据“陶寺龙山文化”出土文物土鼓、木腔鼍鼓的记载,将锣鼓文化历史延伸至数千年前,也证明了太原锣鼓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其次,太原锣鼓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始终以各式各样的物质载体,如乐器、服饰等道具的记载作为影像记录的直接对象,虽然影片中并未刻意记载所有的道具,但是画面的瞬间捕捉必须为影片留下关于太原锣鼓道具的记载。这不仅客观呈现了太原锣鼓文化的外在面貌,也为太原锣鼓留下了扎实的影像资料,体现了纪录片对于纪实性的严格要求。此外,在锣鼓器具的碰撞和传承中,彰显了两代锣鼓人对于继承锣鼓文化的不同情感。

而影片中主人公的生命轨迹和锣鼓文化紧密融合,则更多体现于所获的奖项、证书等,对这些实物的记载不仅呈现了传统文化的坎坷历史,更将老人一生的命运与锣鼓紧紧相连。老人与锣鼓之间惺惺相惜的关系在影片中不断被彰显和佐证,侧面表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文化传承之间的联系。此外通过器物的综合性记录,使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有物可连,有证可依,在之后的叙事过程中做到物证其词,物证其事。同时,综合性记录充分体现了传统锣鼓表演艺术在当地文化中的占比和被重视程度,带有浓浓历史的旧物件唤醒了人们最远古的记忆,使人们重新燃起传承锣鼓文化的决心。

(四)音乐知识

太原锣鼓是太原社火习俗的灵魂,深受太原人的喜爱。主要曲牌有“流水”“一二五”等。“流水”是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一二五”则是根据马锣击打节奏而得名,在影片中主要记载的曲目“农一二五”便是由老人刘耀文和霍金生等老鼓手们在传统曲牌“一二五”上进行整理创新而得出的。时至今日,太原锣鼓代代传承,曲牌套路丰富多彩。

即使是在太原本地,不同的村落不同的地域,锣鼓的敲击方式也有着不同的差别,这在刘耀文等人的采访中体现了出来。例如刘耀文讲述的南屯锣鼓,便和他们一行人所敲击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总的看来,一些地区如南上庄的锣鼓,还是能合在一起来敲。在音乐知识的记录上,要保持着高度的严谨性,追求客观真实性,无论是通过对于锣鼓表演实际的记载还是传承人口述采访补充,都要围绕太原锣鼓文化在音乐上的特点及内容,这一点应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原则。

三、太原锣鼓抢救记录形式的思考

(一)口述访谈

口述记录是当前在非遗抢救保护工作中运用较多的方法。纪录片中很多信息的表达是通过老人刘耀文的自述来完成的,这是纪录片采集方式中典型的口述访谈采集法。通过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太原锣鼓文化近百年的发展进程,真实贴切,情感丰富。从刘耀文的口述中,不仅记录下了老一辈艺术家一生的经历,更记录下了太原锣鼓文化的众多精髓技艺。其中,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首先,讲述者刘耀文自身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与锣鼓的联系与渊源。这部分内容是展开后续深描的基础背景,同时可以反映个体传承与文化发展之间的演变关系,如刘耀文老人从农村到城市过程中,锣鼓在其生活中的变化。其次,要关注老一辈人在锣鼓文化中学习、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从太原锣鼓手的不同学习经历谈起,到结合不同地域锣鼓之间的区别,最终创造出“农一二五”,期间无数传奇的故事和精彩的往事在老人的讲述中熠熠生辉,为影片增加了鲜活的生命力。同时,老人口述锣鼓技艺和人生经验,大到锣鼓的艺术形式,小到不同的敲击方式,通过这样的口头叙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使得锣鼓文化在传承上有据可依,有技可学。

同时,要注意围绕中心人物对与其联系紧密的不同人物的口述访谈,如太原锣鼓记录中对省级传承人裴广明的采访,还有对刘耀文妻子的采访,着重讲述了老一辈人在太原锣鼓艺术表演中所下的工夫和老一辈人们对于太原锣鼓文化传承和创新上所做过的具体努力。在对刘耀文的口述采访中,还原了太原锣鼓文化近几十年的艺术样貌,使影片对于曾经的锣鼓文化发展历程的记载变得更加饱满真实,贴切感人。而对刘耀文妻子的采访,从侧面增加传承人刘耀文口述内容的真实可靠,既证实了刘耀文老人的生活经历,更见证了其对太原锣鼓文化的痴迷程度,是佐证刘耀文生平的不二之选,是影片之于观众最强有力的观测点。这两人的采访从影片的艺术层次上丰富了老一辈太原锣鼓人的学习和创新经历,是对影片整体呈现的补充丰富,使影片在叙事表达上更加多元化。不仅使影片角度多元、内容丰富、信息可靠,更使得太原锣鼓文化的发展历程在客观意义上能够被亲眼见证。

(二)传承教学

传承教学要在尊重传统言传的基础上,注重对当下传承模式发展变化的观察。主要运用两种方法:

运用口述访谈,是以采访刘耀文以及其他锣鼓人为中心,经过老人们自身口述技艺技巧,具体讲解一些锣鼓的敲击节奏以及敲击方式来留存教学资料。在老艺术家们生动而形象的描述下,不仅留存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技巧,而且逐渐完善了其中的理论体系,口述采集既提高了传承教学上的思考辨别能力,也为太原锣鼓在理论上提供了强有力的实战证据。

现场传授采集,这类方法主要是将两代人在传承上紧密联系起来,能够使两代人切实分享经验,手把手教,面对面学。不仅给予了新一代太原锣鼓文化传承人扎实而生动的专业技艺,更使得新一代人有信心、有毅力去坚持传统文化,也使得老一辈艺术家看到了太原锣鼓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的美好前景。太原锣鼓传承教学的采集拍摄,综合运用了上述两种方式,在影片中形成相对完整的传承记载,为观众留下了很多实战资料,充分发挥了影像的传递性。

(三)空间呈现

影像记录有不少关于太原锣鼓的真实表演场景记载,婚礼、庆典、年节、舞台、公园等都是太原锣鼓的存在空间。这些记载将太原锣鼓以生活化形式呈现于观众,给观众带来了最直观的视听印象。影片中实践采集了老人们私下练习锣鼓,太原庙街锣鼓队以及刘耀文老人在青年锣鼓队中的实践教学。这些项目的实践采集扎实了影片的部分结构,使得影片在画面叙事上流畅自如,真实贴切。同时,现场项目表演的采录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现实记载为太原锣鼓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从画面上看,这样采集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太原锣鼓的表演规模,训练方式以及当代太原锣鼓人的精神风貌。从声音上讲,铿锵有力的鼓点声记录下了当代太原锣鼓的敲击节奏,各个小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将当代太原锣鼓的敲击方式原汁原味地记录在影片中。影片开头便是一段项目实践性记录,搭配黑白色调结合节奏鲜明的锣鼓声首先为观众从视觉听觉上展示了太原锣鼓的风貌,引发观众好奇心。

影像将真实记录和多元化展现相结合,采用综述形式多方面客观记载太原锣鼓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在保持纪录片真实客观性的同时,多角度揭示并保留了锣鼓文化的底蕴。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在空间内容上多方面保留历史内容,在形式上多角度记载真实境况,在画面上多层次呈现珍贵画面。因此,影片中将刘耀文生平与锣鼓发展相结合,将新时代下的文化传承与过去的创新发展相印证,由此构成了关于太原锣鼓文化空间的完整框架结构。

总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是杰出的文化实践者和创造者,也是抢救性记录工作过程和成果呈现的核心人物。全面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资料,要注意把握好三点:一是用影像讲述非遗的生动性或体现“非遗”口传心授的活态传承特色,发挥口述史访谈和项目实践中难以体现和不易把握的细节、分寸、体会、诀窍。二是要用科技增强记录的学术性,非遗抢救性记录工程绝非先进仪器的堆砌,既非编年史亦非流水账,重点是把作为遗产核心要素的传承人的精神技艺方面的内容挖掘整理出来,定格妙悟,记录独造。三要用细节体现记录的责任感,运用影像和文本要素直观呈现,不仅展现传承人的生活和实践,还升华到传承人的生命与记忆层面。只有将这三方面的逻辑完整串联起来,才能保证抢救性记录成果的独特价值。

注释:

①康宝堂《太原民间锣鼓》,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

猜你喜欢

锣鼓太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锣鼓”的形象思维——戏曲表演在电影银幕的跨媒介转化初探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永修建昌锣鼓
谁远谁近?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